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指地方政府举借债务但无能力按期还本付息的可能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后果,具体来看,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种:规模风险,结构风险,效益风险,衍生风险。我国经历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快速扩张后,虽然政府债务总体风险可控,但个别地方存在一定的潜在隐患。从实践角度看,我国应加快建立多层次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动态监测体系,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具有独特的生成机理和发展路径。地方政府举债有主动与被动之分。财政体制问题、"时差效应"、"财政幻觉"和"软预算约束"等促成了地方官员的"主动举债";为专项资金配套和由于公共产品关联性所导致的"不得不为之"的事情导致了"被动举债"。研究地方政府的"被动举债",有助于全面地理解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深层原因及其背后的逻辑。有效治理地方政府性债务,防止透支未来的资源,需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并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3.
2011年6月,国家审计署发布2011年第35号审计结果公告,该公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亿元。地方政府性债务数额如此庞大,加剧了我国的财政风险。而地方债务是怎样形成的、又应该如何治理?这些都是各级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要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强,资金短缺成为各地政府面临的现实问题,政府举债成为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但是,随着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也一同积累.因此,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不断提高债务管理水平,采取多种措施,出台科学合理的政策,积极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5.
当前,成都市财政收支不平衡矛盾加深、地方政府融资能力下降、政府潜在债务风险压力加大等各种财政风险不停地积累并相互影响和传递,增大了全市经济稳定增长的不确定性,所以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就要深化财政机制体制改革、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建立完善的财政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以来,我国地方债务迅猛发展,至2013年6月底,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已经达到10.58万亿,存在巨大的财政风险,甚至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导致地方政府融资风险的法律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禁止地方政府发债导致了地方债务隐形化,二是政府担保制度的缺失加重了地方债务无序化,三是现行法律制度对中央、地方政府财权、事权的分配加速了地方债务规模扩大化。从立法角度对地方债务进行治理,防范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首先需要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严格限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规模。然后要构建政府担保法律制度,使实践中大行其道的政府担保显性化、有序化。还必须规范“城投债”,适时推出“市政债”,建立地方债务的长效法律机制。最后要完善税收财政法律制度,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负债规模越来越大,并呈现出逐年上升和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地方政府的高额负债和偿还能力的普遍不足加大了地方政府自身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防范与治理地方政务债务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设法治中国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地方政府债务的法律治理.通过落实宪法与行政法现有规定并完善税收法律和建立房产税等相关法律制度,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软约束归根结底是一个动态承诺问题,即中央事前不救助的承诺在事后往往不可行,从而引发地方机会主义行为的滋生和蔓延。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快速增长、财政金融风险持续累积,既有城镇化的动因,也有预算软约束的诱因。硬化预算约束、治理地方债务,亟须在强化地方财力、推行阳光融资、清理平台债务上疏堵并行,在强化纵向行政约束和横向市场约束上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9.
债务融资权是在规范的分税制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所应有的财权之一。当前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有其客观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但是,我国法律至今禁止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为了满足必要的公共支出需要,近年来各地政府以各种名目“变通”举债,产生了诸多问题和蕴涵了诸多风险,这有其体制性、制度性的根源。为此,应当建立健全规范的地方债务融资体制,规范地方融资,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10.
随着欧盟主权债务问题愈演愈烈,重视和研究中国政府性债务风险问题至关重要,只有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才能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地方公共部门负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建新 《理论前沿》2003,(11):39-40
本文对近年来我国普遍存在的地方公共部门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举借债务的现象进行分析。在从理论上探讨城市基础设施的提供主体、资金来源的基础上,指出进一步划分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与财权、完善财政管理体制以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规范公共部门债务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债务规模也开始急剧扩张,地方政府债务日益膨胀。各方面对由此引发的债务风险乃至可能出现的严重的系统性风险颇为关注。当前,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正处于拐点的状态,即介于风险与危机之间的位置,因而必须通过建立控制和预警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存量、政府和银行联合规避风险、拓宽地方融资市场渠道以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综合治理路径来有效治理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3.
地方财政困难和债务危机是当前我国财政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债务风险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核心。因此,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国外防范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功经验,从而积极慎重地解决好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本文通过对联邦制国家(美国和澳大利亚)、单一制国家(日本和法国)以及欧盟各成员国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经验进行分析与比较,进而得到一些启示,这将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与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风险是地方财政风险的集中体现.这些债务已经对地方政府财政的正常运转产生重大冲击.要遏制这些债务的滋长,地方政府要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建立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从需求和供给两种途径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地方政府自信评估制度,建立私人债券保险制度,设立偿债准备金制度.通过以上制度以实现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和结构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地方公债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南萌 《理论前沿》2003,(24):36-37
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着大量不规范的举债行为,使得地方财政运行潜伏着严重的债务风险。本文从地方公债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辨证关系出发,指出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是规范地方政府发债融资,防范债务风险的有效途径。当然,要发挥地方公债的积极作用,需要对债务的监管体制、发债主体、债券种类、发行时间、债券利率等进行合理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地方政府在财力增长有限和法律框架的约束下,采用多种融资手段进行筹措建设基金,形成了事实性的地方政府债务,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张,积聚了财政风险,极有可能导致金融风险。地方政府采取的策略是,在理顺各级政府关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考核体制;加强地方债务监管与预警机制,包括约束机制、信用评级、审批制度、预警系统;等等。  相似文献   

17.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急剧积累,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和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因素。本文从地方政府负债的理论依据、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出发,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与形成原因,提出一些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地方财政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财政资金损失或正常支出困难,导致政府机器难以正常运转、政府基本功能严重失调的可能性。我国地方财政风险比较突出地存在,主要特点是债务总规模大、具有隐蔽性和可转移性、乡村债务无力偿还、或有负债严重影响地方财政安全等。其风险形成的原因复杂,给地方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害,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19.
当前经济建设中,政府只追求政绩,只注重效率,忽视长远利益,缺少法治战略,为今后经济建设酝酿了巨大的风险。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即是突出表现。政府适度适时举债,合理运用,可发挥维持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各地地方债、房地产泡沫和影子银行等金融风险交织,催生新的社会风险,若放任债务问题,将产生一系列危害。法治战略在经济建设中有重要意义,因此经济建设中需要法治战略,在法治战略的指导下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货币和实物商品的最后一丝联系被割断了。美元与黄金的脱钩和黄金的非货币化导致货币的总量受人为判断和控制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金融业迅猛发展,过剩的流动性、廉价信贷极大地刺激了一些国家的投资需求,导致他们大肆举借外债,经济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迅速上升。本文以拉美债务国和欧债国爆发债务危机为引线,分析了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债务危机的成因及其影响,剖析了相应的危机解决方案并进行效果评析,最后提出几点治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危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