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在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中,非营利组织是重要的管理主体之一。但是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缺陷和负面的影响。如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受到挑战、在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税收优惠产生负面影响等。需要加强非营利组织自身建设、理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规范税收制度、加强政府的推动作用,以及采取拓展非营利组织的财政来源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5)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等成为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建立良性互动的必要因素,二者建立良性互动对政府、对社会都有建设性的意义。由于地方政府和非营利组织自身存在的缺陷,制约二者的发展,更影响其互动关系的建立,因此可从六个维度构建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合作中的竞争: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新型关系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合作关系的作用已经被许多学者所重视。由于对抗关系的历史缺位,在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成长过程中这种合作关系缺乏独立性,无法使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建立真正的合作关系。在两者的合作中加入竞争的因素,建立一种合作中竞争的新型关系,对解决我国目前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存在的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强非营利组织的自主性,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4.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运行机制、与政府关系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特别重要.行业协会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形态.通过分析浙江省义乌市玩具行业协会个案,运用制度变迁和合作博弈理论,剖析协会的治理结构、运行机制、与政府关系,探讨非营利组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非营利组织的困境与政府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陈跃 《行政论坛》2015,(2):78-82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要求将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在政策领域合作不断加强。其现实困境是:以政府的体制吸纳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社会治理主体系统,会造成社会的自组织能力下降;政府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强势行为,很可能造成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公众对未来预期的判断力和承受能力的下降;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绝对主导和领导,也会造成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张,对非营利组织造成挤压。实现国家治理层面的政府与社会治理层面的非营利组织有效合作,必须明确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和责任。其责任就是构建科学的社会治理体系,即构建社会信任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公共对话机制、改革非营利组织的登记制度,真正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政府责任实现的公共政策是:构建非营利组织存在与发展的"四维"合法性政策,完善非营利组织运行与发展的资源获取政策。  相似文献   

6.
非营利组织与社会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理论》2017,(12)
在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中,政府往往是唯一的国家权力中心,但是随着社会治理理论和民主政治运动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政府与市场的二元结构管理模式已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种社会组织正日益成为公共事务的直接参与者,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对于弥补市场缺陷、改善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协调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非营利组织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诸如志愿失灵等问题也日益引发社会的关注,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对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不断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政府间关系在垂直关系上表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同级部门与下级部门之间的关系;在水平关系上表现为平级地方政府之间、同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政府间关系协调失灵的原因主要有:结构或权威碎片化、本位主义与信息沟通不畅。而解决政府间关系协调失灵的主要途径有:成立地方政府协会、进行冲突管理、建立政府间信息交流机制以及组织网络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8.
《行政论坛》2017,(5):30-37
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选择,体现了政府职能的定位与公共事务治理之道。补缺式模式是改革开放以来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一种基本形态,有效地填补了政府的缺位,为民众适时地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公共服务。在政府逐渐履行其基本公共服务职责后,非营利组织在这些领域的角色越来越弱化,需要有一个角色的战略性转型和功能的全新提升,相应的,中国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逐渐从补缺式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走向定制式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作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革新方向,其目标就是建构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战略性合作联盟这一理想模式。这种战略性联盟是以政府为主导、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公共服务供给新体制,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升合作治理的制度化水平,以及通过个性化、差异化的定制方式提升政府回应性水平,进而形成一种战略性联盟,并在此基础上,以深化流程再造方式来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惟有通过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才能得到双方甚至多方非零总和的较为理想的治理博弈结构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但是中西方的这种合作存在着鲜明的差异。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西方是从二元对抗到竞争性合作;中国则是从一元统摄到依附性合作。从现实表现形态的角度来审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关系:西方是公私伙伴关系;中国则是类似于上下级之间的行政依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非营利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困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莉  刘隽 《理论导刊》2007,(6):64-66
在社区治理中引入非营利组织,有利于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形成社区发展的合力,促进“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形成,其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非营利组织在社区治理实践中因“制度缺失、志愿失灵、资金不足、能力有限、诚信危机”等重重阻碍,步履维艰,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针对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对社区非营利组织功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1.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非营利组织失灵的共存表明,在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物品活动之中,仅有市场、仅 有政府或仅有第三部门都是不够的,一个健全的社会体系必须同时包含这三种机制和三种力量。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 和第三部门三只手的作用,建立新的公民与政府、市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方式,构建充满竞争和活力的公共服务体系,寻 求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均衡点,建立公共服务供给的多中心体制和互补机制。  相似文献   

12.
非营利组织的独立与自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民间志愿性组织,在发展社会福利、提高公众参与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非营利组织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及社会地位的提高,它却面临着丧失独立性、沦为政府附庸和商业公司的威胁。如何保持非营利组织的独立与自治、实现非营利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就成了我们应对的新挑战。非营利组织实现独立与自治的措施在于:强化非营利组织自身对独立性的追求与承诺;明确非营利组织使命,实现管理创新;采用透明的运作方式,提高组织公信度;扩大非营利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部门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多中心治理理念的深入和民营化浪潮的推动为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奠定了理论基础;政府与市场的失灵使得其参与具有了必要性,而非营利组织自身的优势使得非营利组织参与到公共服务供给具备了可能性。为了更好地发挥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就要选择正确的路径推进非营利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3,(35)
非营利组织作为促进社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几点措施如下:政府应对非营利组织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与帮助;非营利组织要加强自身独立性,同时要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平等合作关系;非营利组织应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重视对志愿者的教育和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使志愿服务社区化。  相似文献   

15.
正非营利组织又被称为"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等等,在20世纪发展迅速,成为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重要社会力量。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中心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结构——运作定义",凡是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的组织皆可被视为非营利组织。有些人认为非营利组织不可以有任何的盈利行为,其实"非营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兴起推动了人类社会治理从管理到合作治理的重大转变。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治理的新形势,势必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提出相应的变革要求。在合作治理的框架下,管理与服务的位置颠倒过来了。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创新既是来源于合作治理,又是为了更好地合作治理。从合作治理的角度研究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创新,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政府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披露是提升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政府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管制则能保证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充分与有效。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信息披露管制的法律规范、直接披露相关信息、分析与评价信息披露质量、惩罚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等路径来加强管制。当然,政府管制也可能产生效果不理想、增加非营利组织运行成本、信息"生产过剩"以及挫伤非营利组织披露更多信息的积极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披露是提升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政府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管制则能保证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充分与有效.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信息披露管制的法律规范、直接披露相关信息、分析与评价信息披露质量、惩罚信息披露违規行为等路径来加强管制.当然,政府管制也可能产生效果不理想、增加非营利组织运行成本、信息"生产过剩"以及挫伤非营利组织披露更多信息的积极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志愿失灵”到危机:萨拉蒙非营利组织研究疏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虞维华 《行政论坛》2006,85(2):91-95
萨拉蒙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并引起了积极的反应。但是,我国目前尚未对其基本概念和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萨拉蒙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基本观点是非营利组织在政府财政支持减少的条件下所发生的结构性变化以及市场化倾向,他明确提出了“志愿失灵”的概念,指出其不足之处、应用价值以及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危机趋势,萨拉蒙的理论成果对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与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很多时候,当政府和市场失灵时,非营利组织充当政府和企业的重要补充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非营利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又直接影响到非营利组织能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服务对象对其服务满意与否。对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措施有:完善薪酬制度;培育员工归属感;实施柔性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