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婷婷 《学理论》2011,(17):49-50
社交网络中的互动主体分为出色表现型、普通大众型和公共型三种类型。社交网站中个体呈现自我的方式更加自由化,互动关系表现为松散状态。基于开放性和匿名性为特征的社交网络中人际互动模式的两种发展可能,一是真诚的自我表现,一是假面表演。  相似文献   

2.
网络化的生存与生活方式是人类交往实践形态的巨大转换和基本表达。在这种大背景下,怎样把握人们在双向互动过程中的思想意识、心理和行为的变动轨迹以及探寻怎样科学引导与强化针对性教育的规律,无疑成为当下和未来对民众教育的超强课题。网络人际互动问题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视域的命题,从何以需要、何以可能和何以可为三个层面进行了解读,自然也就构成了对这种重大课题回应中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3.
郭宏伟 《学理论》2012,(10):101-102
由互联网技术所支持的虚拟网络空间(cyberspace)得以产生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与此相应的,人们在虚拟空间中形成了获取与交流信息、寻求心理与情感支持、网上互动娱乐游戏等规模大小不一的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探讨虚拟社区的内涵和人际互动的构成要素、特征、模式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中国的乡村治理是在乡村社会结构失衡状态下所进行的治理,行政生态的影响较为显著。乡村社会在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络、符号系统和政治构架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衡,这种失衡以价值观念的异质性、社会管理结构的重叠性和乡村社会治理中的形式主义为典型特征。乡村特征与乡村治理息息相关,乡村社会结构演进是乡村社会各种力量互动的结果,各行为主体的力量博弈是乡村治理的关键。乡村治理的优化,需要整合多元价值观以加强乡村各行为主体的"共同意识",需要发展村域经济和理顺乡村关系以优化乡村社会管理结构,需要大力培育以利益为纽带的乡村人为团体。  相似文献   

5.
王根生 《学理论》2009,(2):98-99
教学是参与者的思想以语言为中介实现多向度交流的动态行为过程。语言、互动与效果是教学的三个要素。结合在《纲要》课课堂教学中的亲身实践,本人从关系互动、思维互动等两种为实现不同的教学效果而产生的课堂互动形式入手,略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9,(12)
社会资本对于推进社区治理的良好高效运行起着重要作用,而作为社会资本组成要素的信任要素则对于社会资本整体而言具有基础性意义。在推进城市社区治理中,信任要素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发挥调节效用。一方面,对个人而言,通过构建信任网络集体行动困境得以解决,个人的身份资格和人际互动能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对组织而言,信任推动了社会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更带来了整体社区治理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公民网络抗争动员在各方行动者、媒介互动和利益博弈互动中呈现出复杂的舆情扩散逻辑。全面把握和洞悉公民网络抗争动员的博弈演化过程,关键要遵循抗争行动本身的内在规律,探究和挖掘舆情扩散的关联因素和变量条件。契合近年来典型性网络抗争性行动案例分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综合视角,遵循"诱发、扩展、深入、消弭"的舆情演化生命周期,从抗争政治机会结构生成与诱发性导火索、情感抗争共意动员与非利益关联者加盟、议题框架建构深化与多方力量互动博弈、多方积极关注应对与舆情热度转移等维度,全面系统解析公民网络抗争动员生成的演化机理与制约性条件。  相似文献   

8.
符瑶冰  刘永飞 《学理论》2013,(22):203-204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是一个系统,而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它以系统整体的方式与外界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并不断生成新的要素;它的功能决定着影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从而体现出其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独特地位,因而,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探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可以界定为两大救助主体在不同救助情境中的互动。依据互动中双方组织目标的优先级组合,以及救助要素的流动方向,提出主动双向型、政府主导型、慈善主导型、被动双向型四种衔接模式。四种衔接模式对应于四类救助情境定位,不同衔接模式表现为不同救助情境定位下的政府与慈善组织的情境性互动。结合四类衔接模式的实践案例,分析了其中具体的情境性衔接互动过程,认为不同救助情境决定了政府与慈善组织之间的衔接互动;同时,救助主体互动也对救助情境产生影响,表现为衔接模式的转化与优化。  相似文献   

