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这样一场灾难中,如何保障人的尊严、人之为人的根本,已经成为每一个作家必须面对的问题。武汉"封城"的第二天,我原本准备一早就回湖北荆门老家过春节。我也没想到会"封城"啊,结果就走不了了。我老家也有几百例感染新型肺炎,我父母的情况我也非常担心,但我没有办法,现在只能是"一种相思,两地哀愁"。  相似文献   

2.
2020春节前夕,新冠疫情汹汹而来,席卷整个大地,武汉封城,举世瞩目。想起小林一茶的俳句:"我们走在地狱的屋顶,凝望着花朵。"如果掀开无数的屋顶,我们可以收获无数的故事。彼时的武汉,太多离散,而悲戚之中,却还有花朵。《穿过寒冬拥抱你》就是讲这样一个故事:"我去过很多地方,我用拥抱遇到很多的我们。"  相似文献   

3.
一起运动     
崔立 《新民周刊》2020,(5):84-84
庚子年春节特别清冷。腊月三十下午,地处鄂西南、距离省城武汉300公里的宜昌也宣布"封城",之后,市区陆续分区实施封闭管理,各小区也封闭管理,严控车辆人员出入。无论自觉还是被迫,在病毒的威胁下,人们一改往日走亲访友的热闹,安静地待在家里,期待春暖花开时。  相似文献   

4.
读家     
《新民周刊》2020,(5):78-79
A中国武汉小区进行封闭管理2月11日凌晨,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2号通告,决定自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所在楼栋单元必须严格进行封控管理。请全体市民积极支持。对于干扰阻碍实施封闭管理者请社会各界予以劝阻。  相似文献   

5.
陈林  王煜 《新民周刊》2020,(5):44-45
我也是个普通人,也会恐惧。但我是一名医务工,同时是一名党员, 我们黄冈的疫情是全国城市里除武汉之外最重的几个之一,这样的困难情况下,我们不去,谁去?必须要坚持,一定要挺住。我是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脑血管病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目前的岗位在黄州区的一个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集中隔离点。截至2月10日,黄冈是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仅次于武汉和孝感的城市,而累计死亡人数已经超过孝感。  相似文献   

6.
柏代华 《新民周刊》2020,(15):30-30
亲爱的老爸:清明时分,我没能来看你,勿怪。你在那个世界,想必也知道是疫情的关系了吧。先跟你汇报下疫情期间家里几件要事。春节把老妈接来了,我们本准备到元宵节后再送她回老家的,但武汉封城,老妈怕上海也会大规模暴发,吵着要走。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写财经文章的,本来传染病这种事情和我八杆子也打不着,可事情就是这么魔幻,一不小心成了火神山医院的"网红患者"。等我出去,我会向大家展示,我的家乡武汉有多美。2月4日早上10点多,我上了救护车,真快,高架上基本上都是120公里的速度,一路飞驰到了火神山医院。下车的时候,医院给每个人配了轮椅,可是我没有要,我要自己走!  相似文献   

8.
散步的快乐     
青弋 《新民周刊》2022,(26):43-43
一直是个热爱散步的人。于我而言,因疫情导致足不出户期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不能散步了。后来能够实现小区自由时,我坚持每天在小区里散步。幸而我们小区挺大的,要是像隔壁小区只有两幢高层,就门前一条一百米的路,那真是从大门到边门一百五十步,从边门到大门一百五十步地来回数了。我们小区绿化还不错,正好趁每天散步的时候,到处走走看看,认识一些植物,也能自得其乐。  相似文献   

9.
周洁 《新民周刊》2020,(14):F0003-F0003
(2020年第13期)"叮——"微信传来一条消息提醒:您的快件已送达。我的内心一阵激动:《新民周刊》抗疫系列杂志共10本,成功送达了武汉市博物馆,他们将被武汉市博物馆收藏展出。从武汉"封城"到武汉"解封"的76天,是全民抗击疫情的76天。回过头来看,周刊的每一次策划,都正好踏在了历史的节点上。《新民周刊》的第一本新冠肺炎疫情特刊《战疫》,封面设计是笼罩在疫情阴霾下的黄鹤楼。如今回看,紧张和艰难的气氛犹在眼前。  相似文献   

10.
郑华 《新民周刊》2020,(8):50-52
作为一名医生,我十分清楚在每一个新冠肺炎患者背后,都有一个备受煎熬的家庭,这个坎能不能过去,需要大家一起扛。而随着武汉"封城"时间越来越长,一些非新冠肺炎的病患,同样也在默默承受着煎熬。煎熬、希望、纠结,全部搅合在一起早上八点,我下夜班,接班的同事准点到了,我嘱咐好病房负责的病人,满身疲惫地走进医院的更衣室,脱掉防护服,摘掉护目镜,深呼了一大口气。许久未关注医院窗外的风景,树木仿佛发出了新芽。  相似文献   

