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法辩曲直,仗义论是非,做一名优秀律师,这是我的梦想。1973年,我被高压电击倒,当医生把我从死神手里拉同来时,我却永远失去了有臂左腿。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和健全人相伴,从没把自己看成一个“残疾人”。1982年,我以良好的成绩高中毕业,却因身体原因与大学无缘,我生平第一次感到了迷茫、无助与自卑。父亲对我说“你要有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可我不愿意靠学门手艺或是开个小店维持生计,我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相似文献   

2.
知识改变命运。胡振鹏从一个农村的孩子成为博士副省长。寸草春晖,他正努力以知识的力量来改变江西的落后面貌,来推动兴赣富民现代化事业的进程。 1999年2月5日,在江西省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上,胡振鹏高票当选为江西省副省长。一年之后,我们采访他。这位拥有结构工程学学士、系统工程学硕士、价值理论专业博士学位的副省长,给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他治省的谋略,那价值工程理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用知识来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他从小县城走出来,寻求知识,为的是改变家乡贫苦之命运,改变我国水资源事业落后之现状。他孜孜以…  相似文献   

3.
胡娟娟 《新东方》2000,(2):56-56
最近.国外生物工程专家提出了一个绝妙的设想:用人工的方法将知识“拷贝”到大脑中去,也就是说,使一个知识不多的人很快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变得聪明起来。这种设想看起来似乎异想天开,但确有可能让其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4.
我是1967年的初中毕业生。1974年进青岛港当了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繁重的体力劳动、艰苦的工作环境,使我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差。我不断在想:难道实现不了大学梦就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难道我们码头工人就不能摆脱这种出大力、流大汗的命运?在港口多年的生产生活中,我深信这样一个理儿: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发奋学习才能成就未来。多年来,我坚持工作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带着问题去学,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为了攻下控制电路板技术,我着魔似地钻研。从瑞…  相似文献   

5.
宗合 《协商论坛》2014,(6):54-55
6月份,一年一度的高考大戏又上演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多少莘莘学子通过这条路进入高等学府,用知识改变命运,国家领导人也概莫能外。今天我们梳理了七常委的求学之路,来看看他们是如何通过求学改变命运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残疾人》2011,(8):12-12
7月15日,由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残联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知识改变命运爱心托起梦想‘百家出版社文化助残公益行动’”捐赠仪式在京举行。中国残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王乃坤,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出席活动并讲话。  相似文献   

7.
对众多背井离乡的流动人口而言,期待孩子以知识改变命运,是他们奔波忙碌的动力所在。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完善,许多流动人口子女可在父母务工所在地接受教育。半月谈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对随迁子女而言,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仍有一段路程要走。上课跟不上:上个补习班,动不动就要上千块“当下的教育竞争往往是比拼家庭财力、人脉、知识等资源。”有教育界人士表示,现在有的家庭一次出国游学动辄数万元,而流动人口家庭报一个辅导班就可能倾其所有。  相似文献   

8.
钱虹 《今日广西》2008,(18):35-37
知识改变命运。北流市民乐镇罗镇村村民走科技信息致富之路的经历再次验证了这句话。 罗镇村妇代会主任陈月红家,每到晚上、下雨天或农闲时都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左邻右舍的村民聚在她家学习网络销售。2006年,陈月红自费购买了电脑,开通宽带网络,在自己家中开辟了“农家课堂”,开展“创建数字型农户,培养新型农民”活动,深受亲睐。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应有的目标便在于减缓乃至纠正不公平的命运给人们造成的冲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度相信"读书改变命运"。几年前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我听一个博士生用自己做例子,讲解读书是怎样改变命运的。她罗列了同一个祖辈下十多个子辈和孙辈的家族树。家族树上,除了她自己通过读书成为博士以外,其余孙辈或务农或打工,都未能脱离祖辈原本所处的阶层。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和他的同龄人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西方的一代,是强调知识可以改变国家、改变命运的一代,更是深受邓小平务实主义思想启发、挣脱中国“左”的意识形态束缚的一代。  相似文献   

