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纪检监察派驻制度是党和国家的重要监督制度,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支撑,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纵观派驻制度三十多年的演进历程,从创建初期的纪检、监察分派,到纪检监察合署办公后的统一管理改革,再到新时代的全面覆盖、统一领导,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探索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需要的派驻体制。下一步,可以从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加强教育培训、派驻巡视联动、制定派驻工作法规等方面深化派驻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2.
派驻是中国以自我监督为本质的国家组织的重要形式,实现了组织主体统一人格与具体监督功能的分离,是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重要体现。围绕宪法、监察法、国家机关组织法及相关规范,运用宪法学国家层面的组织理论系统分析派驻机构的法律地位与构造、派驻监督的监察职责、派驻监督的角色与行为界限这三个理论问题,以尝试中国特色纪检监察学学科体系的建构。分析认为,派驻机构是一种具有部分法律能力的国家机关,与派出它的纪检监察机关之间形成代表关系。作为派驻监督的组织,派驻机构在运行中要基于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合理厘定四项法律职责,并建立起派驻监督动态分类的活动秩序。  相似文献   

3.
何旗 《理论探索》2023,(3):39-48
纪检监察派驻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全覆盖的重要制度安排,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出发,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施派驻监督改革,推动派驻监督实现了重大突破和创新:领导体制由“双重领导“向“直接领导”转化;管理机制由“分散管理“向“统一管理”转化;派驻范围由“部分覆盖”向“全面覆盖”转化;职能职责由“多任务性”向“主业主责”转化;派驻模式由“单点派驻”向“归口派驻”转化。十年来通过不断深化对派驻监督改革的规律性认识和实践自觉探索形成了宝贵经验,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抓好改革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坚持试点实验,善于总结提炼经验和运用改革成果;坚持分层分类施策,注重因地制宜地进行差异化改革;坚持内涵发展,推动实施组织和制度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构建长远制度。踏上新征程,仍需持续推进综合派驻改革,推进派驻机构全面运用监察权,着力完善派驻监督制度机制,更加注重派驻机构干部队伍建设,以高质量改革推动派驻监督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纪检监察机关改革是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中国反腐倡廉建设需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本文对近年来中国地方纪检监察机关改革的136个案例进行聚类分析,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归纳改革类型。横向维度包括大科室、一体化、机构增设模式;纵向维度包括撤点设片、留点设片、混合模式。这些改革模式在提高纪检监察机关独立性方面有所进步,同时,由于缺乏从反腐倡廉建设战略层面进行思考和设计,改革也显现出一些职能履行困境。以职能定位为目标推进地方纪检监察机关改革是重要发展趋势,为此,本文提出地方纪委监察局和派驻机构承担不同职能的改革设想,并进一步聚焦中心任务。地方纪检监察机关的改革探索可以成为中国未来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可以采取地方探索、经验总结的渐进式改革路径,为全国范围內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改革积累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纪检监察派驻体制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监督机制,对于建立健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纪检监察派驻体制自建立以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其法定属性不够明确,机构地位的独立性不强及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的问题逐渐显现。只有实现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的法定化、工作方式的专业化和机构设置的集约化,并与驻在机构内设监督机构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派驻机构对驻在部门外部监督的作用,形成对驻在部门权力规范运行的强有力制约。  相似文献   

6.
《行政论坛》2019,(2):58-65
在持续推进"监督全覆盖"的改革背景下,通过对基层地方政府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改革的案例分析发现,基层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实现了从双重管理体制时期的"依附式"向"全覆盖"时期"吸附式"问责机制的转变,其职责定位进一步明确,独立性以及干部队伍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也得以提升,但仍存在一些派驻机构角色异化、目标模糊和执行偏差等非预期后果。基于科层间委托—代理关系的问责体制在约束基层政府实际控制权和"代理人损失"等方面存在不足,应强化纪检垂直领导、优化党政协同治理、建立联组工作机制、推动干部能力建设、健全问责流程管理,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正>廉政统计旨在反映纪检监察的工作规律和特点,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基础。廉政统计不仅是实现反腐决策科学化的技术条件,而且也是实现廉政管理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和推进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支持机制。当前,廉政统计分析范围尚未明确,基于现实工作需要,廉政统计  相似文献   

8.
《廉政文化研究》2014,(6):87-88
<正>纪检监察机关改革是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中国反腐倡廉建设需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通过对近年来中国地方纪检监察机关改革的136个案例进行聚类分析,可以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归纳改革类型。横向维度包括大科室、一体化、机构增设模式;纵向维度包括撤点设片、留点设片、混合模式。这些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9.
廉政学学科2017年度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廉政文化研究》2018,(1):23-29
廉政学是一门新的交叉型应用学科,是推动反腐倡廉建设规范化和持久深入有效的重要媒介。各国各地区为治理腐败投入大量资源,但因为缺乏学科支撑,廉政理论滞后于实践,反腐政策稳定性和持续力缺乏保障,反腐败队伍素质难免参差不齐。近年来腐败和反腐败研究空前活跃,正式成立的廉政研究机构过百家。2017年,廉政学研究围绕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在习近平廉政思想、廉政理论创新、反腐败法律机制、惩治腐败、国际反腐败、追逃追赃、绩效评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李崧 《理论视野》2011,(2):66-6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完善巡视制度。"这是反腐败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内在地包括改革创新党的巡视制度。  相似文献   

