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文扬 《党政论坛》2014,(5):42-43
20013年刚开始热议“大数据”这个概念,2014年人们已不再空谈其概念和意义,他们蜂拥到大数据的各个富矿当中,埋头于各种开发应用。据业内人士预测,大数据技术很快会出现在社会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2.
译作《大数据时代》问世仅一年多,在IT界、商界和媒界神速扩散,波及越来越多领域。人们的关注点高度集中在其提出的处理海量数据的三大方法论命题,即"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以及大量应用实例的分析上。本文作者认为最值得点赞的应该是,其在明确区分大数据与数据大、数字化和数据化等概念基础上,对人类从历史到当下关于万物数据化即"量化一切"所做努力的追述,自下而上提炼出"世界的本质是信息"亦或"世界的本质是数据"这一对信息化社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世界观,以及"数据、技术、思维三足鼎立"的海量信息分析架构。与之相应的三大方法论富于创建,但也存在严重逻辑缺陷。各行各业都务必头脑清醒,技术地、更应该哲学地直面这一饱蘸人类智慧的"大数据时代"!  相似文献   

3.
《行政论坛》2018,(4):49-55
大数据技术嵌入社会科学研究并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的改变,也并非如有学者所说的那样引起"计算社会科学"的兴起。众所周知,大数据不仅包括海量数据,还有类型多样的数据如结构性数据、半结构性数据和非结构性数据。而当今的社会生活所产生的绝大多数数据是非结构性数据,传统的数学和统计学方法是无法对这些数据进行计算的。因此,大数据技术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实际上是一种思维的革命,也就是从传统的样本思维到全数据思维、从因果思维到相关性思维、从精确性思维到混杂性思维的革命。这种革命反映在公共管理上则是大数据技术推动了公共管理的范式转型,即:一方面,大数据技术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公共管理思维、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标准等方面都在重塑公共管理的理论范式。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数据+"开创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思维。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又使公共管理从"维稳"式管理变成服务管理,从维持现实秩序、强调管理流程变成强调数据管理,从事后应对性管理变成事前有针对性的预防性管理等。因此,大数据技术从形式到内容都在重塑公共管理的实践范式。不过,这还不是公共管理的定型范式,大数据技术以及未来的人工智能将继续推动公共管理范式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的特质及其安全和信用风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论坛》2016,(1):83-88
大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纳入国家行动计划。大数据之"特质",体现在"5V"+"5S"上,即拥有大体量(Volumes)、大品种(Variety)、大速度(Velocity)、大真实(Veracity)、大价值(Value)、大范围(Scope)、大结构(Structure)、大存储(Storage)、大策略(Strategy)、大灵魂(Spirit)等方面。认清大数据之十大特质,了解其中潜藏的或可能引发的诸多安全和信用风险,对引领大数据健康有序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在社会舆情监测与决策制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舆情是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公众对社会现实中带有一定影响力的"焦点"、"热点"问题的主观反映或者有明确态度的意见与言论,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见和要求的综合表现,社会舆情通过一定的媒体方式形成并传播,对社会秩序和公共组织的形象都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往往受到社会的广泛和高度关注。社会舆情生命周期内从生存、发展、演化、爆发到衰退的过程都是以数据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这些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构成了最基本的社会舆情内在机理。在大数据技术支撑下,根据过去已经发生的社会舆情分析把握现在、预测未来成为可能。拥有了对社会舆情海量数据占有、控制、分析、处理的主导权,就拥有了社会舆情"数据主权";拥有了社会舆情"数据主权",并将大数据优势转化为预警决策优势,继而转化为应急处置和导控优势,就实现了社会舆情监测、预警决策的科学化,就拥有了应急处置和导控的主动权。因此大数据开启了社会舆情监测分析、预警决策、应急处置和导控的时代转型,以大数据为基础和支撑,探索形成从过去发生了什么(构建社会舆情数据库和案例库)——为什么会发生(社会舆情内在机理分析)——现在正在发生什么(社会舆情监测与分析)——将来会发生什么(社会舆情预警)——如何应对(输出社会舆情导控与营造社会舆情环境等决策方案)的分析路径,必将成为一种新的前沿。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在这场影响全世界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之中,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也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而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大数据时代来临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即以数据为核心、运用提前预测、关注问题的相关性和智能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影响并形成了"互联网+法治"思维、共享思维、预警思维和精准思维这些法治新思维。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21,(5)
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加速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大数据技术的提升,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对校园文化多元化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要积极探索大数据时代多元性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特点;把握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构建"智慧校园",引领新时代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8.
2014年的大数据进程进入了"两会",大数据刷新着媒体的报道格局,从两会的提案上看,大数据应该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对大数据的基本概念、特点的简短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大数据技术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并对大数据技术与政府决策的融合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14)
大数据技术正在影响着各个领域,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更广阔的工作领域。针对目前高校收集到与学生相关信息的现状并总结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办法,即通过提供更多便捷的网络服务(如无缝隙覆盖Wi-Fi网络)来采集更多能真实反映学生思想与心理状态的海量数据。通过建构大数据系统,收集、存储与挖掘大数据,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以往的经验式向科学化转变,由宏观向微观发展,以个性化的方式服务每一名学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私人订制"。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与公共管理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16,(6):6-12
大数据具有数量大、数据多样化、价值密度低、速度快的特征,通过技术提供独特的也是全新的思维奠定了我们的学习创新(深度学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大数据科学与管理科学的结合从而产生大数据的管理,大数据独特的收集功能、储存功能、分析功能、价值挖掘功能和预测功能,促使公共管理从封闭性的管理结构转向开放性的管理结构;从官僚科层制转向扁平化结构;从公共管理与政治管理边界模糊的结构转向公共管理与政治管理边界清晰的结构;从专注于对人的管理转变为对数据的管理并借助于大数据来为人服务的模式;从被动应对性的公共决策转向基于大数据之上的主动性的优化决策。当然,这些变革也就意味着风险,其中包括导致公共管理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和不可靠性风险。  相似文献   

