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1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它是根据1997年修改刑法以来,海关法、药品管理法等一些法律作了修改后,刑法中的有关规定也需作相应调整,以及针对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应在刑法中增加相应规定的需要,对刑法适时作出的修改补充。对于惩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等犯罪行为,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的主要内容简要介绍如下:一、修改了…  相似文献   

2.
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修改宪法,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将党的十五大精神用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把党的意志变成国家意志,体现了党中央贯彻依祛治国方略的决心,对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我国宪法的地位、内容和修改情况(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法律保障,具体表现为: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ie。(l)宪法是统治…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权利及其保障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权利及其保障几个问题探讨游劝荣宪法修正案以根本大法形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宪法意义上的公民权利及保障将面临不少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这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不断地得...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的颁布,是我国刑事立法的一大进步,它无论从修改《刑法》的方式,还是修改《刑法》的内容,都会对我国今后的刑事立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宪法》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运行所不可替代的最强有力的工具;《宪法》确立了我国的经济制度及其实现形式,保护了我国公民的经济权利,并保障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一致性;今后,还需要通过完善《宪法》,转变观念和建立违宪审查制度,进一步加强《宪法》的经济功能,更好地发挥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职能。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呼唤着刑法必须修改和完善。笔者根据长期从事刑事审判工作的实践体会,提出修改和完善刑法必须从立法指导思想上全面彻底地贯彻罪刑法定原则之主张。一、现行刑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的二重性及其对审判工作的影响1979年7月1日通过并于198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体“刑法”),尽管其立法的根本是属重个小。充一的H汐5经济,{l}士5;十《愧为Z一部好为先;笠、公上加大理的外》】:又刑法。它为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发挥f巨大作用。在刑法的各项…  相似文献   

7.
论宏观调控基本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宏观调控基本法杨心明[编者按]关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我国法律称为"宏观调控"。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原宪法第15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这是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的修宪──兼论宪法的概念和宪法修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实践经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需要,响亮地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任务和首要标志是实施宪政,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所以,党中央和全国人大十分重视宪政建设,重视宪法的修改和完善,重视宪法的实施保障。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从而使我国宪法更加完善,更加…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与行政程序法制度──对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之构建的另一种思考王锡锌一、观念变革与对行政程序法的重视党的十四大与我国宪法修正案均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我国正处在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现行宪法集中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具有最大的权威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核心地位。实践表明,现行宪法保障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同时,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迅猛,客观实际不断变化, 因此,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十分必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适时地修改宪法。现行宪法自从1982年12月公布以来,先居经历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对部分内容的修改。每次修改都使宪法与时俱进,增强了保障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特别是今年春天,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四次修改,宪法修正案获得高票通过,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引起热烈反响。学习这次宪法修正案,人们如沐春风,如染新绿,意气风发,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11.
潘攀 《中国律师》2010,(10):83-85
8月23日上午,《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次《刑法》修改的重点是:落实中央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要求,完善死刑法律规定,适当减少死刑罪名,调整死刑与无期徒刑、有期徒刑之间的结构关系。此次修改是《刑法》自1997年通过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修改,也是第一次涉及到对《刑法》总则的修改,其中有八大看点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2.
关于对刑法的修改、补充之概述江朗朗自我国《刑法》1980年1月1日实施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形势的不断变化,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修改,这些补充、修改对于不断完善我国刑法体制,保护人民,惩罚犯罪,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对保护我...  相似文献   

13.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刑法修正案(七)》(以下简称《修正案》)对刑法典共修改了10个条文,增加了4个条文。在修改的10个条文中,有一条增加了1款,有一条增加了2款,还有一条是修改了1款,增加了1款。总共是净增了4条4款,6种犯罪。内容涉及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侵犯公民权利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的“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我国经济体制转变的最高法律规范。乔石委员长在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今后五年是我国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有法律来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一、确立民法在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首要地位。几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历代王朝颁施的律例规章均以刑法为核心内容,有关民法的钱、债、田、土、户、婚等内容的规定,处于  相似文献   

15.
《刑法修正案》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惩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 ,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该修正案对刑法的内容有新的发展 ,同时 ,在立法技术上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在此 ,笔者拟对它加以简要的述评。一、对刑法部分罪名的修改这一次刑法修正案中 ,对有一些罪名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这样的条款有以下几个 :(一)将徇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修改为“玩忽职守造成破产、严重损失罪”和“滥用职权造成破产、严重损失罪”。《刑法》第168条规定 :国有公司、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相似文献   

16.
<正> 八届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导,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完善地在宪法中表述出来,从而正确地实现了由党的意志变为国家意志的转化过程。与此同时,宪法修正案还根据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经验、新认识,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明确地载入宪法,这就为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根本性的法律依据,因而对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司法体系之中,《刑法》集中体现了法律的刚性约束力和强制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刑法》经过了若干次的调整、修订和完善,从中可以清晰地折射出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和立法原则的转变。新近颁布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增补完善了许多新内容,依法治国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宪政简论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种修改,是近年来我国第二次重大的宪政运作,它使宪法更符合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符合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需要。经党的十四大提出、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势必要求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的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更加要求权利与机遇的平等,竞争的自由和政治的民主化。它促成了宪法的修改,也必将促进宪法的实施。于是,进一步弘扬宪政精神,切实实行宪政的任务,提到了全国人民、执政党和政府的面前。什么是宪政?笔者认为党政是以实行民主政治和法治为原则,以保障人民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目的,创制宪法(立宪)、实施宪法(行宪)和维护宪法(护宪)、发展宪法(修宪)的政治行为的运作过程。包含以下含义: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与行政法制革新崔卓兰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第二个宪法修正案,正式以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的宪法地位.中国的法学研究将随着这一契机的到来而步入新的里程。本文试就市场经济与我国行政法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现行宪法自1982年通过以来,已经过1988年、1993年及1999年三次修改。这三次修改都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和转型的标志。修改后的现行宪法与社会实际之间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因而,这三次宪法的修改都获得了较高的和积极的评价。党中央多次强调指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宪法修正案也将这一国家建设目标载入宪法。而依法治国,首先应当是依宪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