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5,(26)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尤其是对口译人员需求量巨大。目前国内口译测试及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较为薄弱,使得口译资格评估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从而阻碍口译人才的培养及口译教学的发展。以人事部英语口译三级测试为例,明确口译能力的含义,完善口译能力评估体系,并探讨该测试是否能有效考察测试者的真实口译能力。对口译教学提出建议:对测试者加试百科知识的笔试;测试全程应采用视频录制的方式或考官与测试者面对面的方式,同时也要加试测试者对于专业翻译软件及文件处理软件的应用能力;要对测试者提前做专业的身体素质检查和心理抗压能力测试;测试通过者方可参与后面的测试。  相似文献   

2.
刘丽娜 《学理论》2009,(28):256-257
新世纪的中国,对外语人才,特别是精通英语并能熟练进行英汉互译的英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口译和口译员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本文就口译这一语言活动中的几点不规范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其可接受性及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孙景 《学理论》2012,(11):229-230
精通特殊领域的口译人才成为中国目前紧缺人才,特别是医学口译人才。英语功底过硬的医学专业学生在成为这一方面人才具有绝对优势。医学专业学生开设医学口译选修课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从译员知识结构、授课对象、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医学口译人才培养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4.
任雅婕 《各界》2008,17(12)
本文以维索而伦的顺应理论为基础研究口译,阐述了顺应理论视角下口译过程的特征,提出口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是译员不断做出选择的动态顺应过程.  相似文献   

5.
孙景  陈杰 《学理论》2013,(11):170-171
随着我国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特别是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精通特殊领域的口译人才成为中国目前紧缺人才,特别是医疗口译人才。就医疗口译的形式及医疗口译员的知识结构进行简要论述,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师资配备和选材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医疗口译人才培养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6.
许多地方高校都在对口译教学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革,以期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口译人才.通过访谈发现地方高校本科口译教学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高校口译教学现存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商务口译中的笔记技能成为制约口译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文章从商务口译实务出发,指出在口译教学中应重视笔记训练,注意笔记的操作规范,培养学生形成个性化笔记系统,并围绕商务口译笔记的语言选择训练,口译笔记的经济原则训练,商务口译数字笔记的技巧,培养职业精神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指导商务口译教学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沈国荣 《学理论》2013,(2):222-224
许多地方高校都在对口译教学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革,以期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口译人才。通过访谈发现地方高校本科口译教学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如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口译机会;缩减班级规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制度化新教材、优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申奥 《学理论》2012,(24):151-152
从古至今较著名的中国传统十大翻译,成为文本翻译的指航灯。口译作为翻译的基本形式,有着与文本翻译不同的工作要求,必然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但目前较为著名的口译标准,多是自我的经验总结。梳理了著名的翻译标准,文笔翻译与口译活动的不同,以及著名的口译标准,在口译研究跨学科的发展形势下,新的口译标准的诞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记忆能力的训练是口译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相关研究发现,作为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必(选)修课程之一的口译教学中的记忆能力训练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关键词记忆、细节和句子的记忆训练较少,长复述练习和无笔记口译训练几乎没有,笔记训练不够彻底,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口译记忆能力的飞跃发展。这种情况也存在于商务口译教学中。为此,本文分析了语块教学法在商务口译记忆训练中的作用和可行性,提出四点语块教学讲义编写建议,以期对商务口译教学中的记忆训练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王韬的成长与翻译紧密相关.自王韬在上海松江墨海书馆工作至逃居香港二十余年间,他与麦都思、艾约瑟、伟烈力亚、理雅各及张宗良等合作翻译了宗教学、历史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多种著作.这一期间显示出王韬对翻译认知的转变,而相对稳定的是他"笔受者"和"笔著者"的身份.除在佐译《圣经》中发挥了较大的主体性外,王韬在《华英通商事略》等著作中大多遵循"西人口译、中人笔受"的翻译模式,这一模式其实也是当时各大译书机构的主要工作方式.傅兰雅、马建忠、梁启超等认识到,这种合译模式使得译本无法准确还原本来面目,有损西学的传播."口译+笔受/著"模式对科技翻译发挥过重要作用,而在社科翻译中效果并不理想,但对如今诸如法律翻译等仍有借鉴意义.无论如何,作为"笔受者"和"笔著者"的王韬在中西交流中获得了领先于时代的理解,从而成长为跨越时代的大人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威胁论"既是一些国家对"冷战"后国际社会观念空缺的填补,又是它们在对华关系上的一种敌对性文化选择。这些国家通过强调国家身份的差异性,污蔑中国发展是国际社会的"潜在"威胁。他们企图以"中国威胁论"这一观念来建构一个抑华反华的国际格局,以遏制中国崛起,防止中国成为他们在国际社会中的掣肘力量,维护他们既有的优势地位。我们对于这一阴谋应清醒认识,既要在国际观念和文化方面予以有力反击,同时也要在国家间互动过程中谨言慎行,以免给予其他国家指责的口实。  相似文献   

