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崛起及其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引起了学者们的激烈讨论。然而,学界对于国际秩序定义的持续争论,以及世界政治中"秩序转型"机制的理论化缺失,使得这些争论各执一词。文章通过回归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引入国际秩序的综合定义,并对其进行分层(基于规范、基于权力和基于规则)与分类(安全领域、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在此基础上,文章区分了国际秩序转型的三种不同形态,分别是基于规范秩序的系统性转变,基于权力秩序的格局性转变,以及基于规则秩序的制度性转变。在亚太地区秩序转型的过程中,国际秩序的九个维度呈现复杂而多样的动态发展趋势。作为塑造未来地区秩序的主要行为者,中国同时扮演着支持者、改革者和挑战者等多重角色。中国崛起对国际秩序的冲击将比普遍认为的面临更多困难,其结果也充满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化的“两化”特征在80年代以来愈益鲜明。国际关系的“两化”现象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强化了经济生活在国际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保证了经济对政治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以科技为基础、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愈益残酷和激烈,主权国家不得不借助强制性公共权力深化对世界经济的干预以协调和控制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力度的强化,深深地影响到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有机互动,使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呈现出“强经济-强政治”的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冷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背景,解释了与国家"硬权力"相对应的"软权力"的缘起及其基本内涵,并对国家"软权力"与"硬权力"研究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进而阐释了构成国际关系中国家基本权力的"软权力"和"硬权力"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国际关系理论的国家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义桅 《美国研究》2003,17(4):22-41
本文首先提出了评判国际关系理论的三个层面 :“作者性—国家性—时代性” ,并在此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国家性层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国家性突出地表现为美国性 ,即美国不仅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主体 ,而且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客体 ;美国不仅主导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价值论 ,而且主导了其本体论、认识论 ,导致所谓国际关系理论的美国话语霸权现象。本文无意批驳这种现象或强化类似认识 ,而旨在考察美国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国家性根源 ,即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政治文化、国家使命与国家性格如何塑造其国际关系理论的内涵与外延。本文从这一个案出发进而思考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性问题。认为 ,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化必须另立门户 ,提出全新的体系与学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地区而不是传统上占主导地位的国际体系作为理解和解释国际政治与国家行为的概念基础,构建起一个地区与国家相互塑造的分析框架。透过这个框架,可以解释:地区对国家的地位与权力、认同与观念、政策与行为的塑造;与此同时,国家的相对权力及其变化、观念和政策及其转变还对地区体系和制度秩序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地区与融入其中的国家处于相互塑造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那里吸取不同的元素,并以不同的方式相互进行重塑和改造。地区与国家之间存在基于过程选择的互动关系,它为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以及与亚太周边地区变化中的新关系提供了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6.
空间是记录历史的重要工具,任何重要政治行为体的权力与影响力变迁,最终都会在空间的维度上反映出来。因此,从空间的维度出发开展区域宏观议题研究,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新颖、有效的分析视角。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区域空间之一,欧亚空间从诞生伊始就与俄罗斯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作为俄罗斯权力的区域映射,欧亚空间塑造了俄罗斯,也被俄罗斯所塑造。地处大陆腹地的欧亚空间是全球所有地理空间中距离海洋贸易通道最远的地方,俄罗斯将自己的语言、文化与区域特点结合在一起,在内陆深处创造了大陆秩序的试验场。经过来自东方的蒙古帝国远征的洗礼,俄罗斯凭借来自欧洲的工业力量,逐步成长为欧洲边缘的重要帝国,在几百年的扩张过程中,将原本游离于世界历史之外的西伯利亚地区和高加索、中亚地区纳入了共同的区域空间中,从而构成了欧亚空间的核心版图。借助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为当时大陆秩序发展顶点的苏联模式获得了巨大的威望,使欧亚空间的非核心区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然而,在与海洋秩序的全面竞争中,其内在缺陷充分暴露,最终导致欧亚空间再次进入危机与重构的新阶段。欧亚空间的发展历史既反映了区域空间演变的一般规律,又在很多重要节点体现出明显的特殊性。欧亚空间的演变进程与中国的成长过程相互交织,对中俄两国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建交55周年之际,中法关系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口。本文提出"权力结构-秩序结构-观念结构"的分析框架,旨在研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其对中法关系的结构性影响。中法关系面临的权力结构、秩序结构和观念结构均已发生重大甚至根本性的变化,要以新的框架来认识和谋划新形势下的中法关系。面对权力的重组、秩序的过渡和观念的竞争,中法都主张推动国际关系的转型和国际秩序的创新,这构成了中法关系的新基础。中法应该成为推动国际关系创新的伙伴,以创新、责任、共赢的精神,推动构建平衡的新型大国关系和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全球治理供给和新的国际制度供给,推动构建新型文明关系和观念创新。  相似文献   

8.
