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本文考察了全国9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娱乐、发展状况以及流动人口在儿童教育等方面的政策需求。调查表明,与原来在老家相比,流动儿童来到城市后的受教育条件有所提高,流动儿童的亲子交流有所增加;但是与城市户籍儿童相比,其受教育、娱乐等状况还有一定的差距。流动人口有关儿童权利的知识和观念还比较缺乏。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3)
对儿童忽视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了年级、性别、年龄及母亲的受教育水平与儿童被忽视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被忽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儿童性别与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儿童被忽视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广西南宁市X城中村流动儿童的调查,发现跟随父母流动到城市生活的儿童面临自我身份认同低、人际交往缺乏、城市本地人对外来人口的歧视与排斥等身份认同困境,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包括户籍制度的阻碍,经济文化的差异,教育政策的不完善,以及个人融入意愿的影响等。为此,文章提出政策制度的完善、学校相关制度的改革、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等对策来提升流动儿童的自我身份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学年的相关数据,探讨居住空间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居住空间显著影响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从居住区位看,在城区居住的流动儿童比在郊区居住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更好;从居住环境看,住房品质和社区品质越高,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越好;从人口构成看,与父母同住、生活在流动人口聚居社区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更好。进一步分析发现,居住空间对"乡—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要大于"城—城"流动儿童;对与父母同住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要大于不与父母同住流动儿童。建议进一步改善流动儿童的居住空间,强化家庭保护的作用,帮助流动儿童更好适应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5.
我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考察了全国9城市流动儿童的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表明,与原来在农村相比,流动儿童来到城市后的生活条件有所提高;但是与城市户籍儿童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流动儿童受歧视的情况较为普遍,童工现象还存在。  相似文献   

6.
以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05年和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以及相关资料为基础,描述和分析了流动儿童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及其变化。从人口结构看,流动儿童保持"上大下小"的格局,学龄流动儿童规模占比始终处于"紧缩"状态,学龄前流动儿童有小幅增长,大龄流动儿童收缩;从流动特征看,儿童参与流动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年龄别模式和性别差异,跨省远距离流动比例近年来有所下降,流动儿童在发达地区、大城市集中的同时呈分散化趋势;从家庭特征看,流动儿童面临家庭教育不完整的问题且区域差异严重,同时拥有高学历父母的流动儿童群体占比在增长;从教育状况来看,流动儿童教育机会持续改善,但学龄前教育和后义务教育仍然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7.
基于北京、广州、成都三个城市的调查数据,本文检验了既有的移民融入理论在解释中国流动儿童城市融入上的适用性.通过引入地区、制度(户口)、市民包容度以及流动儿童个体流动情况等总共8个自变量,对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做累积logistic回归.研究结果发现.地区、制度和市民的社会包容(反之即社会排斥)对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具有显著的影响.此外,流动儿童在城市呆的时间越长,则越倾向融入城市,而其他个体性变量对儿童的城市融入不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动儿童融入城市日益迫切,政府应努力在制度、政策上帮助流动儿童融入城市,而当地市民也应对流动人口保持更为包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 ,对现在中国和日本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和《国语》教科书的全部课文进行了定量的描述和分析 ,比较了两国小学语文教育的诸多不同特点 ,这种不同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反思我们习惯上理解的素质教育的内涵 ,而且也反映了两国关于儿童社会化的基本思想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流动儿童随其父母流动进入城市 ,他们的受教育状况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作者在 2 0 0 0年底针对流动儿童及其学校的基本状况展开了调查。这个调查是目前同类调查中较为详细、完整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城镇儿童、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一般儿童四类儿童群体为调查对象,从教育资源、健康资源以及家庭支持三个方面探讨不同儿童群体社会资源的可及性。研究发现,城市儿童在三个方面均优于其他三类儿童。在教育资源可及性方面,城市儿童以及生活在城市地区的流动儿童均优于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儿童,在健康资源的可及性方面也呈现类似的趋势。在家庭支持方面,城市儿童和农村一般儿童则优于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因为劳动力流动造成的拆分型家庭对后两者影响较大。本文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不同儿童群体所获得的社会资源的差异已经在制造儿童群体的分化。  相似文献   