11.
在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循数"治理,需要树立正确的"循数"治理理念,全面把握大数据的实质,客观评价大数据对政府治理系统的影响,及时将"循数"治理内化到治理举措中;构筑"循数"治理保障体系,为"循数"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建立"一体两翼"的数据中心模式,推进电子政务;提升"循数"治理能力,包括对政务数据的掌控、整合、使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13)
大数据已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化、网络化、精细化已成为城市管理的大趋势,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大数据时代在数据收集、处理、加工等环节给城市管理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重大的挑战。"智慧城管"的新模式也将成为大数据运用于城市管理领域的一大尝试,其充分利用大数据相关技术,通过监测、分析、整合以及智慧响应的方式,综合管理主体,整合优化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绿色的环境、和谐的社会,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尝试探讨"智慧城管"的创新,提出管理理念的智慧化与精细化、管理体制的互联协同、运用大数据以及科学决策的管理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曹国厂  杜一方 《瞭望》2022,(6):22-24
冰刀划不破的冬奥"战衣",不用到雪场就可进行模拟滑雪训练的风洞实验室,以及5G、云计算、大数据、卫星导航、人工智能等,在科技赋能、技术创新的支撑下,北京2022年冬奥会更炫更酷;赛场内外,在中华文化加持下,冬奥会受到空前关注,冬奥吉祥物"冰墩墩"受到海内外热捧,在"一墩难求"的情况下,人们发挥各自聪明才智,纷纷动手制作...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的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推动了社区治理的新诉求,同时也为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提供动力支持。在此背景下,从大数据与社区治理关系的内生逻辑的契合性,解释网络时代社区行动范式应由"挂钩式"共同体转向"共生型"共同体的机制动因。并据此提出以"共生网络"模式的整合框架,通过推进大数据背景下社会治理整体范式的转变,完善大数据社区治理开放系统要素协同机制,建构大数据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治理网络等方式,建构起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网络治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大数据时代,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纷纷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中的顶层设计、政策执行、发展应用、法律规范和人才培养等问题。学习发达国家发展大数据的经验,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可以将大数据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强力支持大数据的发展;建设数据开发平台,为大数据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在公共服务领域运用大数据,实现大数据发展的重要价值;加紧制定大数据法律法规,使大数据的发展有规可循;联合培养大数据实用人才,满足大数据发展的人力要求。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7)
以大数据用户画像技术(大数据中的核心技术之一)作为出发点,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有效挖掘、分析和利用教与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海量数据,通过数据清洗,给每位学生真实画像,打上准确精细的分类标签,甚至针对异常情况形成自动预警机制,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开启一扇新的大门,实现可以事实落地的大学生思想跟踪、预警、分析、预测和处理系统,以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一体化、整体化转向以个性化的方式服务于每位学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宏观向微观发展,精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私人订制"。  相似文献   

17.
《行政论坛》2017,(5):67-72
治理的本质是实现权利。以权利为媒介,大数据与治理形成一种间接的因果关系,干预并驱动了基层治理的创新。依循"合作+冲突"的基本逻辑,按照权利的合作、权力的冲突、权利联合权力的三种途径,大数据从价值、技术和资源等三个维度,驱动着公民权利的实现。其中,权利合作表现为一种"差序格局",权力冲突表现为制衡与监察,"合作"权利与"冲突"权力的合作则正在成为一项基本选择。而要提升大数据驱动基层治理创新的效率,需要推动基层政务大数据的开放、共享,完善大数据治理的配套法律法规,培育一个成熟的公民群体。  相似文献   

18.
论青年范畴     
一、五花八门的青年概念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从局部到全局、从部份到全体、从特殊到一般、从个别到普遍,这是思维的辩证过程。各个学科对青年的研究,也是从各自感兴趣的侧面进行分析、归纳、推理,从而得到各学科关于青年特有属性的认识,概括为不同的青年概念,这是符合辩证逻辑规律的。迄今为止,我们至少已知的青年概念有:人类生物(生理)学的青年概念、心理学的青年概念、社会学和社会传统习惯观念中的青年概念、社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2,(2)
民事执行难一直是阻碍司法裁判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掣肘,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联合查控机制,可以实现快速定位被执行人及其财产;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对被执行人限制出境、投资、高消费等方式,迫使其自觉履行。但是,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民事执行后,实践中存在执行信息共享程度不够、执行系统的信息覆盖范围有限、执行制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有效解决上述掣肘应当从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出发,做好顶层设计、建立集约化执行平台、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提高数据利用效率,促进民事执行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9)
大数据热潮一时兴起,万物的数据化引发人们对于通过数据挖掘的结果是否具有真理性进行了怀疑。大数据行为中蕴藏的哲学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实用主义真理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将其与二者进行比较,对大数据环境下的真理观进行了探讨,以此呼吁人们树立客观、正确的价值观来认识数据化的大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