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映宇 《新民周刊》2023,(13):60-63
<正>“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马云说:“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2023年3月20日,阎建钢执导的电视剧《人生之路》开播,这部电视剧正改编自路遥的经典中篇小说《人生》。1984年,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吴天明曾将其搬上了银幕,获得了1985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女主角奖以及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作曲奖。2014年,《人生》又被改编成30集电视剧,由王雨、缪婷茹等人主演。  相似文献   

2.
陈建华 《新民周刊》2022,(17):96-96
许多看似不相干的东西,突然闪现在记忆里,成为世间眷恋的部件。崔健的线上演唱会,可惜我错过了。我在想,为什么对80年代没有那种怀旧感?或许我出生得早,我出生于解放前,阴郁的童年记忆,那是可怕的,伴随一生。  相似文献   

3.
周洁 《新民周刊》2022,(26):60-63
线上演唱会无法替代线下演唱会,但它也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衍生品,而是具有无限可能的音乐市场新产品。沈晓晓喜欢看演唱会,她尤其喜欢五月天的演唱会,自打喜欢上五月天,她几乎参与了这个组合每一次的线下演出——不论在内地、中国香港或者中国台湾,只要时间允许,她都会排除万难,亲赴现场。因为这个爱好,她还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之人,她们常常根据演唱会的安排一起定酒店、做攻略、聊八卦,有的时候演唱会一票难求,她们也会在圈子里互通有无。  相似文献   

4.
云生活     
疫情之故,春节以来我宅在家里。做做家务、看看新闻、刷片子、读书……还收获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云娱乐。大年初一,发现平时关注的一个公众号开放了线上音乐厅,为观众贴心准备了一台"云音乐会":包括民族器乐演奏《步步高》、独唱《新年好》.  相似文献   

5.
周洁  刘绮黎 《新民周刊》2023,(20):62-63
<正>售罄、售罄、售罄……最近的热门演唱会门票到了一票难求的阶段。而除了演唱会,音乐节、Livehouse、派对专场等现场演出的门票销售也一片火热——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演出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今年一季度,演唱会、音乐节售出票量超过110万张。坐着飞的去看演出的观众也不在少数,根据平台数据,五一假期演唱会、音乐节所在地周边的酒店预订量同比暴增超20倍,部分热门酒店“一房难求”。  相似文献   

6.
阙政 《新民周刊》2015,(1):75-77
1930年代,国产片的禁片比例约在15%,而外国片还不到1%—一这种比例维持了好几年时间。原定2014年12月8日首映的《一步之遥》,因故延迟一周。据媒体上流传的一份《电影审查意见表》显示,原因可能出在:“影片一些情节、台词存在低级,粗俗,调侃经典及古今历史名人,性暗示等问题,需修改。”  相似文献   

7.
阿晖 《新民周刊》2023,(5):22-27
<正>本文是对国产扫黑剧的一次“扫荡”。反黑刑侦题材电视剧《狂飙》一路“狂飙”,实现收视、播放率和口碑三赢,热议破圈,成为继2021年《扫黑风暴》后国产扫黑剧的又一个高潮。当年的《黑冰》《黑洞》《绝不放过你》《征服》等,都是观众难忘的佳作,而近年来的《破冰行动》《扫黑风暴》等,到今年的《狂飙》,国产扫黑题材的剧集似乎又迎来了一个“春天”,无论是在题材选择、创作手法还是人物塑造上,都呈现出整体品质向好的趋势。国产扫黑剧都经历了哪些变迁演变,在此带你回顾。  相似文献   

8.
珠兰 《新民周刊》2022,(8):42-45
“九蒸九晒”式的折磨,确保了《人世间》的现实主义品质。有网友抱怨它“节奏慢”“故事弱”,可它就是好看,就是“抓人”。“看了第一集,我就哭了。小孩子问我为什么哭,我说这个剧就是你姥爷年轻的时候经历的事情。”在豆瓣上,一位网友这样评价电视剧《人世间》。该剧确实“火”:收视率创央视一套三年来电视剧新高,全网正片播放占率达20.14%。豆瓣上目前打分8.1,短评近1.8万条。  相似文献   

9.
阙政 《新民周刊》2012,(10):60-63
我从来没想过要在观众面前跳脱衣舞才可以吸引人。我只觉得戏拍得好,观众就自然会看。自问并非讲策略的人,否则结果只能不伦不类。3月8日,《桃姐》全国公映。对影迷来说,从威尼斯电影节全场鼓掌15分钟到现在,等了半年之久;对导演许鞍华而言,距离上一部全国公映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忽已匆匆六年。  相似文献   

10.
黄祺 《新民周刊》2023,(31):60-63
<正>因为真实,所以复杂。“角色的处境,我也经历过。”电视剧《不完美受害人》在观众中引发的讨论,还在持续。今年夏天热播的电视剧《不完美受害人》是一部无限接近现实的电视剧,接近到很多女性观众联系到自己的过往,对剧中角色的遭遇真正地感同身受。电视剧的两位编剧、导演都是女性,这也许也是剧情可以抵近当代都市女性真实内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对于人气明显“降温”的中国楼市来说,在2014年即将收尾之际,《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下称《条例》)的正式发布,引来不同解读——有人认为将加重官员“抛盘”的现象,也将为房产税全面征收打好“前哨”,反腐替加房产税,这是不是压垮楼市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有人指出,《条例》的实施,将是中国内地楼市迄今为上最重磅的长效措施,低收入...  相似文献   

