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社区治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层出不穷,但在社区治理研究和实践发展中存在着“脱节”现象,如何认识和解释此种现象成为社区治理研究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通过转型社会中我国社区治理研究现状分析,发现产生“脱节”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社区治理理论和模式研究中存在“形式主义”风险;在社区治理实践中存在“合理无知”的公众参与现象;社区治理研究的时空适合性对实践存在着制约作用;社区治理研究的替代价值和存在价值的取向变化,以及社区治理研究的“理论实践”也影响“脱节”现象的产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区治理模式研究的可能,并对当前社区治理研究进行了反思与推进。  相似文献   

2.
社区基金会是一项舶来品,它发展、壮大并成熟于美国.社区基金会本身所拥有的民主集体决策机制,对慈善精神的倡导以及忠实为社区成员服务的价值取向,对国外社区自治建设发挥出巨大显著作用.对处于探索阶段的我国城市社区自治事业的开展也无疑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3.
伦理关怀与社区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化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为社区成员共同创造 ,体现着社区居民的价值取向、道德评价和感情色彩。社区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提高社区文化整体水准的工作 ,在其进行过程中 ,伦理关怀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方面 ,应当成为当前社区文化建设往纵深发展的重点所在。本文认为 ,社区文化建设中注重伦理关怀 ,既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也是社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马辉 《学理论》2012,(25):106-108
为了帮助被害人从犯罪伤痛中获得痊愈、促进社区服刑人员的转化与回归、推动受损社会关系的弥合,将恢复性司法引入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恢复性司法的基本价值取向与社区矫正相契合,将其引入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是可行的。引入恢复性司法,就是要把恢复性司法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  相似文献   

5.
社区生活本质上是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和博弈。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社区自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之间以社区场域为互动平台,实现着各自的目标取向和价值追求,也形塑着不同的社区治理实践模式。不管是调整改革中的上海、沈阳模式,还是正在兴起实践中的北京、广州模式,都反映着社区治理微观场域中,多元治理主体的关系建构和合作互助状态。真正契合当前我国社区治理创新的可行性模式选择,应该是通过明确边界、积极引导、培育赋权、参与共享,以实现社区治理实践中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式治理实践。  相似文献   

6.
社区协商治理是多元利益主体基于协商民主制度理性协商、化解冲突、寻求共识并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的合理路径。以浙江H区推行开放空间协商模式为案例,分析社区协商治理的价值取向与存在困境,提出发挥多元主体协同作用、增强社区居民的协商意识、推进社区协商治理的制度化发展等优化策略,希冀能为社区协商治理的深入推进提供可借鉴的实践启发。  相似文献   

7.
葛琳 《党政论坛》2020,(1):41-45
社会企业作为一个公益性和商业性并存的混合体,一直饱受学界和社会的争议,但就社会企业的发展来看,社会企业以实现社会目标为价值理念,将商业模式与社会服务创新紧密结合,是以实现社会目标为导向的组织类型和可持续性商业模式,此价值取向也决定了它是适合我国今后创新社会治理的一剂良方。除了其价值取向,不管是从宏观政策背景还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需求来看,社会企业都是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股力量。但其由于宏观制度尚未给出法定意义上的官方认证、以及存在着同行业竞争困境和社区文化认同困境,社会企业尚未发挥其在社区治理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区治理中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武 《理论导刊》2006,(10):55-57
本源于市场经济和由市场经济作为最终催生婆的政府治道变革同时催生了社区“治理”理念,它表现为政府边界的收缩、政府权力的下放和分散化,同时表现为治理上的多主体性、组织依存性、资源的交换性和组织间的互信,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于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以建构社区治理的主体间性为基础,正确处理好互为治理主体的主体间的关系,通过互信、沟通、相互理解达成目标的一致性,而在平等基础上寻找达成目标一致性的路径也是主体间追求社区善治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社区管理体制涉及我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管理取向,以及社区建设和社区自治及与行政相调适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行政化和自治能力不足、参与机制不完善等现实困境。解决社区行政与自治的调适问题应区分社区管理体制的两种理解,建立和完善社区参与和自治机制,明确界定社区自治的内容和范围,构建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和自主决策、管理、服务、监督的自治机制,构建社区与政府双向互动的议事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0.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和细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社区日益成为人们的生活舞台和共有家园。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西、山东、新疆等地考察时,多次强调新时期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和历史上的社区相比,新时期城乡社区服务人群不断扩大,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日益多  相似文献   