11.
构建纪检监察公共关系是纪检监察机关综合运用公共关系理论争取公众支持,扩大社会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塑造自身良好形象的一种职能活动,也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创新之举,更是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推动廉洁政治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在廉洁政治建设视野下构建纪检监察公共关系,需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工作公开机制,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拓展创新反腐倡廉工作参与机制,搭建科学有效的平台体系;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工作监督机制,提升队伍建设的内外合力。同时,从健全组织体系、掌握工作原则、注重系统培养等方面着手,增强纪检监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为做好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反腐败机构由于设置上还不够完善,工作中出现了职责分工不明确、协作配合不强、工作独立性缺乏保障、调查手段不得力等一些问题。鉴于我国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及国外反腐败机构设置运行的成功经验,我国反腐败机构设置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一方面,通过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将检察机关的反贪部门与行政监察机关合并,继续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并授予行政监察机关在调查腐败案件时采取特殊侦查手段的权力;另一方面,建立严格的内控和权力制约机制,加强对合并后的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防止纪检监察机关滥用权力,保证执法工作的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3.
完善高校腐败治理领导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校纪委是负责高校反腐倡廉职责的专门机关,它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下开展工作,承担着组织协调学校各部、处、室、院(系)等高校中层部门的反腐倡廉工作,也担负对学校党委、行政及校级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过程进行监督的重任。目前,由于高校腐败治理的领导体制尚不完善,遏制了高校纪委职责的有效发挥。因此,要发挥纪委在高校反腐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实行以垂直领导为主,学校党委协助领导为辅的领导体制。必须赋予学校纪委对学校建设和发展事项等重大决策的建议权和对校级干部任命的参与提名权、廉政考核权,对违法违纪线索初步核实权和向上级纪委独立报告权。要赋予学校纪委对学校中层干部廉政情况的一票否决权、违法违纪案件的独立调查权和移交决定权。还应赋予纪委对学校大额度资金使用、重大项目确定和实施的参与权和审计权。  相似文献   

14.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在惩防体系中的功能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对惩防体系中的廉政教育、腐败预防、权力监控、纠风机制、反腐案件、体系考核等多个环节发挥重要功能,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输入的信访信息为惩防体系的运作提供针对性的依据。十八大之后,反腐倡廉工作和惩防体系建设面临着新形势,对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从完善信访工作理念、畅通信访渠道、加强信访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创新信访工作方式方法、健全信访工作体制机制着手,不断提高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党内巡视制度的产生是监督制度改革的一大成果,对反腐败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廉政制度创新是非常艰难的,巡视制度的产生及存在有其必然的合理性,即巡视制度具有明显的制度惯性,巡视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一致。政府的首位工作、政府的有限理性和制度环境要求建立巡视制度。从党内监督制度的改革和巡视制度的产生,可以得出五点启示:一个国家已有的历史积累构成了这个国家反腐败体制选择的基础;任何优秀的反腐败体制都是相对的;由于“制度惯性”,反腐败体制的移植是相当困难的;廉政制度变迁是从某一边际开始的一个社会博弈过程;要充分发挥巡视制度的作用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16.
高校纪委监督同级党委作为党章赋予各级纪律检查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强化党内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重要手段,是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内在需求,是确保高校科学发展的坚强政治保障。针对当前纪检监察体制机制不顺、监督制度设计滞后、部分监督对象接受同级监督意识不强、纪委监督乏力等问题,高校要进一步明确党委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高校权力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并培育监督文化,营造同级监督的良好环境,从而最大限度提高高校纪委监督同级党委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权力的体制机制,这是破解腐败高发、多发的基本途径。只有组建一个由预防腐败署、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构成的预防与惩治腐败完整体系,才能充分发挥结构科学、运行规范、监督有效的功能,形成一个能够保证各职能机关各负其责、相对独立、依法治理的运行方式。完善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巡视制度和"一案双查"等制度,逐步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才能有效遏制腐败。同时把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作为关住权力的制度笼子。这是我们党实现依法治国的国家战略和顶层设计的新思考,是跳出历史周期律支配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廉洁城市”本质上是对城市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定位。建设“廉洁城市”有助于破解当前的反腐败困局.实现反腐倡廉实践路径的新突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廉洁城市”建设包含廉洁政府、廉洁市民、廉洁市场、廉洁社会等重要要素,各要素间相互关联,构成权力监督体系、市场诚信体系、社会道德体系等基本框架。建设“廉洁城市”,既要汲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积累的核心智慧,走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又要学习国际社会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错路;既要完善以各项反腐倡廉制度为重点的城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高科学反腐、防腐的成效,又要激发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廉政建设的热情,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反腐倡廉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作风建设中,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委政府抓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助手,承担着协助党委政府抓好党风政风的重要职责。纪检监察机关应充分发挥教育、监督、惩处、保护、组织协调等职能,努力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积极推进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的建设,促进党风政风的进一步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