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信任是影响社会行为体互动的重要变量,但现有国际关系领域的信任研究大多注重经验分析,一般的理论探讨也常常忽视国家间信任的生成问题。本文就现有研究的主要路径进行了梳理和评介,并尝试从社会关系网络的角度建构一个国家间信任生成的研究框架。这一框架沿袭了进程建构主义的基本思路,主要观点为:嵌入在国际社会网络中的信任来源于国家间关系,以关系为本位的网络形塑了信任,信任反过来强化或削弱关系网络;在信任建构的进程中,信任规范得以产生、扩散和内化,进而影响国家的属性和行为;但由于关系网络本身是动态性的,特别是相互关系中存在不对称依赖,这使得信任具有社会资本的分配资源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崛起、东亚格局变迁与东亚秩序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方银 《当代亚太》2012,(5):4-32,157
文章对中国崛起背景下东亚格局的变迁与东亚秩序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中国的崛起在性质上改变了东亚格局的面貌,在东亚地区形成了经济中心与安全中心相互分离的二元格局,该格局的形成是中国的经济崛起、美国的"接触加遏制"的对华政策以及众多东亚国家在中美之间两面下注的政策相互作用的产物,这一格局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东亚国家两面下注的政策。二元格局的存在,对东亚合作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地区内大国和重要行为体更多地把地区制度作为战略性工具来使用,使地区制度安排成为服务于权力竞争的手段。总体来说,东亚二元格局会在未来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持续,我们需要在这一前提下,探索东亚秩序的稳定持续与有效运作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东亚秩序的稳定和效率,需要中美探索共处之道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     
<正>本期的第一组话题围绕东亚地区,从宏观到微观展开。刘宏从跨国网络与全球治理的角度,重塑了东亚未来的政治经济秩序图景。文章揭示了网络化国家的特质如何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并如何通过协商机制影响东亚国家的内外事务。这篇文章以独特的方法论视角,弥补了传统的民族国家框架的缺陷,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释和预测东亚政治经济发展的新的分析工具。韩爱勇从安全机制的角度分析了东北亚地区安全秩序。作者认为,既有的安全机制并不能有效缓解地区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东北亚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东亚秩序的独特之处在于,东亚大陆地区和东亚沿海地区在政治、经济和安全上彼此割裂、尖锐对立,是一种典型的"陆海分离型"秩序架构。在政治上,中国主导的东亚大陆地区与美国卵翼下的东亚沿海地区在意识形态上相互对立,外交上互不承认;经济上,美国对新中国实施经济禁运和贸易封锁,中国与东亚沿海国家的传统经济联系也几乎割裂;安全上,美国在东亚沿海地区建立起双边军事同盟体系,对新中国进行军事包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局势的变化,特别是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战略和解、90年代冷战结束以及21世纪以来的东亚权力转移,这一"陆海分离型"秩序逐渐发生变化,出现了政治和解、经济融合的积极势头。不过,在安全领域依然存在瓶颈,无论是在中美之间,还是在中国与部分沿海国家之间,都存在相当程度的安全困境。东亚秩序能否突破安全瓶颈,最终实现陆海秩序的融合,将不仅取决于中美两国的战略互信建设,也取决于东亚国家内部能否克服安全上的互信赤字。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世界秩序观与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1900-1945)(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美国的国际秩序观入手,通过考察20世纪上半期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尝试为这一时期的东亚国际关系建立一个多国的、宏观的分析框架。作者认为:美国从世纪之交就开始谋求在东亚建立一个不同于欧洲权力政治的新的国际秩序,这是美国从建国之初就萌生的改造国际秩序思想的延续;20世纪上半期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过程是美国不断推行和实施其国际秩序思想的过程,美国新的国际秩序思想集中体现在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上;从30年代初直至二战结束,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可以被视为美国捍卫、中国认同、日本挑战华盛顿体系的过程;战后初期美国试图建立的东亚国际秩序不过是华盛顿体系的修正版;华盛顿体系并非仅仅是帝国主义的工具,相反在很多方面有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美国的国际秩序观入手,通过考察20世纪上半期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尝试为这一时期的东亚国际关系建立一个多国的、宏观的分析框架。作者认为:美国从世纪之交就开始谋求在东亚建立一个不同于欧洲权力政治的新的国际秩序,这是美国从建国之初就萌生的改造国际秩序思想的延续;20世纪上半期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过程是美国不断推行和实施其国际秩序思想的过程,美国新的国际秩序思想集中体现在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上;从30年代初直至二战结束,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可以被视为美国捍卫、中国认同、日本挑战华盛顿体系的过程;战后初期美国试图建立的东亚国际秩序不过是华盛顿体系的修正版;华盛顿体系并非仅仅是帝国主义的工具,相反在很多方面有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     
<正>东亚秩序演变对中国的影响不仅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现实性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继续深入讨论是本期的焦点。其中,有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美国及其亚太同盟体系与中国的崛起。刘丰和陈志瑞运用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解释了东亚国家在应对中国崛起时的战略选择。文章从体系压力和国家战略偏好这两个因素人手,诠释了为何当前东亚中小国家对中国普遍采取对冲战略,并依据这一分析框架,指出了东亚国家对冲战略持续的条件和前景。周建仁和刘若楠重点分析了美国的亚太同盟战  相似文献   

8.
