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朝晖 《理论探索》2012,(3):117-120
地缘安全战略是孙中山国防及军队建设思想的精髓。孙中山将移民实边、兴建铁路、开发海南、经营亚太作为地缘安全的重点;主张陆海并重,发展空权;认为地缘安全是建立在富国强兵基础之上,要将军队建设和军备研发放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首要位置。汲取孙中山的中国地缘安全思想,维护国家地缘安全,必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指导思想,重视经略缘边、缘海地区;必须立足内陆,挺进海洋,发展航空,把陆、海、空兼顾作为中国地缘安全战略核心;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在此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富国强兵作为维系国家地缘安全的物质基础;必须积极发展国防科技,把国防科技力作为中国地缘安全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2.
我国周边地区大国利益集中,热点问题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和辐射性;和谐周边是我国战略机遇期的重要支撑中国正在日益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诸多领域,中国的地区利益与全球利益正在日益广泛而迅速地扩展,中国国内的稳定发展正在日益与外交运筹紧密相联。其中, 如何促进周边和谐稳定与世界格局和谐发展,兼顾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安全  相似文献   

3.
杨鲁慧 《理论探讨》2012,(5):10-14,2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是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结构性的重大调整,它无疑为亚太地区的安全稳定带来新的变数及不确定性,不仅导致东亚政治格局的变革,而且对中美关系格局和发展趋向都将产生深刻影响,并成为21世纪国际关系变革调整的前沿地带。这一切关系到中国的地缘政治战略和周边地缘政治稳定及亚太大国政治格局的重塑问题。美国战略东移对中美大国关系带来的影响是:中美双方陷入战略猜疑和相互认知的困境;双层权力体系架构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政治经济现象;东亚合作的重点和主渠道地位及作用将受到挑战。中美大国关系格局的战略选择需以它们特殊方式重建再平衡:把大国地缘政治上存在的竞争因素转化为合作协调的动力,扩大和深化中美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建立最基本的"战略互信"来保障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建设中美大国间的关系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4.
苏洁 《党政论坛》2013,(18):44-45
环顾当今世界,地缘板块之变、国家转型之痛、发展方式之争、力量重组之显、有效治理之难无不表明,一个全球政治的“再平衡时代”已然到来。这种“再平衡”也成为亚太地缘政治环境的鲜明特色。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促动下,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地区国家都在推进自我版本的再平衡战略,传统意义上的“小国”也在努力找寻和利用新的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5.
要论摘登     
《求知》2016,(12)
正坚定不移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引领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坚定不移提升亚太开放型经济水平,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早日建成亚太自由贸易区。坚定不移破解区域互联互通瓶颈,深入落实北京会议通过的10年期互联互通蓝图,促进基础设施、规章制度、人员交流互联互通,构建全方位、复合型互联互通网络,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有关各方发展战略及合作倡议对接。坚定不移打造改革创新格局,推进经济结构改革,为亚太引领世界经济创造动力。  相似文献   

6.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12个谈判国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部长会议上达成协议,意味着美国主导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协定基本成型。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之一,不仅将对后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也将给中国开放型经济的未来发展带来重要改变。  相似文献   

7.
尹朝晖 《理论导刊》2007,15(6):90-93
无论是从地缘安全、地缘经济以及能源安全来说,中亚都对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冷战后,中亚政治格局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世界各大国及地区势力纷纷向中亚渗透、争夺,展开激烈的地缘博弈。中国的地缘安全环境日益复杂,必须采取相应的地缘战略为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8.
赵洪艳 《学理论》2012,(24):15-16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临太平洋东岸;中国地处东亚,临太平洋西岸。两国地缘关系密切,在亚太地区利益相关。所以,美国的亚太战略对中国的安全也就有着必然的影响。本文以地缘理论为基础,以现实亚太形势为依据,分析了美国的亚太战略新走势及对中国经济、军事、外交安全的影响,从而阐述中国的亚太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9.
陈向阳 《党政论坛》2010,(20):19-19
近来,美国加紧调整全球战略,加快将“战略重心”东移亚太。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地缘重心”东移亚太,多极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加速崛起,中美力量对比及对亚洲的影响力“美消中长”,美国亦将“战略重心”东移亚太,中美互动聚焦亚洲,“中美如何在亚洲共处”已成当今国际关系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呈多极格局。从目前的情况和发展的趋势来看,对世纪初,亚太地区可能会呈现六极格局,即美国、日本、中国、俄罗斯、东盟和印度六极。美国凭借其在亚太地区的强大经济影响和军事存在,在亚太事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以原苏联为首的华约解体后,美国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的“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似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克林顿政府给了亚太地区与欧洲一样重要的地位,美国将在欧亚两个地区各部置1()万美军。IJ本向来视亚洲为实现其做“政治大国”、做未来世界战略格局的“一极”战略目标的第一台阶。明确提出了…  相似文献   