12.
阙政 《新民周刊》2023,(23):44-47
我拍电影就像是看心理医生,我有对人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找一批很有才华的人跟我一起去探索。从影32年,执导17部电影,监制40部作品,总计获得超过400个奖项提名,赢得超过230个奖项,代表作《甜蜜蜜》《金枝玉叶》《如果·爱》《中国合伙人》脍炙人口——他就是陈可辛导演。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请来这位资深影人开授“大师班”,而陈可辛也与观众坦诚相见,将自己的从影经历与代表作拍摄故事尽数分享——  相似文献   

13.
一“韩流”本质上的意义所谓的“韩流”(Hallyu=KoreanWave),是指对自20世纪90年代起,在亚洲范围内掀起的一股流行韩国大众文化现象的简称。在中国,1996年上演了韩国电视剧《爱情是什么》。这部以父亲或男性为中心的电视剧在中国各阶层的男性观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韩流”自此兴起。接着,韩国的舞蹈歌手的大众歌曲在中国青少年中得以广泛地传播。在日本,“韩流”则以电视剧《冬季恋歌》在日本重播四次的纪录,抓住了日本中产阶层妇女的心。为了能见到自己仰慕的明星,一些妇女甚至专程到韩国来旅游。另外,在中国香港和台湾、越南等地,韩…  相似文献   

14.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22,(32):78-78
同是临川旧时梦,重逢是否曾相识?所谓经典,不仅是艺术与思想层面难以逾越的高峰,更是民族优秀精神文化的体现。作为中国昆剧最为经典且著名的作品,《牡丹亭》无疑最具盛名。近日,“2022上海大剧院版昆曲——重逢《牡丹亭》”上演。该剧由两位“梅花奖”得主单雯、张军主演,主创团队更是一时之选。  相似文献   

15.
我为什么要进入文明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十多年前,我在写《战后西欧国际关系》时,即时时想到一个问题:所谓“国际关系”或“国际问题”,放到社会科学里,能不能算做一门“独立的学科”?当时初建西欧研究所时大家的共识,是把研究的时间范围设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而实际上,大家越来越把关注点放在当前的“热门”话题上,只跟踪眼前发生的事情。于是我产生了一种印象:这似乎等于把新华社以及当时所能看到的外国通讯社的消息(大部分又都能在《参考资料》上看到)当作基本材料,编写成各类专题性的文字,这样的工作至多是一种资料的整理,很难说是学术性的、理论性的研究。我还觉得,作…  相似文献   

16.
5月28日,《哆啦A梦:伴我同行》在中国上映。这是蓝胖子首次以CG+3D形式登场,相比从前专心讲述一个冒险故事为主的大电影版,《伴我同行》几乎囊括了机器猫的所有历史——从诞生到穿越回一百多年前的大雄家,和小伙伴共度鸡飞狗跳的童年生活,再到最后,不得不说再见的一刻。银幕上,大雄和蓝胖两眼泪汪汪,银幕下,观众也很担心:真的就这么说再见了吗?  相似文献   

17.
阙政 《新民周刊》2023,(32):24-27
从艺多年,奚美娟早把各大奖项都得了个遍:梅花奖、金鸡奖、华表奖、金鹰奖、飞天奖……她是中国戏剧影视颁奖礼的常客,但她却说,“每一次创作仍然是第一次。这是表演最有意思的地方”。从艺40余载,她是杰出的女演员,也是观众的老熟人。今年上海书展期间,她再度登上上海智慧女性读书讲坛,与观众分享自己的艺术人生、对家国情怀的体悟,并带来了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独坐》——她就是奚美娟,一位只要她的名字出现在演员表上,观众就会对这个角色抱有期待的表演艺术家。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中日邦交30周年、中韩建交10周年,北京世纪剧院在2002年11月27日举办了韩国歌手金莲子演唱会。出生于韩国全罗南道光州市的金莲子1974年获韩国MBC电视台举办的“全国歌曲新星大赛”优秀奖。1981年出版个人专辑《歌之花束》,发行量达360万张,迄今在韩国还没有人破此记录。2002  相似文献   

19.
好像周而复始的时钟,一个人不断审视他的过去,读者重新阅读早年打动他们的书,BBC不断演绎那些经典故事。对此,戏剧部的负责人本·斯蒂文森这么回应:BBC有义务向新一代的观众复述经典。1848年,夏洛蒂·勃朗特在给乔·亨·刘易斯的信中这样写道:"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奥斯丁女士?对这一点,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本来没有读过《傲...  相似文献   

20.
古文辞的美     
苗炜 《新民周刊》2022,(36):77-77
这次我想介绍一本书,叫《国文课》,副标题是“中国文脉十五讲”。作者徐晋如开篇就说,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正是新文化运动断了中国的文脉。《国文课》从《诗经》讲到李杜,讲到宋词。作者说,“我认为骈文是中国文字运用到了极致的产物,是汉语之美的最终极体现,因此骈文应该有比古文更高的文学价值,更应该被看作是中国文章的正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