徐悦  刘宏松 《欧洲研究》2020,38(3):126-145
欧盟和美国作为两大监管法域,是国际金融监管协调的主要参与方。在跨大西洋金融监管协调中,欧盟的影响力为何在不同情况下存在差异?既有研究从知识视角发展到市场权力和制度视角,对欧盟的影响力差异做出了解释。尽管基于制度视角的一致性解释框架对市场权力理论构成了补充,但仍然存在因果机制不明确的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欧盟一致性通过影响市场权力的发挥和一体化目标,塑造了欧盟在监管协调中的影响力。通过对"外国银行机构规则"、国际处置机制和巴塞尔协议Ⅲ三个案例的分析,上述解释得到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9.
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中日韩三国,原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粮食安全问题.新冠疫情冲击了国际粮食产业链,干扰了世界粮食生产与贸易的正常运行,使得中日韩三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再度凸显.尽管中日韩已初步构建起政府间粮食合作机制,但存在机制议程化现象和农产品保护主义盛行等诸多问题.新冠疫情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向本土化、区域化方向的转变,促使中日韩三国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彼此间高度相互依赖关系的同时,也提升了中日韩粮食安全合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三国应共同努力,从供给、流通和市场三个层面扎实推进实质性的合作进程.  相似文献   

10.
反思是知识分子矢志不渝的使命与责任。面对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理性主义、国家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作为非西方国家的、受到启蒙精神洗礼与儒家传统人文精神熏陶的中国学者,庄礼伟教授始终站在反思主义的立场和视角上,慎思国际关系中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国际关系中人的价值及其消失,以及世界政治中"边缘"视角的意义。面对混合着"传统"与"现代"多重面向的东南亚国家与社会,作为同属于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学者,庄礼伟教授通过对东南亚发展进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危机与困境、传统东方文明和基于西方经验的现代性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反思,赋予作为现场的东南亚研究以普遍的理论性与深刻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家间关系的构建:从“天下”到国际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会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是目前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重点问题。无论是学者还是政策制定者,很多人担心中国会回归过去的朝贡制度体系并以此作为其国际关系组织原则。本文以讨论王赓武的国际关系研究为起点,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来检讨中国的国际关系组织原则。本文强调,研究中国的国际关系体系和行为必须首先找到一个适合于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简单地使用从西方发展起来的国际关系话语体系往往使人误入歧途。本文试图重新定义权力的概念,表明国际关系并不总是一种零和游戏,其性质取决于国家间权力关系的不同体现形式。从权力是一种非零和游戏的观点出发,本文讨论了中国是如何从历史上的朝贡制度原则转型到今天的国际关系原则的,以及朝贡制度中的开放原则又是如何体现在全球化和开放性区域主义原则中的。  相似文献   

12.
区域大国与区域秩序建构之间的关联是新近区域大国研究的重点。文章在批判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将中等强国身份融入区域大国身份及区域秩序建构的新综合分析框架,借以分析印尼如何在东南亚区域主义进程中塑造大国身份并建构区域秩序。新综合分析框架指出,区域大国是实力、认知与能力实践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能力实践是区域大国塑造大国形象并建构区域秩序的主要过程。区域大国能力实践就是协调国内政治、自我对区域秩序的目标、区域伙伴的态度和因应以及域外大国的认可和影响四者间关系,并从内外双向建构区域秩序的过程。文章基于此分析框架,通过对印尼在东盟、"不结盟运动"及G20等机制内区域大国实践的案例分析,揭示了印尼在区域自主秩序建构中,从次区域政治大国逐渐发展为区域大国的过程,并分析了其中印尼对东南亚区域秩序内部建构、外部建构与内外建构通联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的经济实力源于自身在欧盟区域价值链中的核心地位,并在全球价值链和区域价值链中占据重要位置。德国成功地将自身经济力量转化为引领欧盟一体化方向的主导权,领导欧盟应对欧债危机、难民危机和乌克兰危机等各种挑战。在此过程中,德国基本承接了区域内权力的转移,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较大的影响力。本文将经济学范畴下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与国际关系理论下的"权力转移"概念相结合,以此来分析德国掌握欧盟区域主要权力的原因与表现方式,并借此探索全球价值链与国际权力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     