11.
印度为达到强国目标,一方面实施周边战略计划,在南亚地区推行其地缘扩展战略,另一方面积极实施"东向行动政策",使印度有机会参与周边发展计划。然而,由于中印边界问题的存在、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的争端,以及隐匿于阿富汗的国际恐怖势力对印度的渗透等,导致印度长期处于"安全困境"之中。印度对中国未来在南亚地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反应,不仅关系到中印两国的经济合作程度,而且还涉及到南亚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熊性美  陈晓莉 《求知》2002,(8):30-32
吸引外资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是一项重要战略。据统计。“九五”期间我国累计利用外资达到2800亿美元,从1993年起我国利用外资连续7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连续6年居世界第2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国外的经济环境在许多方面与以往大不相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格局尤其是跨国公司发展战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根据这种变化以及入世的要求对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及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经历了两年左右的大调整。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何时到来,可能是两年、三年亦或八年、十年甚至更久。在这一被称为后金融危机时期的阶段,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人们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潜力和未来的力量高度关注,也引起对这些区域的新一轮争夺。在此背景下,我国及时调整对外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积极参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提高我国在国际重要领域的话语权和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力。云南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面向的恰恰就是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新兴经济体,其建设关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战略格局的形成,将会极大影响我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吴楚克 《党政论坛》2012,(20):20-21
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激发了周边与中国有利益冲突的国家参与到遏制链条当中,这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地缘安全挑战。我们的对策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坚定地走自己的路,突破美国的遏制战略,构筑中国的新地缘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5.
陈顺仪 《学理论》2013,(21):39-40
2012年的亚太可谓极不平凡,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正在亚太地区全面展开和完善。近几年世界形势的巨大变化,加快了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步伐,经常以"重返亚洲"的最高姿态在亚洲国家之间周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给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战略格局带来了重大冲击,不仅重塑了国际战略格局,也给中国带来了较为严峻的战略安全环境,给中国未来的国家发展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未来,中国要站稳脚跟,练好内功以应对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16.
张茉楠 《求知》2012,(10):45-45
当前.亚太地区战略格局正在经历着深刻变化。在安全上,美国“重返亚太”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在经济上,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也在进行板块重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苏联解体对当代世界的重大影响,认为苏联解体带来了有利的地缘政治安全环境、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引发了社会主义历史性反思、改变了当今世界的格局,客观上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这些重大影响迄今还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体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特征和最深刻趋势。在历史上中国被强制性纳入全球化进程,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战略,主动、全面地参与了这一进程。这场深刻的牵涉整个世界的大变革,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国际地位也得到显著提高。但是正因为如此,有些人曾经对全球化进程乐观盲从,而面对一年多以来亚洲金融危机的严峻局面,有些人对全球化又开始悲观排斥。在金融危机首先在我国周边发作并且不断扩散蔓延、经济全球化的正负效应传递均在加快、旧体…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10,(33)
<正>2010年注定将成为中国外交的"周边之年"。中国周边的东西两线与海陆两面均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不稳定"与"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挑战尤为突出。中国的地缘战略环境大致包括东、西两条线与海、陆两大方向,多方迹象显示,当前中国的地缘战略态势基本呈现为"东西并重、海陆皆紧"。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存在哪些具有全球影响的力量或力量中心,以及它们之间的布局与作用,进而揭示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和未来趋势,这是各国制定和调整国家发展战略与对外战略的基本依据之一,也是我们对国际战略环境做出判断、采取有效措施的重要前提。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及其意义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新格局的形成仍将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其一,发端于两极格局后期的多极化趋势没有因为美苏冷战的结束而发生逆转,相反,多极化已是世界不可阻挡的大潮流。其二,美国由于力不从心,加上国际上各种力量的制衡,不可能实现建立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