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即制定法律和规章,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国家公务员分为政务和业务两类。政务类公务员,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组织法进行管理,实行任期制,并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依照法定程序向人大推荐各级政务类公务员的候选人,监督管理政务类公务员中的共产党员。业务类公务员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实行常任制。”对干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三大的报告明确指出: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即制定法律和规章,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及其公共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同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相适应的。随着党政分开、政企分开与政事分开等方面改革的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政府行政管理系统的特有职能和权利义务关系必将从目前交织混杂的管理状态中逐步分离出来并日趋专门化、系统化,这就需要有一批政治素质较(?)、决策与统御能力较强的政务活动家和一大批训练有素、擅长处理各种专门事务的行政管理家来保证行政体制与行政机构沿着科学化、高效化的轨道前进。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乃是造就上述两类领导与管理精英人才的前提条件和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3.
廉政建设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例如政治思想教育,道德、纪律、法制教育,强化监督机制,严厉打击腐败分子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行之有效和有卓著成绩的。但从根本的、长远的角度考虑,必须改变现行干部人事制度上的一些重大缺陷,建立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首先从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入手,建立公务员制度,制定有关公务员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保证这支队伍优化、精干、廉洁、稳定、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大确定了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方面改革的重点是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这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所谓国家公务员制度,就是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人事管理制度。对国家公务员的管理不仅必然表现为一定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形式。而且必然要形成一种稳定的、以法定权利义务关系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法律制度。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一)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宪法精神的体现。我们1982年宪法囿于当时的认识和条件限制,还没有明确规定在我国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但细细分析宪法精神,可以看出当前推行国家公务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三大报告把国家公务员界定为在政府中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务的人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并且强调,对业务公务员按照国家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实行常任制。这里所谓的业务公务员,系指在国家事务管理中担任执行职务的人员,这部分人员在国家公务员中占绝大多数,构成了代表国家的政府的重要基础。由于这部分人员类同于近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因此,本文意图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及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成因分析,从中找出些有益的成份,为我所用,以便加强对我国国家公务员的法制管理,使国家公务员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6.
<正> 任何一个制度的建立,都离不开两个因素:一是建立这个制度的客观需要,二是建立这个制度的必要保障。本文则对建立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法律保障问题试作探讨。制度保障的手段常见的有道德、政策、法律等,建立某种制度对保障手段的具体选择,往往与这一制度自身的重要性以及与社会发展总目标联系在一起。建立公务员制度,是实行人事分类管理的关键,有利于保证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高效率和持续稳定。按“法制完备”的要求,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法律保障就是要建设公务员法制,这是人事制度改革的进步,是人事管理走向法制化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7.
关于国家公务员的范围与分类我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公务员范围的划定,不能像西方某些国家那样,根据公务员是在国家机构中从事公务,领取国家报酬,还是在私营单位从事私务领取私方报酬为标准。我们只能从有利于对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的角度去划分,特别在公务员制度创建阶段,不宜把范围搞得过宽,当然也不能太窄。我国公务员的范围应划定为各级政府系统的工作人员并分为政务类与业务类。这是在总结我国经验和现行有关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提出的,决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照搬外国公务员的范围和分类管理制度。西方国家公务员范围的界定和分类管理制度是根源于两党制或多党制。政务类公务员和执政党组织的内阁共进退,业务类公务员实行常任制,对政党保持政治中立,不与执政党组织的内阁共进退。而我国是在共  相似文献   

8.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通过制定法规和规章,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的制度.由于关涉政治运行机制,又关乎经济宏观调控,所以.国家公务员制度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实施公务员培训.  相似文献   

9.
论对公务员惩戒的法律救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丽 《行政与法》2002,(5):51-53
国家公务员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公务员能否依法执行行政职务,关系着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然而,在实践中,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务员的行政执法热情,这无疑会影响到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实现。为了依法行政的实现,就必须对公务员的合法权益给予充分的保障。要完善公务员惩戒救济法律制度,就必须完善对公务员进行惩戒的事前、事中、事后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卫生法制》2011,(2):10-10
国家公务员(national civil servant),是指国家依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在中央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中行使行政职权、执行行政职务的工作人员。按照任期与任用方式的不同,国家公务员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通常由同级国家权力机关选举或者决定产生,有一定的任期限制,也称为政务类公务员、特别职公务员;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我国,"国家公务员"含义是明确的,就是指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和业务类。政务类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它在监察机关中只占极少数,占绝大多数的是业务类公务员,他们是监察队伍的主体,我们认为要加强监察机制,要保证和提高监察机关业务类公务员的素质,有四个问題极为重要. 一、选拔任用这是保证监察人员素质的第一个关口,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把好"入口"关,直接关系到监察队  相似文献   

