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汪波 《学理论》2011,(13):81-82
随着城市的发展,众多历史老城都面临着城市衰败的问题。过去的城市更新策略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社会因素的重要性,而日益受重视的城市复兴策略既能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又能塑造城市的活力与性格。阐述了城市文化和城市复兴的相关理论及发展进程,通过比较研究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文化在城市复兴中所起的作用后,提出了文化视野下城市复兴应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智慧城市不仅是应对日益突出的“城市病”的有效之策,而且为城市建设提供了一种交互式和包容性的创新系统,它将给城市生产、城市生活和城市管理方式带来深刻变革。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城市治理、城市生活、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建设智慧城市要做到: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融合推进;明确目标定位,分段逐步实施;处理好所涉关系,突出特色个性;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支撑服务平台;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受到各种不确定性风险挑战,城市安全状况能够部分反映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情况。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构建城市总体安全韧性理论体系框架提供了基本遵循,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安全韧性分别是城市总体安全韧性的物质基础、根本保证、精神寄托、重要支点和环境保障,全面增强城市总体安全韧性有助于提升城市安全治理能力和安全水平,应从总体安全韧性的五大领域推进治理提升: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增强城市财政金融稳定性;构建有助于城市总体韧性发展的制度体系、城市规划体系和监督检查制度;树立高度的城市文化自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方位营造安全氛围;构建更加包容、多元的城市社会,建立多元主体合作协商机制;提升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能力等。  相似文献   

4.
音乐文化产业对一个城市的影响是多纬度的:其一,体现城市文化厚度、文化美度和文化商业度,标志一个城市发展的文明程度;其二,为城市拓宽了经济增长点,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文化艺术氛围和智力支撑;其三,扩大城市的外在影响,美化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从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城市文化不仅在精神领域,而且在经济领域也拥有巨大的能量:城市文化通过刺激消费,促进商品流通,实现城市经济附加值的提升;通过文化资本的运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形成城市核心竞争力;通过资源结构影响或改变产业经济结构和模式。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强化文化认同,促进社会融合,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延续、城市稳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于外在看是一种经济现象,究其质里则是政治在城市的空间投射,隐藏着权力与权利的张力逻辑。如何正确看待城市化进程中的异化问题与实现城市治理的社会回归,呼吁城市政治学的理论阐释。遵循权力与权利的博弈逻辑,西方城市政治研究经历了精英论与多元论、增长机器论与城市机制论、公共选择论与新区域主义论等流派,成为解构西方城市政治现象的理论工具。在借鉴国外有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城市政治研究开始了本土化创新,当前聚焦于城市空间政治、城市权力与权利、城市政治结构、城市抗争运动等多维论域,初步回应了城市化进程的理论诉求,也提出了中国城市政治学的建构愿景。  相似文献   

7.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结构理论伴随资本主义社会和阶级状况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演变和发展阶段。自欧洲革命失败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直执着于对工人阶级的解释研究和对西方革命道路的思考。二战后,其关注的焦点是西方白领工人的崛起及其定位分析和新中间阶级的形成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关注的核心是新技术革命后传统工人阶级的衰落,并以新中间阶层为中心形成了去阶级化的多元社会结构理论。其中,后马克思主义去阶级化的政治哲学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一大背离。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转变,城市发展模式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从城市发展的历程来看,发达国家的城市经历了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到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城市生态危机,使得人们更新发展理念,重新回到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我国应该避免西方"发展-危机-治理"的老路,走科学的城市发展道路,实施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振良 《民主》2012,(7):48-50
唐山是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而形成的一座重工业城市,虽以工业著称于世,但人文历史久远.其古代文化、近现代城市文化的底蕴深厚。  相似文献   

10.
坚持走城市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宗教、军事、科学、文化的中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探讨城市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理论问题,对于在实践中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现代城市系统的基本特征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近代城市文明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革命,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人口极度增长,新产业的出现带动了新兴工业城市的出现。二是近代城市出现了生产力的高度集中和社会财富、规模企业、…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演变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春 《学理论》2009,(31):172-173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形成,是由当时复杂的社会历史、经济环境、经济体制、理论认识等背景所决定的,并曾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发生过巨大的推进作用,与此同时,其消极影响也已经初步显露。只有对其作出全面分析和准确评价,才能促进今日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产业结构是决定城市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在因素。目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形成。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布局的现状分析,中部地区中小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确定城市主导产业;二是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三是运用梯度理论,实现跨区域产业承接;四是及时调整生产要素比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五是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俊 《求知》2005,(7):13-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在2004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又明确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尽快建设城市经济化的评价系统,对于政府宏观调控十分必要。城市经济的发展即要看增长速度,也要看增长质量。对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一般涉及:价格稳定度、失业率、财政平衡度、社会公平度等九个方面。本结合中国实际从上述方面对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经历了非形式化的思想火花、偏重资本要素投入、致力于寻求可持续增长的发动机、注重制度建设等几个阶段。就我国经济增长而言,经济增长理论发展脉络蕴含如下启示:一是要摆脱依靠投入求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二是在结构转换潜力和后发优势日益枯竭时,必须注重通过制度建设为经济可持续增长输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从近两年的发展数据看,黑龙江省城市经济总量偏低,增长速度和发展水平均处于全国下游,城区经济发展落后于县域经济,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有所下降.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发展城区经济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城区经济的潜在活力和中心城市的拉动作用:发展城区经济是提升城市经济实力、推动黑龙江经济振兴的需要,发展城区经济是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开拓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发展城区经济是塑造城市文明形象、增强都市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发展城区经济是改善城市服务功能、保障居民安居与乐业的需要,发展城区经济是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创意城市与英国创意产业的兴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以政府名义提出文化战略和发展创意产业的国家,目前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其产业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意城市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推动、伴随城市更新和创意产业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形态和发展模式。创意、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都以创意为基础,创意产业是创意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引擎,创意城市是创意产生和创意产业兴起的空间基础。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在兴起的动力方面存在某些类似之处,除了来自于产业内部和城市区域的创新推动之外,创意产业还与政府政策、产业转型、人才培养和文化理论等因素密不可分。英国创意城市与创意产业兴起的经验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明确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的关系,因地制宜地构建城市创新体系;通过政府的介入和城市的创新建设,为创意产业的兴起提供政策和空间支持;依靠创意产业的推动和创意元素的导入,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经济和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18.
城市文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城市文化重视不足导致众多问题出现的现状,对城市文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宏观层、微观层两个层次研究了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与贡献.文章指出,宏观上城市文化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着灵魂作用,微观上城市文化对城市系统中城市居民、城市经济、城市生态之间的协调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美国匹兹堡城市转型成功与底特律城市经营破产的对比研究,观照深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四个矛盾:城市承载力矛盾;城市人口结构矛盾;城市产业结构矛盾;城市公共管理矛盾,进而提出深圳城市发展策略转轨的四点建议:从GDP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从行政主导向市场导向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城市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20.
《行政论坛》2015,(5):8-13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更新是城市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问题入手,通过大规模的相互割裂的城市规划和城市更新来实现城市发展,这样的思路由于忽视了城市社会价值而往往陷入政策失败。事实上,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规划背后,是城市权力和多重利益的调整,这种调整既体现在政府之间,也体现在国家与市场、社会之间,还体现在个体城市与都会区域之间。因此,只有当我们认识到城市规划是一项涉及正义分配的制度设计时,是一项涉及利益平衡的公共政策时,是一项关于良好公共生活的持续供给时,城市规划才真正地回答了城市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双重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