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丽红  薛新娅 《学理论》2010,(10):94-95
首先从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由来、现状明确了贫困概念,并根据现有城市反贫困政策中存在的社会工作缺失,导引出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最后,以城市社区反贫困为切入点提出笔者关于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城市反贫困的一些现实思考。诸如可能的介入途径、方法及其具体的介入过程等,以期能够为政府决策者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贫困问题,国家初步建立了涵括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在内的城市反贫困制度法律体系。但是这一制度法律体系还不够系统完善,还存在城市反贫困主体单一、社会参与有限的问题,尚未建立系统完备、保障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全国统一的城市反贫困法律体系。城市化进程中的主体贫困、制度贫困和法律贫困是致使产生城市贫困问题的重要原因。这就需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城市反贫困工作管理机制,解决反贫困制度建设滞后和立法不规范的问题,科学规划、统筹规范反贫困工作,形成以宪法为基本依据、以《反贫困法》为核心、以《社会保障法》等相关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为支撑的反贫困法律体系,强化城市反贫困权利救济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升城市反贫困制度化、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王倩 《理论与改革》2020,(3):118-130
随着农村贫困人口的空间转换,城市未来将成为贫困问题凸显的集中地,为完成城市减贫目标,必须回到城市反贫困的政策之中。当前中国在城市反贫困政策上存在定位偏差、目标偏差和执行偏差的情况,救助政策侧重于消极保护,救助对象范围较小,政策之间难以衔接。为解决这些问题,须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反贫困实践的经验,从定位转型、目标扩展和政策衔接三个方面入手,建设以积极支持为主要内容、以城市居民和新贫困群体为主要对象、"网式"服务的反贫困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陈婷 《理论导刊》2023,(9):104-108
反贫困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吸收借鉴前人反贫困思想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反贫困理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从认识论、价值论、目标论和实践论等四重维度,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困产生的制度根源及反贫困的社会主体、价值目标、基本路径等问题,强调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5.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人民共享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初心。经过建党以来百年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以此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大国的举国体制优势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站在建党百年的新起点,在即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之际,既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巩固脱贫防返贫、共享发展成果,也要及时总结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经验,并将之理论化。回顾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自我革新、不断发展,将实事求是贯穿于理论发展的全过程是其鲜明特质。  相似文献   

6.
中国贫困问题的历史分析与三十年反贫困的社会巨变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历史问题之一.中国的贫困问题由来已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反贫困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30年,我党在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既有成功经验,又有沉痛教训.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反贫困理论与反贫困实践不断产生重大突破的30年,也是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巨变的30年.中国30年反贫困的伟大成就,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水平低加剧贫困产生,提升社会资本水平将起到反贫困之效.我国民族地区社会资本水平偏低,加剧了普遍的贫困,为此,要大力提高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本水平,促进反贫困进程.四川藏区是我国民族地区一个典型的社会资本水平偏低,贫困问题严重的地区,应对四川藏区或类似四川藏区的民族地区构建和完善利于反贫困的正式组织与制度,提高结构社会资本水平;积极推进利于反贫困的非正式组织建设,提高关系社会资本水平;扬弃民族文化,建设利于反贫困的非正式制度,提高认知社会资本水平,有效推进反贫困进程.  相似文献   

8.
李少荣 《理论探讨》2006,1(1):46-48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创立阶段主要内容有:资本主义制度是贫困的根源;消灭剥削制度是反贫困的根本途径;反贫困的目标是消灭贫困,实现人类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发展阶段的主要创新点有:贫困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摆脱贫困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反贫困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反贫困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弱有所扶"是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国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弱有所扶"的提出将会推动中国反贫困的目标从目前的绝对贫困群体转向更大规模的相对贫困群体,由此不但扩大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范围,而且将会推动从多维贫困的视角对弱势群体进行政策干预。为此,应推出低收入标准(线),全面开展多维贫困的监测和政策干预;推动《社会救助法》早日出台;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分类管理,建立弱势群体激活的政策体系;落实针对贫困儿童与家庭的公共服务清单,强化公共服务清单执行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贫困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贫困的度量是识别反贫困对象、确定反贫困目标和评价反贫困效果的基础.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比较,力求从我国实际出发,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农村新阶段反贫困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评价模型以云南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为2003年云南78个重点扶持贫困县整体仍处于贫困状态,贫困的基础厚重,贫困农民的经济能力和生活质量处于提高中的低水平,反贫困的任务依然是持久和艰巨的.  相似文献   

