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普遍管辖原则是随着跨国犯罪的日益猖獗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内容是指只要有犯罪的发生,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对该犯罪进行刑事管辖。它突破了传统刑事管辖造成的刑事管辖权冲突。但是它并没有否定国家主权,也不是对传统刑事管辖原则的代替,而是与其它原则一起构成了一国刑事管辖体系。当然,普遍管辖原则也有自己的不足。一、普遍管辖原则的含义与特点普遍管辖原则是指世界上每个主权国家都有权对国际犯罪实行刑事管辖,而无论这种犯罪是否在本国领土内发生,无论犯罪人是否是本国公民,也不论犯罪是否侵害了本国的利益,只要罪犯在本国内被发现,…  相似文献   

2.
杜英杰 《时代法学》2012,10(6):90-96
在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背景下,维护军事利益的价值目标与军事刑事管辖缺乏域外效力发生冲突。军事刑事管辖应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军事利益原则、对等原则和国内法与国际法相统一原则,尽可能通过谈判,与他国签定建立在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之上的部队地位协定。我国军事刑法的属地管辖应扩展至武装部队所至地域或空间,应将外国军人、战俘以及特定形势下的平民犯罪纳入军事刑法管辖范围。  相似文献   

3.
国际刑事管辖是指在更有效打击国际犯罪、协调管辖冲突,促进国际刑事合作,通过确立世界各国对国际犯罪的管辖权而在世界范围形成的一套统一完整的管辖体系。其内容一是确立管辖原则,二是确定管辖顺序。国际刑事管辖权不等同于国际刑事法院或国际特设法庭的管辖权。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结淼 《现代法学》2008,30(3):92-99
在确定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时,适用传统的刑事管辖权理论面临诸多困境。许多国家的立法以及《网络犯罪公约》都在尝试解决这一问题,而我国关于网络犯罪管辖权的立法明显滞后。为了惩治和打击网络犯罪,我国应根据可能、公正、方便及国际协调原则,分别确立网络犯罪的国内管辖权和国际管辖权。对网络犯罪的国内管辖,可适用刑法中的地域管辖理论,借鉴民事网络案件的管辖权规则,以网络犯罪的IP地址作为确定管辖权的依据。在网络犯罪的国际管辖权方面,建议确立以属地管辖为基础、以法益受到损害的关联性为补充的有限扩张原则;同时,应通过参加或缔结网络犯罪刑事管辖的多边或双边国际条约来解决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香港和澳门先后回归祖国,我国三地之间的刑事司法管辖冲突在司法实践中日益凸现出来。张子强案和李育辉案的发生,使得这一问题的解决更加现实而紧迫地摆在了三地立法机关面前。本文从分析中国区际刑事管辖冲突的性质和表现出发,认为一国两制原则和合理、有效地惩治防范犯罪原则应该成为解决三地刑事管辖冲突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调区际管辖冲突的一些具体原则。  相似文献   

6.
对于日益严重的跨国犯罪的情况,原有的国际刑事法院体制已经不能应对,这为刑法上的普遍管辖原则的产生提供了依据。我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预防和打击国际上的犯罪行为是我国依据相关条约应尽的国际义务,因此,刑法中确立普遍管辖原则是必然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国际法追究个人刑事责任与管辖豁免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文奇 《法学》2006,(9):93-104
管辖豁免是国际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根据这个原则,一国行为及其财产不受另一国的司法管辖,其内容当然包括对他国国家元首及外交人员的刑事管辖豁免。然而,通过上个世纪国际法在追究个人刑事责任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国际刑事实践在近些年来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现代国际法上也开始强调追究个人刑事责任,主张任何个人(自然人)如果犯有国际法罪行都必须承担个人刑事责任。这对传统国际法上豁免原则势必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我国刑法典关于空间适用范围的规定中存在的局限,从世界刑法发展的趋势、打击国际犯罪的实际需要、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义务和我国单行刑法的规定等方面,分别论述了我国刑法典对某些特定的国际犯罪确立普遍管辖原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以我国刑法典现有的规定为基础、吸收有关单行刑法的内容,在我国刑法典中增设适当条款、确立普遍管辖原则及其相关的引渡制度的具体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程涛 《法制与社会》2013,(16):128+134
恐怖主义犯罪是一种国际性犯罪,需要世界各国刑事司法机关的通力合作。其刑事管辖在国内法和国际公约中均有规定。正确把握国际法中确认的刑事管辖原则,并充分运用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去解决因恐怖主义犯罪管辖冲突引发的国家之间的法律争端,对于正确的维护国家的司法利益非常有意义。本文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面对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管辖问题略作研究。  相似文献   