11.
寇政璇 《学理论》2014,(6):51-5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穆斯林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也不断增加。在城市中,穆斯林流动儿童和汉族儿童相比,在民族文化、课业学习以及家庭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穆斯林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整个家庭在城市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从社会教育融入的视角分析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无结构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获得第一手资料,从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四个角度分析现阶段穆斯林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0,(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城镇化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跟随父母而来的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问题比较突出。本文以南宁市江南区L社区的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介入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的实践,并分析小组工作方法在流动儿童城市融入服务过程中的成效以及不足。本次实践的结果总体达到目标,对流动儿童活动之后的家长回访发现,这些儿童的城市融入成效明显,但在实践之后的反思中也发现其中有待提升和改进之处,本次的实践反思经验以期能对广大社会工作者有效推动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和2012年两轮数据,从自评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三个方面,使用多个指标比较了流动、留守与城乡本地四类儿童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分析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自评健康随时间下降,但身体(身高体重等)和心理健康相对较优;留守儿童与农村本地儿童在三个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从发展变化看,流动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但存在性别差异);心理健康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结论认为:我国儿童健康状况及发展的主要特征仍然是城乡差异;总体看,流动有促进儿童健康的作用,留守对儿童发展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地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东部地带在体质上相对较好,在心理健康方面却相对较弱;而中西部地带正好相反。建议加强社区建设,家庭、社区与社会共同努力,促进全体儿童健康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为个案,运用质的研究方法,从心理层面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问题,具体包括价值观、社会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得出结论流动儿童在城市只能是局部的适应,如何从政策入手,切实解决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从而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城市适应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1043名中小学生进行图片测验,分析儿童政治认知的现状与特征。研究发现,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警察、媒体和教科书中经常出现的政治领袖是儿童政治认知的初始对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政治认知开始从权威人物转向制度,但我国儿童的领袖意象在其政治认知中始终存在;儿童的政治认知与其认知水平有很大关联,到了七年级和八年级时,他们对政治系统的一些基本知识已有所了解,但对制度运作规则的了解不及对政治知识的了解;儿童的政治认知也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针对儿童政治认知的现状与特征,学校的政治教育和大众宣传要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儿童逐步形成正确和正面的政治认知。  相似文献   

16.
王颖  吴晓艳 《学理论》2012,(27):46-48
为了解内蒙古西部地区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运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了解学生自然情况的调查问卷,在包头市流动儿童比较集中的学校,选取400名初中生和168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查显示,流动儿童的父母更倾向于采取惩罚、拒绝、否认和贬低的教养方式,缺少对孩子的关心理解、情感温暖;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性别差异;流动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因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流动儿童是指跟随父母离开户籍所在地,流动到其他城市的未成年儿童。流动儿童的学习困境主要来自流动儿童自身,家庭及父母,学校、老师及同伴。因此,要解决好流动儿童的学习问题,必须从政府、社会、学校及家庭四个层面来进行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北京、深圳、绍兴和咸阳四个城市对10所学校的128位流动儿童、108位家长和36位校长及学校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结果表明,城市环境给这些流动儿童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有利因素,但流动儿童入学难、升学难、受歧视现象普遍存在,大城市流动儿童的处境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4)
本文以社会生态系统和社会身份认同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对服务于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社会组织的调查和研究,以苏州爱心小屋1为例,从儿童、家庭和社区三个方面阐述社工机构在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的积极作用,并分析了社会组织参与流动儿童城市融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以期为社会组织参与改善流动儿童社会处境和再发展状况、促进社会融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同伴关系为切入点,考察社会结构异质性因素对流动儿童社会网络建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同伴关系建构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主动性,交往对象呈现外向发展特征;流动儿童的兄妹数、成绩好坏、自身生活方式以及对城市居民态度的认知对其发展同伴关系的主动性有影响;流动儿童生活体验和生活环境对其发展同伴关系对象选择有影响。本文以实证研究回应了几种相悖的研究结论:布劳的肯定性结论与国内多数学者的否定性结论,系出自不同语境,各有合理性,但某些结论也需要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