11.
王兴黔 《学理论》2011,(26):22-23
贫困是一直以来伴随人类的社会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贫困的形成各有差异。但反贫困则是亘古不变的。在公正和责任、利益的引导下,我们应该意识到,贫困是必须消除的,而反贫困也会是今后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社会本质里的公平正义、人的本质中的道德责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相互利益等方面对反贫困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治理相对贫困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其前提是准确识别相对贫困群体和精准测量相对贫困程度。相对收入贫困、多维贫困、增长性贫困和主观贫困是海外学界研究相对贫困的经典视角。相对收入视角将个人或家庭收入与国民收入中位数的特定比例相比较,以此确定相对贫困人群及其分布。这种方法简单灵活但维度单一。多维贫困视角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相对贫困人口的贫困状况,其核心步骤是多维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各指标阈值的确定。增长性贫困视角来源对增长与减贫关系的反思,这类研究主张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和培育贫困人口能力有机结合。主观贫困视角承袭了贫困心理学的研究传统,注重相对贫困群体的自我感知和阶层定位,但因其充满主观色彩而遭受诟病。鉴于中国贫困治理议程已由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转向治理相对贫困,对海外相对贫困识别方式展开谱系梳理与前沿追踪,能够为学界探讨中国相对贫困治理问题、精准测量和识别相对贫困人口、绘制中国相对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赵茂林 《理论探讨》2006,(5):100-102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是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反贫困战略的重点和难点地区.针对以往我国反贫困战略的缺陷与不足和中国西部农村贫困的发生机制,要完成反贫困的战略任务必须进行反贫困的制度创新.西部"教育反贫困"战略实施的内容包括"教育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阶段、重点和难点、措施等一揽子方案.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非意味着我国贫困问题的彻底终结,后小康时代我国减贫工作将面临重大战略转型,即由整体性消除绝对贫困转向持续性化解相对贫困。聚焦相对贫困治理,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路向选择,是消减返贫和新致贫风险的现实要求,是破解"精神贫困"与"能力贫困"难题的应有之义,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应以综合协同思路凝聚治理合力,实现贫困治理由"超常规"向"持续性"转型,协同推进贫困治理与区域综合开发及社会保障建设,巩固"扶志扶智"长效机制,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着力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反贫困外在表现为经济的反贫困,其更深层次是人文反贫困,即社会的、文化的、观念的、甚至是道德的反贫困。由于缺乏人文观念,农村传统反贫困模式具有显著的被动性特点,反贫困缺乏持续动力,效率必然越来越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长效的反贫困机制和主动式反贫困模式,关键是在反贫困模式中充分贯彻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是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反贫困战略的重点和难点地区。针对以往我国反贫困战略的缺陷与不足和中国西部农村贫困的发生机制,要完成反贫困的战略任务必须进行反贫困的制度创新。西部“教育反贫困”战略实施的内容包括“教育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阶段、重点和难点、措施等一揽子方案。  相似文献   

17.
反贫困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由于各种原因 ,贫困问题仍困扰中国社会发展 ,影响十六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掌握城镇贫困群体的基本情况 ,进一步强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 ,使城镇反贫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本文结合成都市的情况对城镇反贫困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反贫困治理结构中政府功能的缺陷及完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2000年底,我国的贫困人口还有4 2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在这4 200万人中有半数以上处于极端贫困状态,缺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此外,在已脱贫的人口中,有10%~20%的人口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生活水平在逐渐下降,又回到了贫困人口的行列。因此,我国的反贫困工作已进入了攻坚阶段。如何在加大反贫困力度的同时,确保反贫困政策和措施的有效性,就成了反贫困战略目标的关键。总结国内外反贫困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有效的反贫困治理结构,消除政府反贫困功能的缺陷,将会大大提高反贫困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国外反贫困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秀 《学理论》2011,(14):73-74
贫困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发达国家的反贫困措施有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及社会救助制度、实行区域开发和社会发展政策和实施由政府组织、企业及公益机构具体执行的各种反贫困计划等。发展中国家反贫困的措施有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培训和促进就业等。国外反贫困的经验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7,(8)
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目前,中国农村已经进入到反贫困的紧要关头。农村的贫困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要使农村贫困居民真正摆脱贫困,就必须在扶贫政策中贯彻发展的理念。笔者发现农村的反贫困主要存在贫困人口脱贫能力不足、贫困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福利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发挥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上游干预原则,削弱贫困文化的影响力,增强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阻断贫困"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