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家     
《新民周刊》2022,(4):32-33
热点A中国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人均GDP为1.25万美元,已超过世界人均水平。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2021年我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2.
陈冰 《新民周刊》2022,(1):72-73
用自身的"专业指数"换企业的"发展指数",就是蓝天经济城不断发展壮大的秘密。2021年,注定不平凡的一年,世界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警报不断,地缘博弈复杂激烈,安全形势起伏跌宕,经济复苏步履艰难。全球政治、经济、安全、社会等领域的康复前景被新的迷雾笼罩,世界秩序面临着深度重构。  相似文献   

3.
黄煜  郭策策 《港澳研究》2021,(1):47-55,95
报告从宏观层面对2020年香港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对2021年香港经济发展前景做了展望,对香港经济中期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机遇进行了研判,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分析表明,香港经济在2020年陷入深度衰退,在2021年将迎来复苏,复苏程度取决于疫情防控状况。香港经济未来几年的发展风险与机遇并存:一方面,中美竞争加剧、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政府财政赤字持续等是不利因素;另一方面,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出台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将帮助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正张宇燕主编2021年1月出版ISBN 978-7-5201-7656-9本书总报告对2019~2020年世界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展望;国别与地区篇聚焦美国经济、欧洲经济、日本经济、亚太经济、印度经济、俄罗斯经济、拉美经济、西亚非洲经济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专题篇以国际贸易形势、国际金融形势、国际直接投资形势、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形势、全球智库重点关注的经济议题为主题展开论述;热点篇关注了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的发展与重构、国际原油价格震荡、美国股市熔断、非洲国家的债务困境与主权重组减免机制、疫情下的失业困局等议题。  相似文献   

5.
王煜 《新民周刊》2020,(1):26-29
2019年,"一带一路"的蓝图更加清晰,理念更加科学,路径更加明确。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是截至2019年11月,"一带一路"的最新成果数据。影响力和号召力日益增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  相似文献   

6.
赵晨 《当代韩国》2016,(2):43-51
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世界已经形成统一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政策,东亚与欧洲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就有很大差异。基于不同的历史经验、政治传统、社会模式和世界地位,欧洲形成了以人权为基础的"全球宪政主义"的全球治理观,而东亚地区则更加注重在全球治理进程中发挥主权国家的作用,力争改革现有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一个"平等"和"民主"的全球治理制度。随着东亚经济力量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上升,这一地区的全球治理意见对全球治理格局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热点     
《新民周刊》2022,(1):32-33
A中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2022年"三农问题"定调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2022年"三农"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以来,农业生产保持稳中有进,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成绩来之不易。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三农"工作、稳定"三农"这个基本盘,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国经济外交互动是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演进的重要力量。通过经济外交手段塑造有利于自身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是近百年来大国通常的做法。文章通过梳理二战前后美英两国经济外交博弈及其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性权力的关系发现,美国经济外交及其政策对于塑造和维护其国际政治经济的主导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是经济外交战略运用的后起之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外交助推中国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融入者转变为建设者、改革者乃至成为新型全球经济治理的塑造者。由于特朗普政府实施"有原则的现实主义"的外交路线,中美双方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互动的针对性和竞争性会进一步强化,中国需要与美国在相互调适中争取更大的制度性权力空间。  相似文献   

9.
正主编郑春荣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报告总体上分析2020—2021年德国内政外交走势政治篇评述"默克尔4.0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下的危机管理/德国的反防疫措施抗议运动/德国公共卫生治理机制与措施经济篇介绍德国数字转型的进展/对欧洲绿色新政的回应/新冠肺炎疫情对德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布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全球公域"中所蕴藏的资源丰富,经济价值可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对各类"全球公域"资源的利益博弈未曾间断。美国依靠其先进的科技水平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比其他国家更有可能深入探索"全球公域",发现其中的资源。资源开发问题与主权问题、安全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常常纠缠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需要平衡多种国家利益。在国际社会为任何一种"全球公域"资源开发问题进行制度设计的时候,美国都在发挥其影响力,力图使国际制度向美国期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持续增强的"中国因素"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及其"内外形"巨变,极大地改变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格局,即由以往"雁行模式"变为目前的"菱形构架"。本文从"内形"与"外形"两个角度、全球和区域两个层次考察了"中国因素"的这种变化及其未来发展趋向,认为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程度,已经赋予中国影响区域乃至全球经济的足够实力,未来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可持续性意味着这种实力还将继续提升。  相似文献   

