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政府行为的“双重效应”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现象分析1 998年 7月、8月期间 ,我国长江流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大范围高水位的洪灾 ,持续时间之长 ,受灾面积之大 ,受灾人数之众 ,都是百年未遇的 ,在世界灾害史上也是少见的。以长江流域洪灾为例 ,195 7年 ,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 2 2 % ,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面积的 2 0 2 %。仅仅 30年之后的1986年 ,森林覆盖率仅占 10 % ,水土流失面积占到总面积的 41%。长江上游是我国仅次于东北的第二大林区 ,四川全省在元朝时期森林覆盖率高达 5 0 %。但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只有12 %。森林植被破坏的结果使得泥沙俱下 ,给爆发大洪灾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2.
加快实施人才战略论坛暨长江流域人才资源开发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于2001年6月27至28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陈良宇出席会议的开幕式.并代表上海市委和市政府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来自长江流域30多个城市与地区的代表共同探讨长江流域人才资源开发问题,它是关系到长江流域今后总体发展的一个重要会议,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长江流域各城市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尽管沿江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太平衡,但总体上看,它们都日益成为长江流域经济起飞的一个增长极。陈良宇强调,从根本上说,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起飞,离不开人才资源的开发与集聚。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景下,长江流域地区要想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高速发展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之一,发挥其在21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骨干作用,更是应该将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摆上我们发展全局的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3.
重构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 确保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长江流域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 ,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遭受着巨大的威胁 ,为了进一步遏制长江中上游的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 ,保护长江流域地区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 ,必须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工作 ,坚持综合治理长江流域的基本原则 ,实施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民主》2015,(2):29-30
<正>我国长江流域新一轮开放开发即将开始,拟从加快交通一体化、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构建长江绿色走廊,力促长江经济带通过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但目前我国尚无哪个区域、哪个城市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性突破,为此,建议中央抓住长江经济带决策的契机,给予长江流域各地特别政策,鼓励地方突破现有体制、机制的束缚,将长江流域打造成我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6,(20)
三峡大坝将于5月20日全线建成,这标志着三峡枢纽主体工程完工。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在我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三峡工程的建成,将给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发展再添强大助力:比如发电,我国华东、华中地区缺煤、缺电,资源和能源严重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23日至24日,长江流域人才资源开发联席会议第九次年会在南昌召开,与会代表就应对长江流域人才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化合作机制,加强合作交流,推进流域人才资源开发一体化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重要共识。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从本世纪末到下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将令世人瞩目。 国际和国内的各种条件,赋予这一地区一个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今后二三十年内,让沿海与沿江齐飞,上游共下游一体,把长江流域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内河产业带,是一项振奋人心的巨大工程。 长江流域开发的机遇何在?优势何在?障碍何在?方案如何确定?模式怎样选择?关心这些问题的读者,请读本期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8.
刘芳 《民主》2009,(7):16-17
太湖蓝藻,巢湖污染,洞庭湖萎缩,鄱阳湖开发……湖泊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一直是长江流域生态问题的难点。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导致降水模式改变.三峡运行后长江水文模式改变的新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湖泊,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新课题。5月25日-27日,由民进中央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共同主办的“长江流域湖泊的保护与管理研讨会”上,民进各级组织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纷纷拿出最新的调研结果和研究课题.为长江流域的发展集思广益.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9.
饲料和畜产品安全事关食品安全,事关百姓生活,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农产品出口贸易争端的焦点。针对畜禽类饲料中的抗生素残留等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副所长齐广海研究员。抗生素的负作用一些人对于饲料中的抗生素添加剂存在一些误解,认为凡是加入抗生素的饲料都是有害的,其实,对于不同的抗生素也应区别对待。齐广海指出,饲料中激素的使用,在我国是绝对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5,(30)
1998年长江大水之后,中央提出了“32字”方针,通过山地丘陵的植被恢复,中下游的退田还湖,长江干流河道整治,加上三峡水库的建成,应该说长江流域的抗洪能力已经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从防洪观念到战略都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长江流域自然人文环境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1.
童方 《瞭望》2016,(6):41-43
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  相似文献   