11.
“知识改变命运”。一直以来,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材是何其重要。但高昂的大学费用,对于工薪阶层而言却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对于贫困农民来说,更是一个难以负担的数字。每逢农村贫困户的子女考上大学,父母们往往是心力交瘁,  相似文献   

12.
罗素在《我的人生追求》一文中写过,“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这位大哲学家对知识的追求,来自他不离手的书。  相似文献   

13.
正"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不容易,但是一定要坚持,不管碰有多大的困难都要克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求学,知识改变命运。"3月,百色市委常委、靖西市委书记钟恒钦在渠洋镇古桥村挂牌督战时,对贫困学子说的一番话,极大地鼓舞了贫困户及其子女用功读书的信心和决心。这是靖西市动真碰硬督战的一个缩影。靖西是国家52个挂牌督战县之一,到  相似文献   

14.
那时候没有“外交官”这个词,那时候如果你爸是熟食店卖肉的,别人会觉得很厉害。我父亲可能拥有的是知识和文化,但在那个年代知识和文化不算什么。而且我父亲也羞于拿知识和文化跟我交流。他一生都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小时候,觉得我的父亲没有别人的父亲那么强大,那么能给我带来快乐。因为总看见别人的爸爸把孩子举过头顶,哈哈笑着,拿胡子扎他。我从来没有,那时候会觉得失望。再大一些,男孩会到反叛期,会调皮,很多父亲会教训他们的儿子,甚至于暴打。可是那个时候我爸一声不吭,于是我特得意:哈哈,我爸才是真正想要的那一个。  相似文献   

15.
任达 《人民政坛》2009,(6):44-44
记得前两年刚当选为市人大代表的时候。我对代表该做些什么不了解。就询问了一个对人大比较熟悉的朋友,他说。“你看电视里的外国议员,你们人大代表就跟那些议员差不多。”随着人大知识、履职知识的不断积累。我发现,人大代表跟外国的议员是有区别的。比如说。外国议员是专职的,而我们是兼职的,不过,这好像是形式上的。本质上,比如权力、义务等方面有什么区别。我还不太清楚。请问。人大代表与西方议员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16.
学习成就人生,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进步的根基与动力,是可以改变一切的伟大力量。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工作人员,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包括各专委会在内的重庆市人大机关干部职工一致认为,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并完善机制、创造条件,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我不知道,千百次在梦里重逢的青岛,如今清晰地见着她的容颜,是如此的不知所措。有一些说不清的东西在我的生命里逐渐鲜活,久远的记忆缓缓流淌而出。行走在这里,我知道,这儿的草木、山墙、门楼、街道、海水,会不知疲倦地把珍藏的记忆,从容地交付给一个寻找往事的我。带着陌生的熟悉,徜徉在青岛的路上。明净的天空下,一种沉静安然,浮上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18.
李华武 《中国保安》2013,(13):57-58
他技术高超,屡次在市级竞赛中夺魁;他自主创新、勤于钻研,攻克多项高新电子应用技术难关,将卫星定位、远程监控等高新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州城乡;他用现代网络技术为千家万户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为确保一方平安做出了贡献;他让人们读懂了“知识改变命运,勤奋成就人生”的深刻含义……他就是曾获得“辽宁省劳动模范”的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保安服务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刘庆宝。  相似文献   

19.
书缘     
为了闯荡,我浮萍似地飘到了北京。   很奇怪,一来到文化氛围浓郁的北京,就有种不再想走的感觉。我留了下来,当了一名保安员。   从没见过如此高的大厦,从没见过如此多的车辆,古典的建筑、现代的立交、华丽的小区、清幽的胡同,让你感觉北京无愧是一个古老而现代的国际都市。我很自豪,分外珍惜这份工作。几年来,我努力改变着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想改变命运是多么不容易呀 !记得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有时为了交学费,竟让父母求亲戚、邻居,借钱交纳,然后等粮食熟后,卖掉还上。在这样艰苦、…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06,(12):9-9
10月28日,我作为吉林省代表参加了“社区减灾甲安行”应急减灾知识电视人赛总决赛。比赛过程充满竞争性和知识性。在准备过程巾我翻阅了大量灾害方而的读物和义献,极大地丰富了灾害和减灾知识,提高了应对灾害和抵御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