12.
国家公务员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公务员能否依法执行行政职务,关系着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然而,在实践中,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务员的行政执法热情,无疑会影响到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实现。要完善公务员惩戒救济法律制度,就应当完善申诉制度;将对公务员的惩戒争议案件纳入行政诉讼的范围,在行政处分救济领域实行司法最终救济原则。  相似文献   

13.
国家公务员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组织者。为保证国家行政管理有效实施,充分保障国家公务员合法权益,全面实行其社会参与和监督作用,必须建立健全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一、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的含义 (一)申诉。申诉又称诉愿,即表明自己的态度、主场或愿望,是国家公务员依法就自身权益问题,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理由要求处理或重新处理的行为,是国家公务员的一项基本权利。一般而言,申诉分法律上的申诉和行政上的申诉两类,这是依申诉性质及受理机关不同所致。前者称诉讼上的申诉,这种申诉一般依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4.
<正> 法院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改善执法活动”,提高审判效能。然而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呢?本文就此发表一些浅见。一、改革法官制度党的十三大提出对国家审判机关的领导人员和工作人员实行类似国家公务员的制度进行管理。因此,法院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改革法官制度,比照公务员制度,对业务类公务员实行责任制,对政务类公务员实行任期制,不搞终身制。法官制度的改革应从法官的素质和培养上,从进人和用人上,从考核和待遇上建立起切实可行的管理方式和制度。  相似文献   

15.
西方各国公务员管理机构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国家公务员管理机构对公务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拟通过分析西方各国公务员管理机构的特点,为建立我国的公务员管理机构提供借鉴。一、公务员管理机构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现代公务员制度产生的两大标志是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区分和竞争择优原则的确立。因此,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吏治改革被称为是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发端。一八五五年,  相似文献   

16.
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这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然而公务员制度的法律化,也带来了一些法律问题。公务员即通过选举、聘任、考试录用方式产生的在国家机关任职的工作人员。它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普通劳动者,又是国家工作人员。与其身份相对  相似文献   

17.
佟宝贵 《法学杂志》2003,24(3):60-62
为了解和学习国外的公务员制度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组成代表团 ,于 2 0 0 2年赴德国和波兰两国重点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考察。德国议院内政委员会、德国议院德中议员小组 ,德国内政部和波兰公务员局等部门的负责人 ,向我代表团介绍了两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史、公务员法制建设情况、公务员现行制度以及在实践中亟待改革的问题 ,为研究制定我国的公务员法提供了借鉴参考。一、公务员设置范围国外公务员设置范围的大小 ,取决于对公务员的定位。德国公务员定位于凡在各级政府公共部门工作、完成国家任务的人员 ,均为国家公务员。德国从中央…  相似文献   

18.
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市场经济新体制需要的国家公务员法规,是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实现国家公务员管理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步骤,是顺乎历史潮流,合乎人民意愿,也是势在必行,十分必要的。但是鉴于制定国家公务员法规是一项开创性的工程和十分重大的课题,涉及到千百万干部和群众的利益,因此,要坚持积极、稳妥、慎重的原则,而改革进程要加快,不能等到万事俱备的时候才起步。为配合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首先在1993年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下称《暂行条例》)开…  相似文献   

19.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的社会保障法规定玫思娜著刘翠霄译一、公务员条例的目标自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公务员暂行条例》作为政治、行政和经济机构改革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务员制度中干部制度改革的法律基础。人们一致认为缺乏有效的干部──人事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和学习国外的公务员制度,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组成代表团,于2002年6月9日至6月23日,赴德联邦和波兰两国重点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考察。德联邦议院内政委员会、德联邦议院德中议员小组、德联邦内政部和波兰公务员局等部门的负责人,向代表团介绍了两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史、公务员法制建设情况、现行公务员制度以及在实践中亟待改革的问题,为研究制定我国的公务员法提供借鉴参考。一、公务员设置范围国外公务员设置范围的大小,取决于对公务员的定位。德联邦将公务员定位于:凡在各级政府公共部门工作、完成国家任务的人员,均为国家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