12.
林蔚 《瞭望》2006,(49)
涉红鸭蛋和染毒多宝鱼刚闹得沸沸扬扬,近日桂花鱼又被检出含孔雀石绿,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搅得人们心神不宁。相当一个时期以来,人们用敏感多疑甚至有些神经质的眼神紧盯着自己的餐桌,喝牛奶怕抗生素,吃猪肉怕瘦肉精,吃果蔬怕农药化肥……还有“毒”大米、注水肉,等等。“我们还能吃什么?”“谁来保证我们的餐桌安全?”这样的质疑声不绝于耳,人们正在对自身的健康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幽默产生共鸣毛泽东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以人们意想不到的幽默,打开局面,拉近距离,活跃气氛,增进了解,沟通思想,产生共鸣。毛泽东十分重视三峡建设的问题。1953年2月9日,毛泽东视察长江时,向长江流域规划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水利专家林一山询问了有关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大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这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已从南部沿海地区向中国最富饶的长江流域地区推进. 浦东新区紧靠基础雄厚的上海老市区,背倚物阜人丰的长江三角洲,面对太平洋及东南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一块在东南亚沿海很难找到的开发宝地.上海浦东开发作为长江流域辽阔地带改革开放的龙头,已经举世瞩目. 去年本刊在第一期上曾以《中国最大的跨世纪工程-上海浦东开发》为题,发表署名文章,对浦东开发的蓝图作了概略的介绍.时隔一年,浦东新区开发工程进展如何?在总体规划上有些什么发展?在实践上取得了哪些成就?在政策上又有哪些新招?新年伊始,本刊特发表皇甫东的文章再作介绍.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今年发生特大洪灾,在历时一个半月的洪灾过程中,长江干流湖北宜昌以下河段全部超警戒水位。部分河段和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创历史新高。水灾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从整个事件反思本次大灾成因,暴露出长江中上游地  相似文献   

16.
《长江保护法》是我国首部以国家法律形式为特定流域而制定的法律,是以水资源保护开发为中心的开创性立法。基于环境资源的共同自然属性,借鉴域外流域立法经验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域外流域立法经验,《长江保护法》立法可以从中获得三个维度的启示:一是树立长江流域综合生态系统理念。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主体参与,综合考量环境、经济和社会价值,把长江大保护纳入长江流域综合生态系统中来进行立法。二是为长江大保护引入市场机制。基于"污染者负担"原则,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将长江流域环境资源的使用、污染、补偿、恢复等纳入到一个可持续的生态循环。三是扩大长江大保护的公众参与。《长江保护法》的起草、审议、落实等都要丰富公众参与的途径和形式,保障其表达权、建议权、知情权、监督权,确保人民的长江"一江清水向东流"。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公共资源的长江三峡水库,水污染形势依然很严峻,其水环境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当地甚至整个长江流域的水环境,破坏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从“公地悲剧”理论的角度可以有效分析库区水污染严重的原因,而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派、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摆脱“公地悲剧”的理论,亦可为走出三峡库区水污染“公地悲剧”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6,(9)
正每年夏天,当长江流域发生洪水时,我的心立刻会扑到那一方热土上。1969年,我作为武汉市老三届的知识青年被下放到公安县北闸区荆洪大队。我下放的队紧靠长江大堤,离荆江分洪的北闸只有2华里。闲暇时,我曾跑到北闸去玩,当看到那长长的一排气势恢弘的闸时,我浮想联翩,激动不已。1954年长江流域发大水时,我的父亲曾经在武汉的江堤  相似文献   

19.
浦东开发、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由沿海向长江流域推进、由南方贸易型城市向腹地生产贸易综合型城市延伸;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我们在长江沿岸采访的过程中,各省市的领导同志都认为这是前所未有的良机。对于如何抓住机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最早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1953年,毛泽东主席在听取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修建水库规划的介绍时,希望在三峡修建水库,以毕其功于一役。1955年开始,全面开展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勘测、科研、设计与论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