10.
恐怖主义犯罪是国际犯罪的一种。当前,我国刑法对恐怖主义犯罪亦有明文规定,恐怖主义犯罪应当适用刑事普遍管辖原则。但是,我国刑法关于恐怖主义犯罪的规定尚存在不足,需要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学认为我国刑法在时空适用范围采取以属地原则为基础,以属人原则、保护原则为补充的混合管辖原则,根据我国所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享有和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我国也承认有条件的普遍管辖原则。我国刑法正是根据这些原则对所有与我们国家和我国公民有联系的犯罪行使刑事管辖权。但是,对我国刑法学第3条第2款所规定的:“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飞机内犯罪的”,也具有刑事管辖权,是依据什么原则规定的,理论上至今还未作过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论国际犯罪的管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犯罪的管辖问题是国际刑法中最基本和最首要的问题。现行的普遍管辖、“或引渡或起诉”、并行管辖以及国际刑事法庭管辖所形成的管辖机制存在着一些不足,有待完善。应建立优先管辖原则、修正“或引渡或起诉”原则、确立国家拒绝对国际犯罪进行管辖和起诉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区际刑事管辖冲突的内涵及解决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区际刑事管辖冲突既有别于国际刑事管辖冲突, 亦有别于区域刑事管辖冲突。在解决我国区际刑事管辖法律冲突时, 可以以犯罪地原则为主, 只要行为或结果在一地区内的, 该地区即具有管辖权; 辅之以居所地身份原则, 即当犯罪地原则在适用中出现障碍时,可以考虑适用行为人居所地的身份来确认刑事管辖权的行使。在具体适用中, 应体现国家主权、各法系平等、互惠、参照国际条例或惯例、维护人权和便利诉讼等原则  相似文献   

14.
评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传统国际法中的刑事管辖原则入手 ,对国际法委员会提交的管辖方式以及规约中规定的普遍管辖原则作了探讨 ,以期了解国际法在刑事管辖权问题上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5.
作为传统国际法所赋予国家的域外刑事管辖权,普遍管辖在当代国际法中对于结束核心国际犯罪(种族灭绝罪、危害人类罪和战争罪)有罪不罚的局面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冷战结束后,普遍管辖国内立法呈现出单行立法、所依据的国际法基础以及司法可操作性均有所增加的发展态势。这是国际人道法复兴以及国际刑法和国际人权法蓬勃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国际政治气氛改变、国家不对称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刑法应当顺应这种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峡两岸刑事管辖冲突在法律上体现为《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两个层面的分歧。互涉刑事案件引发双方管辖权冲突的情形可归纳为五大种类。冲突的产生根源于历史形成的政治分野,也有具体法律规定以及现行司法实践层面的矛盾。坚持一个中国,面对现实、有利两岸人民,便于诉讼程序合理、顺利、高效进行等原则应该成为解决争议的基本原则。化解冲突的具体途径应以犯罪行为地管辖为主,实际控制管辖为辅,法益受损严重方管辖为补充。在两岸刑事司法互助上,两岸官方可以采取事先明确授权海协会和海基会(两会)的方式提升其签署协议的法律效力;规定双方遣送涉嫌犯罪人的条件;司法互助的具体主体可由两会扩展到两岸城市之间的司法机关。  相似文献   

17.
所谓刑法要适应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主要是指,刑法要具备一个开放国家刑法应该具备的内容,不仅要规定出对国内生活中公民行为的禁止性规范,而且要规定出对国际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应由我国进行刑事管辖的行为的禁止规范。例  相似文献   

18.
<正>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先后加入了东京、海牙、蒙特利尔等近10个有关惩罚国际犯罪的公约。这些公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某些国际犯罪设定严密的管辖权,并规定了一些新的管辖原则。然而,这些管辖原则在我国刑法中均无体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修订后的刑法确立了罪刑法定、公民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罪责刑相适应等三项刑法基本原则,扩大刑事管辖范围,完善有关刑事责任的规定,强化对公民正当防卫权利的保护,刑罚裁量与执行制度的修改,以及增加新的罪名,扩大刑法的调控力度等方面提纲挈领地论述了刑法的补充与完善。从而认为,修订刑法是完善我国刑事法律和司法制度的重大举措,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刑事管辖原则及其在涉外刑事案件中的应用吕继贵(一)要搞清楚刑事管辖原则,首先要明确,定为刑事管辖原则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或者说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否则,标准不一,必生歧义。被确定为刑事管辖原则一般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第一,从法律渊源上讲,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