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3 毫秒
1.
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本文检验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观念对于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越高。少子女家庭、城市家庭、汉族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要高于多子女家庭、农村家庭、少数民族家庭。进一步研究发现,尽管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期望不会受到子女性别的影响,但多子女家庭的教育期望中依然存在着男孩偏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主要结论是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儿童入学年龄早于其他子女性别结构的家庭;农村家庭在儿童入学上存在一定的性别偏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性别偏好;子女性别结构影响着家庭教育投资的量;在教育投资选择上,其选择标准除择优外,还有择小择男倾向;单一性别子女结构的家庭倾向于进行额外投资为子女求得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体现流动人口代际支持的"社会经济地位—流动特征—家庭结构"三个维度,分析流动人口子女婴幼儿时期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健康保障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地位因素、流动状况因素以及家庭结构因素对其子女早期健康保障获得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结构因素,即流动人口婚后的健康保障意识越强、家庭成员关系越稳定、对子女健康的家庭支持越集中、代际关系联结越紧密,其子女获得的早期健康保障水平就越高。因此,在流动人口子女的卫生健康保障方面,应注重基于家庭结构特征构建家庭健康支持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弱化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不利因素对其子女健康保障获得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投资是影响子女教育获得的直接原因,家庭对不同性别子女投资的差异是造成教育性别差异的重要机制。以往针对教育投资的研究主要探讨家庭间的投资差异,对家庭内部不同性别子女间的差异缺乏关注。使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多子女家庭中教育投资的性别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不同家庭之间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农业户口家庭的教育资源分配显著向男孩倾斜,而非农业户口家庭的教育资源分配则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家庭中的女孩反而获得更多的教育投资;农业户口家庭之间的教育投资性别差异存在异质性,对男孩的教育投资倾斜主要发生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性别观念更传统的家庭中。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与性别观念平等化,由家庭产生的子女教育投资的性别差异将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5.
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受到"子女性别结构"与"家庭经济约束"的共同影响。本研究发现:流动人口不仅具有明显的"男孩偏好",而且存在"儿女双全"的想法;具有相同性别结构的生育意愿要高于不同性别结构的;有限的家庭经济收入限制了流动人口继续生育的意愿,性别结构中含有儿子的生育意愿要远低于性别结构中都是女儿的;"男孩偏好"与"家庭经济约束"交互作用使得流动人口生育子女数最多为三个;老一代与新一代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不存在显著差异;社会阶层的提升能够增加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6.
魏昕秀 《学理论》2012,(33):217-218
在子女的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是三个不可分割的环节。家庭是孩子最先接触到的,最直接影响孩子成长的教育环境。家庭的结构和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成长影响的相关研究也比较丰富,但多数是以团体作为研究对象,文章以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及测验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不完整家庭结构中的离异家庭其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习成绩及认知发展、行为特征、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作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不仅包括外在的环境因素,比如家庭、学校和社会,也包括个体的一些因素,比如性别、年龄、人格等等,近年来情绪对创造力影响的研究成为热点,积极情绪对创造力影响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的居住意愿对代际关系、照料方式都会产生影响。影响独生子女父母居住意愿的因素主要有父母的年龄、健康状况,子女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两代家庭的住房数量。研究结果表明,子女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悬殊,会促使父母选择不愿意与子女一起生活。在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独生子女父母往往选择与子女分开居住。但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父母对得到子女照顾的需求和亲情慰藉的渴望会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本文采用分层线性模型分析了影响流动儿童学习成绩的家庭与学校因素。结果显示,家庭层面因素中,富裕的家庭环境和热切的教育期望能够有效地促进流动儿童学习成绩的向上提升。添加学校因素后,家庭经济资本对子女学习成绩的影响不再显著。这充分说明公立学校为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进步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支持,弥补了家庭背景的劣势。但教育期望依然显著,显示了父母教育期望对子女学习成绩的强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上海小学生父母家庭养育问卷"的调查数据,本研究探讨养育"二孩"是否稀释了家庭资源,"二孩"家庭的养育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二孩"家庭养育中,经济资源存在一定的稀释效应,但教育资源的分配并不因养育2个子女而减少;相对"一孩"父母而言,"二孩"父母对亲子关系的满意度更高,对孩子个性的评价更为积极;在不同类型的"二孩"家庭中,育有2个男孩的父母养育体验更为消极,而育有2个女孩的父母养育体验更为积极;父母文化程度、养育角色、子女排行和负性生活事件等因素都影响"二孩"养育。