12.
金姬 《新民周刊》2022,(1):58-59
把探索人工智能视为星辰大海一般征途的百度,正在智能交通领域引发一场深度变革。如果从不久的将来回望2021年,12月27日这一天值得大书特书,在当天下午召开的百度Create2021(AI开发者大会)主论坛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发布百度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交通、大模型、生物计算等多个领域的技术进展与应用,并邀请全球开发者和创造者参与。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5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共同主办的"管控分歧,促进合作:纪念‘中美长期对话’3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凯特林基金会(Kettering Foundation)、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及美国前政要与会,就中美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美两国国内经济及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坦诚的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14.
"黑田宽松"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2012年第2次执政以来日本新任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推出的被称为"量化"与"质化"并举的一系列大胆激进的宽松货币政策。"黑田宽松"披着"再通胀主义"的学理"外衣"成为安倍政权急于摆脱通缩恶性循环现状的"突破口"。文章从经济学的视角解读并剖析日本现行货币金融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其隐含的风险,以警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纷纷采取非传统货币政策背景下对全球经济造成的风险,并指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战略重心东移是在复杂的背景下出台的新战略,它标志着历时十年的反恐战争的结束,它也是在财政压力下采取的"瘦身"行动。美国的新战略力图取得三个再平衡:再平衡国防与经济,再平衡美国的全球存在,再平衡美国的国际负担。总之,新战略是在全球进行收缩,但在重点地区,即亚太地区进行扩张的战略。美国出于安全、经济和平衡中国崛起的考虑而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以维  相似文献   

16.
国际关系学者普遍将美国GDP全球占比作为衡量美国经济霸权的指标.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项指标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很多学者将这种现象解读为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美国经济霸权是否在逐渐衰落?对于美国衰落的观点,反对者认为,在全球化时代美国GDP占比已不能作为衡量其经济霸权的指标.然而,既有研究在"美国GDP全球占比"问题上仍然缺乏深入分析,对美国经济霸权的界定也模糊不清,无法对二者的关系做出明确的判断,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美国GDP全球占比与美国经济霸权的关系.通过使用时间序列分析的定量方法,文章对1970~2018年美国GDP全球占比及美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等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美国国内制造业向海外转移是美国GDP全球占比下降的显著原因.同时,根据对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发展情况的分析,美国制造业外移促进了美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和繁荣,使美国经济影响力渗透到全球市场.虽然美国制造业外移导致美国GDP全球占比下降,但1970~2018年美国GDP全球占比的下降并不能说明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相反,随着美国制造业的海外扩张,美国经济霸权却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7.
刘朝晖 《新民周刊》2020,(14):22-23
2019年上海市开发区综合评价报告显示,外高桥保税区经济规模在108家开发区中排名第一。这里曾经是浦东的一片荒滩和芦苇荡,地广人稀。而当30年前浦东宣布开发开放之后,外高桥的名字,就始终位于中国经济面向世界的最前沿。作为全国第一个保税区,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外高桥保税区,标志着中国又一个开放的"窗口"正式打开。这片土地始终坚持扩大开放与体制改革相结合、制度创新与功能培育相结合,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全面落地深化,为上海和中国,向全球诠释着"开放"两字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美国"枪支暴力档案"汇总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8日,美国去年已有超过2万人在枪支暴力事件中死亡,另有超过4万人在枪支暴力事件中受伤,为2014年该组织有统计数据以来死伤人数最多的一年。用此起彼伏一词来表述美国的枪击案情况,可以说毫不夸张!各大城市里的枪声、流血,甚至死亡,哪怕到2021年的最后时刻也没有消停。  相似文献   

19.
这一全球航空制造业巨头20多年来首次决定暂停生产,意味着这场因接连坠机引发的危机仍在加重,将对全球供应链和美国经济造成连锁冲击。米伦伯格在2019年圣诞平安夜到来的前一天终于滚蛋了,这个全球最大航空航天制造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在外界舆论的一片声讨指责声中硬扛了大半年,但最终被忍无可忍的波音董事会"炒鱿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区域价值链为视角,分析研究了中东欧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四国在全球与欧洲区域价值链中的位置与角色,包括其进出口产业结构和行业价值链特征。通过研究发现,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区域价值链构建是中东欧四国经济转型成功的必要前提,中东欧四国既有的产业配套基础、开放的市场与适度的劳动力技能,是其融入以德国为核心的区域价值链的充分条件,中东欧四国搭载与融入德国产业链推动了经济转型的成功。关于中东欧经济转型的研究成果显示,中东欧四国通过制造业产业融入全球和区域价值链所取得的成就,证明了实体经济与中高端制造作为国家经济"压舱石"的重要性,而如何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以研发和创新维护和提升自身在全球与区域价值链中的能力,成为中东欧四国继续转型与发展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