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明言 《求知》2022,(4):54-56
<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作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大战略部署。天津一直以来不断探索建强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推动政产学研深度协作,实现一批创新项目落地,加快创新人才高地建设,开展校企共育培养人才,构建起“创新强、产业兴、人才聚”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李灿  林光进  唐安  林志伟 《学理论》2009,(31):228-229
产学研联合,是高等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是企业整合人力资源,实现自主创新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贵阳学院与贵州黔林洲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联合,实现了优势互补,实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职能部门为产学研合作搭建平台,企业和高校都是产学研联合工作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3.
彭勇  焦志 《瞭望》2007,(29)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学研脱节、投融资体制不顺等问题正被逐步破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创新”二字绝非易事,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相似文献   

4.
陈勇鸣、刘志广、王勇的“强化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文指出,如何强化产学研合作,提高上海自主创新能力,从管理的角度看,一个非常重要视角是看产学研合作项目能否得到政府的支持。为此,他们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政府推进非财政支持产学研合作应加强和改善的几项工作,政府针对财政支持的产学研合作应加强和改善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关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法律制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关于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缺乏系统化、体系化、缺乏有效法律制度规范科技风险投资和科技中介服务、缺乏有效法律制度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缺乏现代化法律文化环境的支撑等。对此,我们应当为产学研合作创新创造良好的法律文化环境,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以及促进风险投资和科技转化的法律制度,建立多元化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形式,防范与控制产学研合作法律风险,从而充分发挥法律的激励作用,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牛津大学在产学研结合上,坚持大学是科研成果产生的摇篮,是科技创新战略实施的源头,大学应发挥龙头作用,而企业则是将科技创新成果推向市场的有效载体,没有企业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成商业价值的平台,科技成果只能是束之高阁的理论。因此大学、企业都是科技创新的不同层面的两个基本主体。根据牛津大学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结合中国自主创新战略和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建设的实际,明确定位了大学、科技园区、企业、政府的功能分别是:发挥大学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中龙头作用;发挥科技园区的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中桥梁和纽带功能;发挥企业将科技创新成果直接推向市场的有效载体功能;发挥政府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中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求知》2021,(4):62-64
实现更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创新能力必须要过硬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面向未来,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新发展阶段,要更好发挥创新驱动作用,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重点锚定科技前沿、“卡脖子”技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等领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立足新阶段,一是必须打牢基础研究的基本功。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  相似文献   

8.
惟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引导中国走出“科学边缘国家”的行列;而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是障碍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国外政党法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小明 《团结》2004,(1):45-48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少数西方国家日益重视政党立法,使政党组织及其活动日趋法律化、规范化,实现所谓“可控的政党政治”。政党立法十分复杂,形式多样,制定政党法是其最集中的表现。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和一些非洲国家在从一党制向多党制转变的过程中也制定了政党法。我国1982年宪法中出现“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政  相似文献   

10.
张晨 《学理论》2010,(17):233-234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应当发挥其自身优势、利用已有的资源,全方位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采取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11.
推行了一段“政务公开”,增加了“政务” 的透明度,取得了群众的监督,有效减 少了“政务”的失误,大得民心。然而,有政绩,就有“政误”,虽是都在极力避免失误,但总也难免出现失误。 也许并非只是出于“爱面子”的原因,现在的“政务公开”是,“政绩”公开多,“政误”公开少,甚至少到极为罕见的程度。 罕见并不等于没有。河北省邯郸县兼庄乡党委、政府就很有眼光,带头在全乡开设了“政误”公开栏,亮丑亮短,诚心纳谏,赢得了农民群众的真诚赞扬。  相似文献   

