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胡波 《各界》2009,18(11)
初中数学教学是学校教育组成部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力和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过程.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提出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策略.从保护学生的水平思维入手,论述学生自主活动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学生参与数学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追求多元答案给学生提供更广阔探究空间:鼓励为主和多元评价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芦玉玲 《学理论》2013,(21):255-256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源泉,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重要;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须要帮助学生建立需要,形成动机,然后利用情感,强化动机。基于学习动机理论,从前言、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三部分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于靓 《各界》2008,17(7)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在这个大环境下,我在学校上了一节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语文研讨课,课题是<古典长篇小说欣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相似文献   

5.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亮点.这满足了课堂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承载着"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而众多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或一切有意义学习的前提,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相似文献   

7.
曹利彬 《各界》2008,17(11)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的思维能得到更大的发展,首先是从每一节课的课堂设计人手,从每一个问题的设计开始.从教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可以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产生、思维的升腾;促进学生思想的发展.近几年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新课改规模形成以后的教学中,我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案,尽可能地做到问题立意新颖、多方位多角度的综合探视,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们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把课题调研作为提高学习质量、深化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做到以学习带动调研,以调研推动实践,从而使党委中心组成员较好地发挥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推动了外经贸事业的持续发展。近三年中,由党委中心组成员牵头抓的调研课题百余例,其中几十例重点课题中,有五个获得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奖,对全市外经贸的改革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党委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抓调研,在从事新的实践探索之前抓调研,在着手解决矛盾之前抓调研,在党委中心组学习中,以课题调研的方式把握“大…  相似文献   

9.
学习方式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具体路径。被动接受、机械记忆、封闭占有的学习方式已经不利于学生形成应对未来社会、工作和生活挑战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发展核心素养迫切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特征,分析当前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切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方式:一是通过个体学习激活高阶思维养成批判和反思能力;二是通过协作学习提升分享对话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社会性能力;三是通过学习于共同体中全面认识生活世界并完整地与生活世界相交融,实现身份认同,共享文化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0.
如何激发职业中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摆在广大职业中学数学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抓住职业中学学生的特点,就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和探究。  相似文献   

11.
一、中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中学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数学探究是中学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传统的数学教育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这种学习方式十分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李冰冰 《学理论》2013,(14):250-251
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方式的研究能够帮助学校找到更有效的方式增强学生领导能力,帮助老师选择更优质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领导力培养方式的知识,帮助学生对自身领导力培养意识的提升。关于领导力的课程学习是培养大学生领导力的主要形式,从课程学习对大学生领导力的作用、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核心课程设计、大学生领导力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课程学习对培养大学生领导力的启示和建议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便高效的运用课程学习的方式培养大学生领导力。  相似文献   

13.
赵静 《各界》2009,18(2)
近年来,数学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这一切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改革中学数学课堂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自1995年起,我区以课题调研方式组织中心组学习,由此找到了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形式。我们督促各级干部从实践中找课题,从工作大局中找课题,从自己身边找课题,策划、设计成各有特点的学习调研计划,边读《邓小平文选》、边学习,边调查,边研究,边实干。我们还运用社会的智力资源,引进“头脑”,形成专家指导、课题评选、检查督促、责任考核的四方面运行机制,改变了过去学习“空对空”、“会里会外两张皮”的现象,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开始尝到了“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甜头。一、联系改革、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为此,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之中;要创设良好的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家庭心理环境和社区生活环境;要通过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深入调查研究、讲究科学方法等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引导其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针对"研究性学习"如何运用在学科教学中,使学生不仅仅学到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快速的适应、运用、掌握这种学习方法进行了实践、探讨。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有很强的互补性;开展研究性学习关键在于研究性课题的创设,重点在于研究的过程;研究性学习课堂导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小结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8.
杨熊兵 《学理论》2013,(17):299-300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接受学习方式为主,发现学习方式少有渗透。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转变传统教育方式,实施开放式、民主化教学,是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33)
快乐学习是一种内心愉悦全身心投入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然而,研究表明班级中学生学习的情绪多呈负面。积极心理学家Seligman先生提出"习得乐观"理论,即通过学习可以将悲观的归因方式转为乐观的归因方式。基于这一理论,从问题分析入手探讨如何避免学生出现消极学习状况并牵引学生快乐积极地学习。  相似文献   

20.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当前,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数字不再是只与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数字化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