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交流发生于两个或多个具有文化源差异显著的关系之间。没有文化差异,就不会产生文化交流的势差,也就难以产生文化交流。但这种文化势差,不应该影响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不应该影响文化的"正义"交流。论文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的必然性,认为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呼唤着中西文化的"正义"交流,提出在正确认识自我、加强中国文化内在建设的基础上,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与西方文化之间的"正义"交流。  相似文献   

2.
夏玲 《学理论》2013,(9):153-154
近代香港是基督新教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的避难所和集散地。为拓展传教事业,新教教会及其信徒采用文化手段辅助传教,在近代香港开展了大量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传播。入港传教士的汉语言研究成果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新教传教士在港积极创办学校、出版各类书籍和期刊,促使大量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理雅各等传教士通过翻译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书立说或回国后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促使中国文化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研究利玛窦对西学东渐和东学西进的贡献 ,论述了他作为西方汉学奠基人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关于海外汉学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创世神话是远古初民对开天辟地、万物生成、人类起源及存在的整体思考和想象,不同民族的创世神话折射出不同民族所蕴涵的文化特征.意欲通过对西方基督教和中国创世神话的解读比较,从而初探出蕴藏在中西文化异同背后的部分根源,以待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之同的理解和交流.  相似文献   

5.
赵文 《学理论》2012,(27):87-88
利玛窦是明末来华耶稣会传教士中的一员.虽然他来华的目的在于传播天主教,但客观上却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并为此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一位学者型传教士,利玛窦在其《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对中国文化从物质、制度到价值、心理层面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评价对于我们今日的文化建设与交流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行政现代化的文化战略--中西传统文化比较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西公共行政的文化底蕴的分析 ,揭示了因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而显现出不同行政范式的特征。同时 ,在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背景下 ,探析了中西公共行政的发展趋势。中国作为后发型国家 ,行政现代化面临着深刻的困境和严峻的挑战 ,通过分析和比较 ,中国可以采取阶段创新的文化战略 ,以推进中国行政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吴丹丹 《学理论》2013,(14):213-214
清末民初时期是中西文化融合和碰撞的激烈时期,这一交流过程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苏曼殊的写情小说从思想内容上充分地表现出了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小说的影响,新与旧的矛盾在他的小说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因此对这一矛盾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更加清楚地梳理中国小说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学东来,非自鸦片战争始,以宗教传入为前导的援西入中早在明末清初即已展开。明末以降,“沟通中国与欧洲大陆的除了战争因素以外,媒体主要是探险家和传教士,其中又以传教士扮演的角色最为重要”,他们不仅仅是西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重要力量,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和使者。  相似文献   

9.
利玛窦墓园是象征明末清初文明互鉴盛事的地标性建筑.墓园建成初期的历史至今仍较模糊.利用《熊三拔日记》、传教士间的通信、年信等西文史料,结合中文档案,还原墓园中最初七年的历史,并通过这些活动阐示墓园在中国天主教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中西跨文化交流中可能会产生诸如群己、义利和情理等伦理关系的冲突。交际主体只有做到知己知彼,对交际双方的伦理价值观均有所了解,然后从自己的交际目的出发选择合适的跨文化交际策略,才能在对外交流中处于主动地位并达到对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唐君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也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为己任,尤其重视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他关于中西文化之差异、中西文化比较之价值标准以及中西文化之发展前途等内容的论述,对于我们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妥善地解决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冲突与融合等方面的矛盾,构建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体系,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现代中西文化的交流是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交织在一起的。它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屈辱和愤懑,觉醒和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矢志不移、追求真理、振兴国邦的民族自强精神。这一历史进程的开端,是进步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学习资本主义,而结果却是马克思主义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胜利。研究这一过程的内在必然性,对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3.
李速立 《理论导刊》2008,(4):126-128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西文化差异常常是通过语言上的差异表现出来,主要体现在称谓、问候语、习语、称赞、隐私及忌语、数字和颜色的表达方面.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学习和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的各种体现,有助于我们认识不同文化、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语言表达方式的区别,使语言交流成为更好的工具,为开展经贸、文化、科技交流服务,尽量消除中西方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耶稣会士来华所引发的知识汇通,是中西文明互鉴的客观需求和重要表现。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形成了三种知识汇通模式:“中学为本”“西学为本”和“中西学并举”。它们分别以“西学东源”“中学西源”和“中西学异源”学说为理论依据,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曾发挥了主流作用。在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当下,如何将中西知识实现恰如其分的对接,仍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明末清初以来形成的三种中西知识汇通模式或可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舒克斌 《理论导刊》2007,3(8):64-66
毛泽东的中外文化观是百年中西文化之争的科学总结,他辩证地阐述了对待中西文化既不能全盘否定又不能全盘肯定,要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的思想,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这对发展和繁荣中国民族文化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有极为深远的当代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29)
中西文化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学习的最高目标。警官类院校的学生,未来的涉外警务工作者,需要扮演不同的跨文化交际角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课程的重心放在:锤炼口语,重在得体交流;创造真实语境,再现警务情景;突出文化融合,避免文化冲突;加强西方文化的输入,重视中国文化的输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将不同文本内在的微妙联系显现表达,互文性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体现人类对事物认知的一种延续。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具有重要的价值,一直是翻译中的心头之"患"。因此,将互文性理论作为切入点引入古典诗词翻译,有助于弥补一定的文化缺失现象,同时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进一步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出发,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种文化形态,文化的本质是人的生命存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前提是中国的文化危机,且它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对中国文化危机的消解及中国文化模式的更新,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国人不断优化自身的生命状况和不断追求生命价值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提供了文化发展的动力、拨开了文化追求的迷雾,构建了文化世界的蓝图,表现出了马克思主义与国人同呼吸、共命运的文化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宋薇  付丽芬  刘桂荣 《理论探讨》2006,1(2):122-124
梁漱溟和钱穆都是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阐扬者,二人都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探询现代中国的出路,回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文化危机,其终极关怀是一致的。由于二人不同的心路历程、对中西文化研究方法的差异及对文化体认的不同,二者的文化哲学也并不一致。梁漱溟从哲学出发,钱穆则从历史研究入手,对中西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未来命运作了比较和预测。  相似文献   

20.
程刚 《理论导刊》2006,(12):46-47
现代新儒家是中国现代哲学重要的一派,其中西文化观有着重要影响,主要论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梁漱溟的“文化路向说”为代表,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优越性;第二类以冯友兰的“城乡家国说”为代表,强调了西方文化的优越性;第三类以贺麟的“中西文化共进说”为代表,认为中西文化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有长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