12.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应充分发挥科技之力,而科技之力的充分发挥则以科技创新为基本进路。科技创新是美好生活需要生成的前提和实现路径。科技创新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路径,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总目标,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价值指向,构成推动和引领美好生活的第一动力。在美好生活视域中,科技之力呈现出强大的正能量,是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杠杆”。由于创新文化不发达,我国科技之力尚处于“发轫”之际,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点,严重制约着美好生活的实现。因此,只有倡导创新文化,从培育科学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理念、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造就一支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等方面着手,锻铸科技之力,才能充分彰显美好生活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3.
“乡政村治”治理格局和模武既保证了国家赋予基层政府和自治组织有效运行,又为基层社会提供了新的稳定秩序.但在新形势下,“乡政村治”治理格局中乡镇机构内部、村庄场域内部、乡村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一些不足.从乡村社会实际出发,重构乡村关系协调机制是“乡政村治”治理格局中乡村关系和谐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4.
超大城市社区的出现在解决城市居住问题的同时也给基层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城市发展悖论”迫切需要政社协同治理。基于公共服务链和模块化理论,构建了超大城市社区政社协同治理机制创新分析框架。以北京市“回天地区三年行动计划”为例对该框架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发现超大城市社区政社协同包含横向“链”和纵向“块”两种混合治理机制,其中,“链”有利于扩展公共服务分工,提高公共服务的敏捷响应能力,“块”有利于增加多元公共服务主体,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两种机制之间的相融互补,对政社协同治理的有序运行与效能产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进入2000年刚刚几个月,人们 的确已经强烈地感受到面向 新世纪的新气象。如何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使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生存发展,正在成为决策层和科技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主题。从“梦想”到现实可能 事实上,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科技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民族。跨越发展,迎头赶上都是深藏在心中的长久的梦想,无疑也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然而,直到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跨越发展”才第一次真正有了可能实现的大背景和大环境。“梦想”终于可能变成现实了。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6)
多维实践平台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分析地方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论规律,从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校外实习平台、产学研合作科研平台五个方面出发,提出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的"多维一体"实践平台,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时下,不少地方把政务公开作 为廉政勤政建设的一种有效 措施,开展了不少活动。但是,群众反映,政务公开中,报喜报成绩的多,报忧报失误的少,特别是工作和决策上的失误很少公开。为什么难以公开政误?究其原因,不外乎这么几怕:一怕承担责任。既然有失误,必然有原因,而追究原因就会导致追究责任。二怕失去威信。认为“政误”公开多了,群众就会对干部失去信任感。三怕影响士气。认为公开了“政误”等于自揭短处,会影响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其实,“政误”公开是政务公开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落实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针的最基本要求之一。有了“政误…  相似文献   

18.
浙江玉环县自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实施了“科技兴业”、“科技兴岛”和“科教兴县”战略,科技进步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从总体来看,玉环科技进步的动力不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不高,经济竞争弱势明显凸现。因此,依靠科技进步,将科技要素全面渗透到各个领域,充分发挥“水平效应”,是促进玉环县域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玉环在经  相似文献   

19.
中国能否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总体上讲,我国科技发展为科技跨越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包括人力投入条件、知识积累条件和经济、社会支撑条件。但我国科技事业除在人力投入上具有一定优势外,总体上的国际竞争力并不高,特别是科技发展的制度瓶颈(包括企业制度、市场制度、人才培养和使用制度以及政府对科技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和经费不足严重等问题,成为我国实现科技跨越的主要障碍。 科技跨越的实质是科技创新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发生的质变。核心的过程是科技创新。一般而言,科技跨越可以分为不同的模式,按照科技跨越的技术创新轨迹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其中第一种是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后改造继而实现技术跨越的“开放式”的科技跨越;根据创新程度的差别,可以分为“渐进性”科技跨越和“根本性”科技跨越;根据科技跨越的直接社会和经济影响的不同,分为“战略突破型”科技跨越和“创造财富型”科技跨越。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当前的科技跨越发展应当以“开放式”的科技跨越、“渐进性”科技跨越和“创造财富型’”科技跨越发展为主,使企业成为科技跨越发展的主体。同时发挥公共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协同作战作用。政府起改善环境的作用,着力建立适于培养创新能力的企业制度、人才制度和市场环境,同时加强政府对在科技  相似文献   

20.
暴占光  孔亚南 《学理论》2010,(21):137-138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潜力不断提高的稳固基础和实现途径。国外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机制和做法,为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