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1993年12月31日早8时许,×县×村农民李××从外回家发现外门上锁,破窗入室后见妻子藏××上吊,忙出外喊来其哥,一同将尸体解下。因夫妻感情不合,双方亲属均认为是自缢。二天后,死者颈部出现三个红点,女方亲属产生疑议,要求检验。 1月4日晚10时尸检,尸长169cm,  相似文献   

2.
巧对皮肤     
1994年12月8日,内蒙古喀喇沁旗楼子店乡楼子店村,在一水井中发现一具用纤维袋盛装的尸体,打捞后辨认证实系该村张宝文家同年9月失踪的4岁男孩张小二。尸体腐败严重,面部和颈部软组织大部腐烂,尸体上未检见明显暴力损伤痕迹,衣着完整,衣服和纤维口袋里粘附有较多粪便,尸体左脚前掌处有约4×6cm不整形表皮缺损,周围表皮也因腐败与真皮分离。尸检结果倾向于捂口鼻或扼颈窒息而死。从尸体附着物(粪便)和尸体的腐败程度判断:这是一起杀人移尸案,水井为第二或第三现场,尸体曾在厕所或粪池里存放过。侦察中发现同村的于××和范桂荣二人都有作案嫌疑,因无证据,既不能认定又无法排除。故对于和范两家厕所进行秘密搜查,结果从范桂荣家厕所里搜出2×1cm和2×3cm两块皮肤组织。我们将该皮肤与事先提取的尸体左脚前掌表皮做整体分离痕迹检验,具体方法是:首先在尸检时,将左脚掌表皮缺损处及周围皮肤清洗干净,在不破坏缺损形状及边缘的条件下,小心提取缺损周围表皮,并  相似文献   

3.
1案件简介2004年12月25日,无业人员吴某被他人用菜刀砍击颈部致死。尸检中,在颈部骨组织中发现金属碎片一块,初步认定为刀具刃口碎片,侦察中发现村民王某家中的菜刀刃口处有两处缺损。王某家中的菜刀为“利星”刀王牌锰钢菜刀,全长30cm,刃长20cm,刃宽10·5cm,在刃口部位缺损中有一处为内弧形,长0·4cm。尸体颈部组织提取的金属碎片面积0·4cm×0·35cm,断面为外弧形,对应面为刃口。把提取的菜刀刃口处和金属碎片置于显微镜下放大20倍,作整体分离痕迹检验,发现分离面大体吻合,分离缘缺损,比对较难。进一步观察,发现菜刀定尸体颈部提取的金属…  相似文献   

4.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某年11月9日下午,某自建房顶层房间内发现一具男尸。现场勘查见:尸体呈直立状态悬挂于房屋顶层房间内,双脚悬空,双手下垂,舌腐败外伸。尸体衣着完整无破损,可见油浸状改变。房屋通风透气良好,尸体下方见一木凳。1.2法医学检验尸表检验死者男性,尸长171cm,呈干瘪状(图1)。颈部见一27cm×2.5cm缢沟,经颈前部  相似文献   

5.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男,51岁,某日在与他人争执和撕扯中突然倒地,"120"急救人员到场后发现其已死亡。1.2尸体检验死后第3天进行尸体检验。尸表检查:成年男性解冻尸体,尸长171 cm,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左侧鼻翼见0.3 cm×0.3 cm皮肤擦伤,左下颌见一长1 cm皮肤擦伤,右下颌见5.5 cm×0.5 cm皮肤擦伤;颈部4.0 cm×3.0 cm范围内见点状皮  相似文献   

6.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18年1月30日15时,在某区水库内发现一具未知名女尸。现场勘验:现场位于水库渡口处,地面可见大量不规则石头,岸边发现疑似装有尸体的被罩,拉链呈拉合状态(图1a)。打开被罩,可见一女性尸体,颈部缠有透明胶带,长55cm,宽4cm。右耳带耳机,耳机线向下与裤兜内的手机相连,死者部分头发及耳机线从胶带内穿过。被罩内有三块红砖、一块石头及印有"××超市"字样的塑料袋,砖块大小为20cm×10cm×5cm,石头大小为17cm×10cm,塑料袋内侧粘附少量乳白色粘液(图1b、1c)。  相似文献   

7.
幼儿捂死1例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任某,女,2岁。某日11:00,被其母亲以"突然昏迷、呼之不应"急送医院,医生接诊时发现任某已死亡。1.2尸体检验当日12:05进行尸体检验。尸表检查:尸斑呈暗紫红色,分布于右面颈部、背侧未受压处,指压部分退色。  相似文献   

8.
1 案例资料 某年4月18日,在某村一废弃的氨水罐内发现一具男尸,该尸体脚踝上环绕捆绑有灰色布条且在双脚踝前打结。经法医检验,死者颈部有勒痕,死于机械性窒息。  相似文献   

9.
朱团结  郑雷 《法医学杂志》2007,23(6):468-469
1案例案例1:某日,某地一乡村公路边发现3只装有人体尸块的麻袋,拼接为一完整老年男性尸体,辨认系当地村民徐某。尸体自颈部、双大腿中段处被分解为4段,尸斑不明显。右眼睑球结膜见少量针尖状出血点;两侧下颌角处分别有一斜条形索沟,呈轻微表皮剥脱伴点片状皮内出血,大小分别为10cm×0.5cm、9cm×  相似文献   