东亚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引入排序概念,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东亚双边自由贸易区(FTA)进程发现,这一进程的福利效应有限、合作程度浅显、低关税国家通过建立双边FTA关系加强政治关系的意图明显.同时,本文认为美国将会加大利用双边FTA对东亚国家进行强制性政治干预的力度、不可轻视日韩FTA进程及其可能触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美国优先"理念、中美贸易战以及高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反映了中美权力转移带来的巨大压力。在权力转移压力下,中美战略信任问题愈发凸显,如何维系战略信任成为中美关系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文章从"不对称关系结构—国际体系"的互动视角构建了分析框架,并认为,强不对称和弱不对称两种双边关系结构与开放性和封闭性两种国际体系之间的组合塑造了国家的行为逻辑,为国家间战略信任的维系提供了四种难易程度不同的体系结构。在这一分析框架下,文章结合现实与历史,深入分析了中美维系战略信任的体系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指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美不对称性的弱化与国际体系的开放性发展共同塑造了中美两国的行为逻辑,并成为维系两国战略信任的体系结构。由于中美不对称性的弱化具有客观性,因而中美维系战略信任的关键在于维持国际体系的开放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提出一个分析理解传统东亚秩序的礼治框架。通过对各个相关学科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文章将"礼"的概念引入国际关系研究中,并指出,传统东亚秩序礼治的统合性原则规范是所谓"天下礼"。通过中央国家的推行,天下礼得以普遍实施,传统东亚秩序因此得以有序运转、平稳发展。礼治的理想状态是"礼秩",作者将其抽象为"4Li稳定模型",该模型展示了理(天下礼的基本原则)、力(权力资源运用的礼仪逻辑)和利(礼仪化的国际制度)如何在礼治框架下实现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1.
多边主义与东亚的安全困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公龙 《当代亚太》2002,(10):13-19
东亚是安全困境普遍存在并表现突出的地区,现实主义的权力政治理论并不能缓解各国之间的安全困境,而多边主义对东亚安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东盟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东亚安全领域的多边主义进程,有助于增进各国间的信任关系,减低安全困境的烈度,并为最终走出安全困境,营建东亚持久稳定的安全环境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提上东亚各国的政治议程,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东亚国家政府的推动下,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本文认为,国家利益具有复杂的内涵和结构,国家采取外部行动的时候,并不总是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国家利益的结构优化和合理化亦是国家的首要目标.东亚经济一体化有助于中国实现国家利益结构的优化,而只有逐步转变国家利益的传统观念,建立起合作的、注重区域整体利益的国家利益观,才能保障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的发展,东亚单极格局逐渐转向两极格局,中美关系步入战略竞争阶段。现有研究认为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亚面临"双重战略困境",将不得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而其以往实施的对冲战略已经失效,近年来澳大利亚的强硬对华政策意味着它已经选择追随美国。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与中美之间战略依赖关系的辨析发现,"双重战略困境"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实际上澳大利亚并不面临必须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的战略困局,而仍然存有维持战略平衡的空间。通过分析东亚国际体系结构变迁以及澳大利亚的中等强国战略逻辑,可以发现现阶段澳大利亚最优的战略选择是"基准战略",即以维护本国战略利益作为在特定问题中相对支持中美两国其中一方的基准,从而最大程度换取中美的战略信任和理解,在中美之间保持战略平衡。而对澳大利亚在国内层面、南太平洋和南海问题上战略行为的梳理和比较,有效证实了澳大利亚的"基准战略"模式。这一研究有助于理解现阶段东亚中小国家的战略转变以及未来东亚国际体系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网络空间透明与信任建设(TCBMs)是国际社会透明与信任建设机制在网络空间的拓展和应用,是缓和网络空间国际冲突的重要措施。