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年基线数据,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前教育获得的影响以及学前教育对青少年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学前教育获得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有关,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其子女更可能接受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个体能力的发展存在长期效应,与未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相比,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在认知能力(认知测试得分和学业考试成绩)和非认知能力(自我效能和社会交往)方面均有更好的表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既通过学前教育间接影响个体能力发展,也会对个体能力发展产生独立的直接作用。由于学前教育在个体生命历程中会产生持久影响,因此通过一系列制度改革保障学前教育机会的公平分配,对缓解社会经济地位不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靳小怡  董一彤  杜巍 《青年研究》2023,(2):14-27+94
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相关数据,分析同胞数量和结构对现阶段中国家庭教育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教育投入在不同个体以及家庭存在明显不同。同胞数量对各项家庭教育投入均具有显著负面影响,且在不同个体及不同家庭存在明显差异。在二孩家庭中,同胞结构对各项家庭教育投入具有显著影响,与有长姐的儿童相比,有年龄接近哥哥的儿童得到的金钱投入明显更少;但有年龄接近弟弟的儿童,得到的时间投入明显更多,“长姐效应”没有得到验证。对多子女家庭、尤其是二孩家庭的教育投入状况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当代中国家庭内部的教育资源分配特征及教育投入的代内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面临"脱嵌"家庭关系和教育体制的双重困境,这种困境影响其随迁子女的教育再生产。较低的家庭阶层地位产生了"脱嵌化"的家庭关系,进而影响其对随迁子女的学业支持力度。分而治之的制度设计进一步强化了家庭阶层地位对随迁子女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共同作用使随迁子女丧失学业优势,在中考竞争中被淘汰下来。只有以社会公平正义为出发点进行顶层设计,才能为随迁子女的教育流动提供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张阿凤 《学理论》2013,(18):78-79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外部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化最初的场所。家庭不但影响个体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而且使个体获得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它是个体社会化的最直接的模式。家庭对于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作用使得研究家庭对于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狼爸"、"虎妈"的案例分析为依据,来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和影响。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案例分析来发现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分析案例中的问题;第三部分通过分析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从工作一家庭冲突和家庭-工作冲突两个维度探讨了中国转型时期青年白领的工作家庭冲突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青年白领的工作家庭冲突程度总的来说并不高;工作家庭冲突并不是女性特有的,男性的工作-家庭冲突明显高于女性,而在家庭-工作冲突中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个体特征、工作特征和子女观等因素都对青年白领的工作家庭冲突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中工作因素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26)
家庭所处的位置构建了他人对于家庭后代的期望、后代对于自身的期望以及相关适应性反应,父母下岗带来的生活变迁,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期望体系,使孩子的心理发展经历了一系列冲突性刺激,促使下岗家庭的孩子们在人格特征和价值取向方面呈现出颇多共性。运用生命历程理论及其研究方法,追溯性研究近二十年来"下岗"这一充满时代烙印的社会生活事件对于下岗家庭子女心理成长的影响,体现为强烈的自卑感与成就动机、敏感多疑、焦虑紧张、独立性、坚毅性、顺应性等人格特征,以及对工作和家庭的偏好、对保障性工作的自觉渴望、重视家庭的中心地位等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探讨农村"老实人"光棍群体的形成机制,对维系乡土秩序的和谐与稳定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在社会结构层面上,阶层分化使"老实人"个体及家庭在经济分层与社会交往中处于弱资本量状态,组织结构的个体化使"老实人"群体进一步丧失了家族的保护机制;在价值观念层面上,电视文化、婚姻媒介、村庄舆论等现代性因素将"老实人"形象不断地刻板化,对其构成文化排斥,使该群体加速滑向婚姻市场底层。"老实人"光棍群体的形成,需综合考虑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层面的结构与文化变革。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8年安徽农村的调查,本文对中国人口社会转型期城乡人口流动和婚姻挤压背景下农村家庭结构变动对代际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直系家庭为农村主要家庭结构,空巢家庭规模随着劳动力的不断外流而逐步壮大,传统复合家庭已快速缩减,而婚姻挤压催生出"失婚核心家庭",其数量随性别失衡与男性婚姻挤压态势的加重而上升。成年子女的外出务工导致出现老年父母生活照料缺乏的问题,而儿子被迫"大龄失婚"则改变了传统的养老功能,大龄未婚儿子承担了本应由儿媳承担的生活起居照料责任,但其依旧难以弥补因失婚给父母造成的情感压力。  相似文献   

19.
区别于经济共同体意义上的家庭,身份认同意义上的"家"是实践性和观念性的结果,是否将父母纳入到"家庭"范畴是个体的主观选择。基于"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数据,本文探讨了家庭认同的代际差异与变迁趋势。研究认为,个体对父母的家庭认同存在代际和城乡差异,受总体认同观念,以及居住安排等实践性因素的影响。在城市化背景下,人们的家庭观念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显现出"双系化"的变迁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城乡家庭经济、文化、社会资本的差异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家庭经济、文化、社会资本与子女的学业成就有很强的相关性;城乡间家庭资本存在的较大差距是形成城乡家庭子女学业成就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