10.
在外部环境的介入下,组织领导力与外部环境构成了更大范围的阴阳互动系统,领导力道学模型的实际运行规律呈现出更加多样的系统特征.内外环境系统互动规律要求一个组织的领导力要在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进行自我调节从而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作为组织领导力的核心组成部分--领导者,无论在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上,只有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升华,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达到引领组织变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黄红生 《理论探索》2007,23(6):43-46
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要素共同建构的实现技术价值的实践活动的总和.技术创新的要素包括主体性要素、实体性要素、结合性要素和智能性要素,这四大要素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技术创新结构的建构机理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要素的出现和技术创新要素地位的变化,引发技术创新结构的转变;技术创新的主体与技术创新实体的双向互动,共同塑造了技术创新的"主体-实体"的一体化结构;技术创新要素复杂的交互作用构成技术创新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广泛运用,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对我国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践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通过对陕西某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应用模式和操作方法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亟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交互意识,建立合理有效的沟通模式,丰富网络互动交往的对话内容,开展系统的网络媒介教育,注重网络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从而建立教育效果评估长效机制,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促进师生思想道德的和谐共生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活空间,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关系网络,即场域,资本和权力是社区治理场域的主线。资本和权力是一种动态的关系,这种动态关系生成了四种不同的治理形态,即双向互动治理形态、权力主导治理形态、资本主导治理形态和双向缺位治理形态,其中双向互动治理形态是社区治理的理想状态。而实现社区良善治理形态首先需要理顺场域内诸要素的关系,使场域成为一个良性的动态关系网络,还需要促进场域资本培育和完善场域权力结构,实现资本与权力的良性互动,并在此基础上引导良性治理惯习的养成,培育社区治理场域的道德逻辑和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试图整合情感社会学相关理论资源,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及其相关算法,对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情绪体验的突出特征进行归纳,对阶层互动各场景中的情感氛围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从各阶层的总体性情绪体验指标来看,社会结构骨干阶层与中间阶层情绪体验的积极程度明显高于社会结构普通阶层。情感体验的阶层分布逻辑在于,社会结构普通阶层较之其他更多地暴露于多种类型的压力与风险中,而且这些压力更容易唤起其负面情绪。从阶层互动场域的"情感氛围"来看,不同阶层互动场域中的情感氛围明显不同,社会结构的骨干阶层内部互动的情感氛围相对和谐,而这一阶层与普通阶层、中间阶层与普通阶层互动场景中情感氛围相对紧张。上述有关情绪体验的阶层分布特征,有助于透视社会转型时期的阶层关系与社会结构,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5.
汤燕芬 《学理论》2011,(2):271-272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作为构成教育的三要素,正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生着变化。在学校教育系统中,教师作为教育者、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学校作为教育环境的传统理解已发生了变化。随着网络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学校教学三要素呈现出教师、学生互为教学主体,学校、网络构成教育环境的新现象。在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以更新、更全的视角来理解以上的教育新要素,并使教育要素协调发展,将有利于发挥教育各要素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体现为党在网络意识形态上的权威,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对于引领网络社会思潮、强化政治制度合法性认同和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至关重要。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具有静态性和动态性双重结构,在实践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技术性与阶级性相融合、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灌输性与渗透性相结合的特征。为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要构建以主流意识形态为引领、信息技术为引擎、信息素养提升为内核、工作责任落实为保证的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工作机制,以有效应对网络信息化传播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让网络空间充盈主旋律和正能量。  相似文献   

17.
《行政论坛》2019,(1):80-85
参与不足是当前社区治理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其实质是作为现代社会共同体的居民主体性的缺失。主体性的塑造与强化,是当前拓展居民参与深度和广度的基础,其关键在于增强居民的行动能力。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视角下,意识培育、民主协商、互动协作、技术创新等要素通过有效整合,可以构建较为完善的增能机制。在政府、社区、社团及居民等多元主体的复合性互动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开发专业技术、完善组织网络及实化自治权利,是促成居民主体性"复位"和彰显从而推进社区参与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8.
目前研究集团腐败一般是从低度社会化的经济人假设和过度社会化的社会人假设出发,两者由于没有考虑具体的社会情境来补充解释,从而陷入理论假设的陷阱.集团腐败是由不法交易关系联结而成的,必须将其嵌入社会关系结构中进行观察.通过分析发现,集团腐败在纯粹利益交换之上衍生出了基于互惠信任的社会交换,通过真实的社会情境建立了情感义务的人际纽带.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中集团腐败受到亲缘血缘等人情要素的影响,亲密、信任与责任使得交换过程中形成互惠规范.通过互惠交换产生了横向平行与纵向垂直的关系结构,推动集团内部的权力分化进而构建微观秩序系统,最终使集团腐败成为嵌入在社会关系结构中具有总体性文化情境认知的人际联结.  相似文献   

19.
社会政治生态指政治系统中的诸要素在运行和互动中所形成和显示出来的整体状态.公共权力是政治系统的核心要素,公共权力的运行模式和配置结构对于政治生态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就此而言,中国社会政治生态表现为权力主导下的渐进改革.渐进改革在历史行进中所展示出来的是国家释权与社会增权的一般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国家与社会的互促型均衡结构构成了改革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生态的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民主的建构与发展,积极顺应了世界民主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国内发展对民主的新要求,通过不断创新,中国民主形成了由多元要素构成的复合式内在结构模式,形成了多维互动的民主发展的动力机制,使民主的建构与发展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