德国的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机制TCBMs注重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积极支持推进国际社会关于网络安全议题的研究和讨论;强调国际协调与合作,增加国家间的透明度与信任建设,重视多利益攸关方治理模式,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在联合国、欧安组织和北约等多边机制中,德国对促进国际社会网络空间透明与信任建设的理论探讨与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本体性安全探寻的是在变化的国际环境条件下行为体身份稳定的进程。行为体的行为首先是由身份稳定的需求所驱动,而不是由组织的利益驱动。目标寻求在身份形成过程中是一种本质性的力量。文章提出了基于目标寻求的概念来获得身份稳定和本体性安全的方法和过程,以区别于斯蒂尔和米岑提出的"自传体叙述"和社会互动的"依附关系"的方法,并以冷战后的北约为例,尝试将本体性安全概念用于国际组织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     
正作为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内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的互动引起了学界和政界的普遍关注。温尧在文章中引入"对冲"这一金融术语来分析东南亚国家的对华战略。他认为,对冲既是东南亚国家在中国崛起背景下的日常政治操作,多种对冲手段的使用还会引发诸多困扰东亚国际关系进程的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对冲本身难以为继。该研究对于中国处理与东南亚国家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以来,伴随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在经济、政治和地区影响力等方面的群体性崛起,印太这一地缘概念被赋予更加贴合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现实的重要意义。以中、美、印三国为代表的区域大国更倾向于将印度洋和太平洋视作统一的地缘战略区域而纳入国家大战略进程,并作用于具体的外交政策实践,进而塑造出印太地区大国间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战略生态环境。而印太特有的地缘特征,使得单一国家难以依靠自身实力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借助提供公共产品等方式确立自身在地区的支配性优势地位。因此,构建以地区大国协调和合作安全理念为核心的复合型地区海上安全架构,成为维护印太海上安全秩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当今国际格局的最显著变化,就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以及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就中美当前的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而言,中美战略竞争中短期内还难以决定性地改变当前的国际秩序。中国即便对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和在亚太地区的霸权主义军事及安全行动采取斗争的回应方式,也并不意味着两国无法合作、或中美关系已进入国际秩序变革的主导权之争。中美战略竞争的同时,经贸往来和必要的合作仍会发展。中美战略竞争会影响权力、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调整变化,其走势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国际秩序的稳定和变革。但未来国际秩序的变革并非只取决于中美,世界主要国家间的互动关系和战略选择,将决定性地影响中美战略竞争的走势和未来国际秩序的演变进程。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战略的展开,依托于既存的世界秩序这一外部约束条件,并与世界秩序之间会有相互构成性的关系。通过对近代以来政治哲学、历史过程以及世界市场内在运行逻辑的分析,可以看出全球秩序与区域秩序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以及海洋国家和陆地国家在这方面的不同运行逻辑。作为海洋国家的美国主导下的全球秩序,有着较为完整的政治哲学论证以及经济、安全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但由于美国的生存原则,其所主导的秩序却无法有效覆盖亚欧大陆的内部地区。对这些地区的有效覆盖,需要有海洋化的大陆国家来完成。这个过程会重新定义世界秩序,同时也伴随着对于相关各国的重新定义。"一带一路"战略在这样一种思考视域下会获得其历史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贸易组织存在的情况下,为什么在地区层次出现了相互竞争的多边贸易协定?通过回答这个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个权利竞争理论。现有对多边贸易协定重叠现象的解释主要依赖三个变量:议题的变化、实力平衡的变化、利益冲突的程度。后两个变量不能同时解释贸易协定不发生重叠的情况,而现有关于议题变化的解释并没有揭示其内在机制。权利竞争理论认为,区域多边与双边贸易协定活跃是国家形成逻辑在国际组织层面的重演,国际组织间的政治市场是权利界定的新场所。该理论不仅很好地解释了全球经济治理的结构变化,还揭示了权利竞争与国家形成的一般机制。如果这一理论成立,那么国家内部应该会表现出针对贸易政策的地区分化,这一推论得到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引起的美国国内政治分化相关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