10.
1案例资料1.1基本情况某年1月29日23时30分,在某小区居民楼下发现一具女尸。尸体呈俯卧位,头北脚南,衣着完整。双上肢上屈、双手与颈部平齐。尸体颈下有新鲜血泊形成,尸体颈部有菜刀一把,菜刀位于颈前,刀刃向上垂直于地面,卡于颈椎骨质中。菜刀把位于身体右侧,尸体左右手分别位于菜刀刀背、刀把处,呈握物状。  相似文献   

11.
通常,法医利用食尸蝇在尸体上出现的时间、数量、种类组成以及演替特征帮助推断尸体的死亡时间,食尸蝇在无光照环境下繁殖时间如何?食尸情况又如何?笔者曾检验1例,报告如下:1 案例资料1994年12月9日,舟山市××区一坑道内发现一具无名女尸.坑道原有4个出入口,3个出入口已封,不能使用,只有东面方向的坑道口能出入,坑道口有1.9m×1.0m的两扇石门,左侧石门上有一0.6m×0.4m的活动门,平时开着,坑道内路面平均宽度为2.4m,高度为2.3m,路面为泥石路.尸体位于洞内56m处岔道边,呈仰卧状,上着咖啡色连衣裙、白色背心,连衣裙上翻包住头部,双手用裙腰带反绑于背后,再将裙腰带绕颈部扎紧,下身裸,两腿伸直,脚穿一双短丝袜.尸体周围有少量小苍蝇飞动,尸体上有较多蛆虫,尸体周围有蛹及蛹壳可见.根据现场分析,此案凶杀无疑.  相似文献   

12.
从永健 《天津检察》2006,(5):71-71,70
2006年5月21日早上6点,正在永定河畔进行早锻炼的人们在河中发现了一具浮尸。当时尸体俯卧,距离岸边四米远,最先看见浮尸的群众立即用电话报警。警察赶到后将尸体打捞上岸,发现尸体已高度腐烂,在尸体颈部缠绕有两根铁丝,均于颈右侧拧在一起,其中一根呈断开状,尸体还被铁丝与一重11、5公斤的石块相连。  相似文献   

13.
正1案例资料1.1案例1简要案情2014年7月19日18时许,在竹林内发现一具未知名男性尸体。尸体检验尸体高度腐败,部分白骨化。颈椎暴露,舌骨及甲状软骨位于颈部左侧,附有腐败软组织。左舌骨大角内2/3处外向骨折,甲状软骨左上角向下分离骨折、甲状软骨体纵向骨折甲状软骨  相似文献   

14.
案例研究本文试对一起重大强奸杀人案的剖析,谈谈如何审查和判断间接证据这个问题。 (一) 一九八○年七月二十四日中午,某生产队一社员因家中来客,叫十四岁的女儿蔡某到大队代销店去打酒,可是该女一去不归。当晚,家人及亲属四处寻找,于当晚十二时许,在毗邻生产队所属一个土墩与稻田的凹处,发现蔡某的尸体。死者的亲属将尸体抬回家中,放在脚盆内用水擦洗时,发现颈部有手  相似文献   

15.
<正>1案例资料1.1案情摘要2016年×月×日上午,×市郊区田野里发现一"无头"尸体,疑为他杀,110指挥室要求刑事技术人员勘验现场。1.2现场勘验现场位于×村北侧约1000m处的一片茅草地内。在茅草地内有一个南北长10m、东西宽5~7m、深1m的土坑,在土坑北侧边缘处发现一具男性尸体,头北足南,仰卧,双上肢平伸置放于尸体两侧地面  相似文献   

16.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辛某,男,46岁。2008年8月20日11时,被人发现死于某农场暂住地平房内。现场无明显打斗痕迹,尸体旁边有1个与打气筒相连接的输液针管,针管内有血,尸体下方有小片状血迹。  相似文献   

17.
1 案件简介 郭某,男。8岁,某日是午被发现死于一饭店后院内。 现场饭店后院内对应大门处设一影壁,影壁西侧停放一辆东风牌货车,该货车头北尾南停放,在车头下方见70cm×90cm血泊,该血泊北侧地面见郭某尸体,将尸体移开后,尸体下方见40cm×80cm血迹。  相似文献   

18.
某年3月8日,在某地一公园桥下发现一具女尸,经法医检验确定被害人为掐扼颈部致机械性窒息死亡。现场遗留有女士背包1个,用棉签二次转移法擦取背包表面可疑斑迹处及尸体颈部扼痕处送检。  相似文献   

19.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日16:33,某镇中心卫生院医生报警称,几名青年男性送一醉酒女入院,后去向不明,医生检查发现该女性已经死亡。1.2尸检检验当天17:30尸体检验。尸表检查:衣着整齐,尸僵未形成,尸斑呈暗红色,存在于腰背部未受压部位,指压退色。额部见2.0 cm×2.0 cm、1.0 cm×0.5 cm的表皮剥脱伴皮下出血,双侧睑结膜见点状出血,口腔及衣服领口见有呕吐物,  相似文献   

20.
1995年6月12日,黄州市上巴河镇发生一起杀人劫车案,作案后犯罪分子移尸到该村一处藕塘中,经现场勘查,除血迹外无其它痕迹物证.后抽干藕塘中水,发现塘中深土泥面有一趟赤足脚印,延伸至尸体旁边,判断该脚印系罪犯移尸过程中形成,选取其中一枚用石膏制模提取.同年6月15日,在侦察中发现上巴河镇八组村民马××有重大作案嫌疑,在相同条件下提取了马××右足赤脚立体印痕,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