13.
社会抗争关系到利益表达与维护,作为一种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形式,国内的抗争诉求多集中在"权利与利益"方面。社会抗争行为发生在一定的场域之中,场域中包含抗争者、管控者、制度、规则等内容,场域具有非"是非"特征,呈现出一种波动性的"半闭合"状态。社会抗争行为场域的产生离不开政治机会结构,政治机会结构塑造了抗争场域,在场域中放置了政治机会与政治限制。当然政治机会结构是政府"过程学习"的结果,虽然政府有"内生性"学习目标(为人民服务),但是政府的学习也会出现偏差,因而社会抗争行为的场域——政治机会结构——政府的"过程学习",这一衍变过程即是社会抗争行为场域的逻辑所在。展望未来,逐步构建回应性政治,在政治吸纳上做功课,遵循社会抗争行为场域的逻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就人们对"三贴近"的理解和把握而言,还存在着诸多差别。分析起来,这些差别大致表现为四种类型的"三贴近"。 一是"跟风赶浪型"。属于这种类型者一般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对新概念、新提法非常敏感。近年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口号在各大媒体上频频出现,格外引人注目。这在善于跟风赶浪者看来,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为了能迅速做出反应,以显示自己有创新思维,有开拓进取精神,还未  相似文献   

15.
<正>有一种情结叫"助人为乐"当看到身旁的弱者,主动向他伸出援助之手,这是帮助;当为路边的乞丐撑起一把雨伞,这是帮助;当为流浪的小猫搭个小窝,这是帮助。但如果将这些行为串联起来发生于一个人身上,并且成为持久的行动,那就是"助人为乐"。真正的助人为乐是一种传递,一种持续的状态。它使助人者"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它使受助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传承之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与乐。助人者怀"仁爱"之心,行"仁义"之  相似文献   

16.
正按照中央要求,去年各地密集出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详细规定。虽然比例不一,但缩减已成共识,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但就三公经费而言,做好"减法"同时更要做好"加法"。何谓"加法"。一者,加快推进三公经费的精细化公开。与之前的模糊、不公开相比,如今三公经费的公开,早已成为一种惯性动作。不过,公开的步伐仍然过于保守,而公开的内容,也过于粗线条,大多只有总数和大项的内容,具体到细节上,如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由哪些人  相似文献   

17.
论品质     
在柏拉图眼里,一个优秀的,可以掌管国家中一切事物的王,应该拥有正义、勇敢、智慧和节制这四种品质。正义即是一种德行,是人们有了期待渴望之后,通过道德的行为做着善事,做着自己分内的事,做着使自己感到快乐的事。不骄不躁,不奢不淫。勇敢是一种态度,一种勇气,并且可以一直保持下去。智慧即道德,道德即善,从而可知智慧即善。节制是一种"黄金中庸"。即一种最适度的中和。这四种品质的共同点就是对道德与美德的最好诠释。当这四种品质联合相互作用于一个国家的领导者、辅助者和参与者中时,这个国家才会昌盛富饶,可是一个国家的人们只有这四种品质还不够,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品质的就是要有一颗爱国的心。  相似文献   

18.
我国网络反腐法制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网络反腐发展迅速,成为反腐的一种新途径。为了发挥网络反腐的优势,在廉政建设中发挥有效作用,就需要相应的法制建设,这也是对网络反腐问题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网络反腐优势巨大,但也存在很多负面影响,比如因人肉搜索造成的侵权行为、部分网民的不理性行为以及对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行为等等,这些都亟待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对农民工的权利保护,是当下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也是近来学术讨论的热点所在。已有研究中的大部分都将关注点集中在维权组织的产生与运作过程,但对于个体的劳工维权者却少有问津。笔者通过分析个体维权者的生命史,发现他们自认为是"偶然"的从业路径,实质上充满了由体制和制度带来的必然性,同时这些结构性因素也持续塑造着他们的维权行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社会内涵,并在两个方面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企业管理上的现代价值。第一,在行为上要求管理者"逆其自然"者有所不为,而"顺其自然"者则有所作为;第二,在竞争上要求管理者既要善于竞争,又要善于不竞争。这是一种以最小的管理行为获取最大的管理效果的高超管理艺术,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