正本期"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专栏刊登了三篇文章。其中,庞琴和罗仪馥研究了全球化与国家对外经济影响力的关系。两位作者突破了将国家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模式,提出全球化在改变国家对外影响力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阶层差异。另外,该研究通过引入全球价值链概念,更新了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二元对立的角度来探讨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现有认知,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影响力提供了新的视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提出一个分析理解传统东亚秩序的礼治框架。通过对各个相关学科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文章将"礼"的概念引入国际关系研究中,并指出,传统东亚秩序礼治的统合性原则规范是所谓"天下礼"。通过中央国家的推行,天下礼得以普遍实施,传统东亚秩序因此得以有序运转、平稳发展。礼治的理想状态是"礼秩",作者将其抽象为"4Li稳定模型",该模型展示了理(天下礼的基本原则)、力(权力资源运用的礼仪逻辑)和利(礼仪化的国际制度)如何在礼治框架下实现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     
作为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重要分支,地缘政治学曾被广泛用于解释和预测一国的对外战略和行为.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该理论中蕴含的冲突性及对地理因素的过分强调等缺陷日益明显,受到学界的普遍质疑.在此情况下,学者们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力图对传统的地缘政治学理论加以批判性继承与发展,使之能够更好地解释当前大国的对外战略决策及行为.本期刊登的两篇文章,就是这种努力的代表.曾向红、张少文运用批判地缘政治学理论,系统分析了美国的亚太战略从"亚太"向"印太"调整背后的地缘政治想象的变迁及其动力,程晓勇以美国提出的"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回归"为背景,对美国核战略转型的动因、内容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解析和评估,以探讨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和美国核战略转型之间的塑造与反哺关系.以上两篇文章,不仅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观察当前美国政府对外战略的形成过程,也对中国如何加以应对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权力与制度——国际机制理论的现实主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际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 ,国际政治经济机制的运作无一不是建立在大国竞争态势的某种权力均衡格局之下。国际无政府自助社会一直是权力竞争的产物 ,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来源于权力和制度的合力作用 ,国际机制就是为适应权力分配而人为设计的竞争合作的制度安排。本文采用历史与现实、规范与实证的综合分析方法 ,通过价值判断和博弈分析两方面的研究提出 ,国际机制的现实价值与合理存在源于其操作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弹性 ,国际机制只有在权力均衡主导下才能发挥作用 ,从而实现 2 1世纪的国际关系多极化和民主化。  相似文献   

18.
袁伟华 《当代亚太》2013,(1):125-156,160
国家角色是指在一套既定的规范中,国家自身的行为和认知,以及国家在与他者的互动中,他者形成的国家行为的预期。国家角色的形成源于国家内部、外部以及互动三个层次。国家角色理论可以用以解释国家对外行为。文章旨在梳理国家角色理论,分析其解释机制。首先考察国家角色的基本概念并探讨国家角色的根源;其次以中国-东盟关系为案例,分析当前运用国家角色理论解释国家对外行为的机制;最后对国家角色理论在对外政策分析中的贡献以及未来可能需要改进的方向进行简要评述,认为国家角色理论丰富了对外政策分析,并且在对外政策分析与国际关系研究之间建立了联系,然而,国家角色理论亟需解决精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世界从来都是一个世界观多元的世界。我们可以将世界观在世界关系实践——包括历史实践与理论实践——中带来各种问题的现象,称之为"世界观问题"。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一个很少提出并得到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在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中,"世界观问题"一直没有成为一个问题?如果不从理论上对这个问题予以回答,那么中国学术界热议"天下观"或和谐世界观的意义将得不到彰显。本文从文本和逻辑研究相结合的角度,以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与建构主义三大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代表人物在"世界观问题"上的态度为例,研究它在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中之所以没有成为一个问题的原因。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天下观"和新近提出的和谐世界观的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百年变局之下,国际秩序急剧变革。权力政治回归,国际秩序动摇,中美博弈加剧,地缘政治因素成为日本制定对外战略的重要考量。为在秩序变革期充当主动角色,维护和拓展战略利益,影响甚至主导国际秩序重塑,日欧开始从全球角度定位双边关系,积极充实战略伙伴关系内涵,加快推进经济、安全和战略等全方位合作,日欧关系由此进入备受关注的"蜜月期"。双方在战略接近过程中,在确保现实利益基础上,注重维护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强调价值观外交。在对华谋利的同时,欲以规则来规范其国际行为;同时规避美国单边主义风险,提升对美战略合作关系。从双方战略接近态势看,日欧合作全方位展开,呈现出战略性借重之态,显露出积极塑造新秩序的"战略雄心"。而双方战略接近能走多远,其雄心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仍受制于多重现实因素。中国应高度重视日欧战略接近的对华影响,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相关知识储备与政策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