11.
我心想,先送给武汉的医院,武汉安全了全国就安全了, 再送给各地的医院,医生安全了,我们就安全。要不然,我们戴了口罩也没用。我是80后宁波人,2003年SARS爆发那年,我正好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毕业。当时SARS对我的影响并不大,而那一年我就在上海闵行找到一份和手机行业相关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现在武汉那些专门的传染病医院,床位紧张,还有不少人拿着被子铺盖在医院输液,等待入院。我去复查时也看到有类似"一床难求"的情况。我还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自己吃药加上在家隔离就恢复了。我叫余毅,今年34岁,老家湖北黄冈,现在是武汉的一名装修工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觉得自己是一名轻症患者。不过,由于我在医院检查时人满为患,当时检测手段又没到位,我自始至终没有成为确诊病例,即使我出现了一系列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13.
杨超 《新民周刊》2022,(13):58-59
两年前,人们称武汉为英雄的武汉,现在上海也一样是英雄的上海。我从没有见过这样的上海——马路空空荡荡,街头鲜有行人。作为一个经常来上海的武汉医生,这次上海之行让我想起两年前的武汉,大家都待在家里,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的决心,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武汉人尤其知道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4.
郑轩 《中国政协》2020,(7):44-45
4月3日,武汉的东湖边,树木葱茏,一片欣欣向荣。从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已经过去了70天。这70天里,昔日的大武汉从九省通衢的热闹非凡,到按下暂停键的冷清安静,再到重拾浓浓的烟火气,交通、购物、复工复产……一切都在慢慢回归,生机跳跃在街头巷尾,活力激荡在荆楚大地。  相似文献   

15.
黄政  金姬 《新民周刊》2020,(5):73-75
各地民间对"武汉人"的恐惧和谩骂不忍卒读,恐惧是远比病毒更凶猛的疾病。我是武汉人,毕业来上海已经十多年,在上海落户安家也已七年。因为我和妻子工作较忙,去年夏季开始我父母便从武汉来沪帮忙带小孩。今年1月,父母带着小孩在武汉待了8天。  相似文献   

16.
苗炜 《新民周刊》2015,(40):111-111
2014年,大作家马尔克斯去世的时候,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封《告别信》,开头是这样几句——我会评价事物,按其意义大小而非价值多少。我会少睡觉,多思考。因为我知道,每当我们闭上一分钟眼睛,我们也就同时失去了60秒。如果上帝赏我一段生命,我会简单装束,伏在阳光下,袒露的不仅是身体,还有我的魂灵。  相似文献   

17.
李甜  应琛 《新民周刊》2020,(5):16-20
我觉得,我们是来这里治病的,这种临时搭建起来的地方,基本条件过得去就可以了。特殊时期,大家需要互相谅解。我也相信,疫情过去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今年43岁,在武汉硚口区税务局工作。我原本是一个很阳光的单亲妈妈,准备今年2月2日结婚的。但因为这场无声的战斗,一下子变得一无所有。李甜说自己在疫情来之前一直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单亲母亲家里最早是我妈妈在1月24日晚上出现了咳嗽的情况。到了1月25日,就有点加剧了,一直低烧在38.5度左右。  相似文献   

18.
梅宝 《新民周刊》2022,(13):82-83
一个曾经让我感到薄情的小区,此时此刻却是我最温情的家园。我是静安风华苑小区的居民,平时的工作是广告设计。在这个小区里生活了十多年,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冷漠没有人情味的小区。邻里之间就像戴了面具一样,没有笑容地在小区里生存,隔壁家住了谁、业委会换届也是漠不关心。我一直遗憾自己生活在一个薄情的小世界里,直到这次疫情来了,才发现小区的团结与自治力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相似文献   

19.
陈璇  吴雪 《新民周刊》2020,(5):28-29
和老高一样,我们都等待着这一天,作为一名在武汉打拼的普通市民,我爱这座城市,希望武汉好起来,希望我的故事能带给你们力量。我叫陈璇,今年48岁,湖北咸宁市嘉鱼县人,2013年,我和老高从奋斗了17年的中山市,回到了湖北家乡,我在武汉做烘焙工作,老高在嘉鱼县,我们还有一个23岁的儿子,目前在中山某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一年到头,一家人团聚的次数很少,今年春节,我本打算开车和老高一起到中山过个团圆年,但事情在1月21日发生了转折。  相似文献   

20.
老母亲问我为啥这么拼命,又没人给开工资。我回说,这次真的拼了命了,只因为我是您的孩子,也是一个父亲。这不,我看到日本朋友捐助武汉的物资上,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物资上的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作为武汉人,难道我不该更为家乡做些什么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