11.
在制度与价值二者的关系中,价值是规定性的,它指引着具体政策的基本走向,具有理想主义色彩;制度是确定性的,它体现了政策落实与价值实现的程度,具有现实主义品格.制度与价值的互动既表现为价值对于制度运行的纠偏与框约,也表现为制度对于价值内涵的修正与充实,二者统一于政策实践的具体展开过程.制度与价值构成了解读社区组织管理创新的两个视角:社会和谐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基本价值指向,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社区和谐,社区和谐的实现根本上依赖于党的有效领导与社区居民自治相统一的制度安排,"居站分设"作为一种新型社区组织管理模式就是这一制度安排的具体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由英国等西方国家掀起的名为"新公共管理"的改革浪潮,提出"顾客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理念。该理念要求政府站在顾客立场思考,评估过程推动公众的广泛参与,并以顾客满意为政府绩效的终极标准。该理念与社区民警绩效评估的主体机制、指标机制、程序机制及结果运用机制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操作相吻合。应按照"顾客导向"理念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社区民警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全球视野下的社区发展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21,(5):128-137
自20世纪50年代联合国推动社区发展工作以来,相关实践已近70年,但是相应的回顾与深层分析相对缺乏。通过对菲、印、墨、韩、英、美、加等典型国家社区发展实践的比较,能够分析出社区发展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社区发展均由国家力量主导,体现出"自上而下"的特征。相比较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介入具有"直接性"和"总体性",发达国家则较多地以非政府组织为载体,国家介入具有"中介性"和"有限性"。社区发展往往以"反贫困"为第一任务,包含物质改善和价值改造的"二重性",由于各国所面临的社会自主性普遍较低,居民参与的初衷难以达成,社区发展实践展示出"物质性大于价值性"的特点。总体来看,社区发展的转型是一种"条件论",中国的社区发展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改善社区物质条件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价值引领,构建"关联社区"。  相似文献   

14.
资产为本的灾后社区发展模式强调以社区资产或社区优势/能力为介入重点,用一个“资产镜片”或“能力镜片”去了解社区.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强调从“社区资产”出发,以内在取向动员社区居民的参与,重视社区关系的建立.根据“人在环境”和“当时当地”的本土特性,结合本人已有的相关实务经验及反思,探讨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在灾后农村社区重建中的应用架构,以期促进此模式在本土场景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2)
城市社区网站由于成立时间早、注册用户多、用户黏性强等特点,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社区网络媒体。城市社区网站面临着城市化建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分众化、个性化的信息社会发展趋势等机遇,也必须面对诸多困境和挑战。本文从社区管理的角度探讨城市社区网站的发展策略,以促进这一社区网络媒体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管理的根本,理应是实现城市社会良序的基础,但由于管理体制的问题反使其成为城市社会管理问题的基本地和爆发点。本文从社区概念入手,找出当前社区管理体制的问题根源在于话语体系的不同引发的信息失真,并由此追本溯源地提出营造共同体才是社区管理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价值取向正确与否,对科学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扩而大之,学校的价值取向、医院的价值取向、社区的价值取向、农村的价值取向、机关的价值取向等,都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莹 《学理论》2013,(19):123-124
社区是城市和社会的基本单元,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构建元素。伴随着社区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对社区管理体制的探索不仅被理论发展所需要,更为实践发展所需要。以盐城市亭湖区先锋街道为例,对和谐社区构建下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这一课题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整合社区各种组织和力量,促进社区管理和服务合力的形成,使城市基层治理达到"善治",是推进城市社区党建领导体制创新的主要目标。通过构建社区党建扁平化领导体制,促进社区党建工作的社会化、区域化、网格化和信息化,有效整合社区党建资源,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效能,以社区党建带动社区建设,是实现社区治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李东泉  蓝志勇 《公共管理学报》2012,(1):104-110,127,128
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给城市的管理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改造、更新和发展城市社区。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现实,将社区按各自的特点进行分类,分析了它们的成因、功能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重新认识这些社区的价值,结合新的社区发展理念,有针对性地制订不同的发展战略,实现社区发展的目标,保障城市化过程的健康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