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历代52位医家治疗胸痹心痛类病证的164则医案进行分析,初步得出古代医家治疗该类病证的证治规律:明代治疗胸痹心痛以补益、行气、化痰止咳药最为常用,清-民国时期则以化痰止咳、行气、补益药最为常用;半夏、瓜蒌、茯苓、薤白、陈皮、甘草、白芍、当归、郁金、桂枝、旋覆花、白术、干姜、香附、杏仁、生姜、橘红、枳壳、吴茱萸、厚朴、木香、延胡索、人参、川楝子、栀子、桃仁、白豆蔻是古代医家治疗胸痹心痛的主要药物和有效药物;古代医家治疗胸痹心痛用药以温热性质为多,辛、苦二味居多,多入脾、肺、胃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王仲奇医案》用药规律并进行关联性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咳血”、“虚劳”以及“湿温”医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医案信息结构以对医案原文进行数据预处理,构建《王仲奇医案》数据库;通过整合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设计并实现“新安中医临证指导系统”,完成数据挖掘结果的可视化,提供“临床查询应用”功能以及用药规律的关联性分析。结果 药物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咳血”的常用药物为丝瓜络、茜根以及牡丹皮等,其中核心药对为丝瓜络和茜根;治疗“虚劳”的常用药物为石斛、牡蛎及甘草等,其中核心药对为石斛和牡蛎;治疗“湿温”的常用药物为茯苓、佩兰及杏仁等,其中核心药对为茯苓、佩兰。结论 关联规则分析可用于挖掘医案的用药规律,本技术框架可应用于其他医籍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新安医家辨治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用药规律。方法 以新安医家辨治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数统计方法对其中的方药及其相关属性进行统计,并分析统计结果。结果 新安医家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主要用药类型为补虚药和理气药;常用药物为茯苓、半夏;常用药对包括茯苓配半夏、茯苓配陈皮、川楝子配延胡索、半夏配陈皮等。结论 针对“肝为起病之源,胃为受病之所”的发病规律,新安医家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祛湿化痰为主要治则,善用茯苓、半夏、陈皮等药。  相似文献   

4.
新安医家对郁证治疗的论述较多,认为郁证的病因为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体质素虚、久病致郁。其发生机制主要为气机紊乱、阴阳失调、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等;分别采取精神调摄、清肝泻火、化痰散结、理气通郁、健脾养心、补虚安神、调气畅郁等方法进行治疗。新安医家治疗郁证的经验对现代郁证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数据挖掘是一种新兴的信息处理技术,它融汇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模糊数学、数据库、数理统计等多种技术方法,专门用于海量数据的处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方剂配伍研究的切入点有:方证相关规律,基于类方分析的方剂配伍规律,医家组方用药特色,方药特异性,方剂的运用演变等.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对海量的古今方剂数据进行挖掘,从而发现方剂配伍规律,为临床病证辨证论治、遣药组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化痰组方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年龄为13~20岁的青春期PCOS患者41例,采用补肾活血化痰组方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周期、排卵、肥胖、多毛、黑棘皮症、痤疮等临床症状及血睾酮(testosterone, T)、胰岛素(insulin,Ins)、黄体生成激素(luteotrophic hormone, 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雌二醇(estradiol,E2)的变化情况。结果 补肾活血化痰组方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T、Ins和LH水平(P<0.05,或P<0.01),改善患者的月经失调、痤疮等临床症状(P<0.05,或P<0.01)。结论 补肾活血化痰组方治疗青春期PCO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探究《孙文垣医案》中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HT5H〗方法 〖HT5K〗对孙一奎治疗痹证的药物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HT5H〗结果 〖HT5K〗频数分析结果表明,甘草的使用频数居首位,其次为薏苡仁、黄柏、当归、苍术、威灵仙、五加皮、红花、人参、茯苓等。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甘草、人参、薏苡仁、茯苓聚为一类,当归、红花、防风聚为一类,苍耳子、半夏、陈皮、苍术、五加皮聚为一类,牛膝、白芍、秦艽聚为一类,黄柏、黄芩聚为一类,威灵仙聚为一类。〖HT5H〗结论 〖HT5K〗孙一奎力主从痰湿治疗痹证,以甘温药物健脾化湿,以苦寒药物辅佐,清化痰湿郁热。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研究概况的全面总结,提出以两部类案研究为代表的医案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应加强两部著作的综合研究,以中医藏象理论为指导,以某一脏所主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研究靶点,综合两部医著中所有与某脏相关的医案信息,进行归纳综合,挖掘医案信息中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的内在规律,进而揭示藏象理论的深...  相似文献   

9.
明代新安医家孙一奎为温补学派的代表医家。《孙文垣医案》记录了孙氏多则治痹验案,反映了其独具特色的治痹思想和方法:善用温补之品培补下元,活用四妙散祛邪扶正,巧用二陈汤加味化痰通络,注重情志调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系统收集分析古代润肠类方剂,探讨其用药规律及治法治则.方法 收集古医籍中的润肠类方剂,对所选文献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和药物运用Excel表进行收录,对用药频次、药物功效及所属类别进行统计,总结用药规律并分析其临床应用.结果 单味药物使用频次最高的前6位药依次是麻子仁、当归、蜂蜜、桃仁、枳实、大黄.药物功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新风胶囊(Xinfeng Capsules,XFC)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心功能及血清、心肌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氨喋呤(methopterin,MTX)组、雷公藤...  相似文献   

12.
针对历节病正虚邪实、虚实夹杂、脾虚湿盛、痰瘀互结的病机特点,韩明向教授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基本原则,拟定了益气养血、健脾和胃、利湿化痰、祛瘀通络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特点为营卫失和、外邪入侵,气敌国不足,肝肾亏虚,湿邪壅阻,痰瘀互结。辨证论治应着重于扶正顾本,攻补兼施,具体治法是调和营卫,祛除外邪,益气养血,补养肝肾,健脾化痰,活血通络;同时应注意调摄养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医证候特征进行探究。方法 基于2 907例支气管扩张症住院患者的电子病历数据,运用Lantern 5.0和SPSS 20.0软件分别进行频次描述性统计、隐结构及系统聚类分析,综合判断潜在证型,为提出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常见中医证型提供依据。结果 纳入的2 907份病历记录中涉及43个证型,其中频率大于5%的有痰热蕴肺证(52%)、痰湿阻肺证(25.5%)、肺气阴两虚证(9.1%)、痰瘀阻肺证(7.8%)、肺脾气虚证(7.1%)、肺肾气虚证(6.6%);共记录有219个症状,将出现频次>30次的67个症状作为显变量,综合聚类成风热犯肺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痰瘀阻肺证、阴虚肺热证、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气阴两虚证共8个证候;对频次>60次的52个症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风热犯肺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兼外感证、阴虚内热兼血瘀证、肺肾气虚证、脾气虚证、兼证络伤咳血证共10个证候。以上3种方法推断出的证型中,重复出现至少两次的证型共有8个,即可认定为支气管扩张症常见证型。结论 支气管扩张症8个常见的证型为风热犯肺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痰瘀阻肺证、阴虚肺热证、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气阴两虚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通里中药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对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将要手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给予术后早期(术后1 d)小肠内滴注健脾通里中药;对照组术后早期(术后1 d)小肠内滴注9.0 g/L氯化钠注射液。疗程均为7 d。手术前后分别观察:①细胞免疫功能:血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②肠黏膜通透性:尿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L/M)和血内毒素水平(ET)。结果:①术后7 d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IL-2显著升高,sIL-2R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自身术后7 d与术前1 d比较,IL-2、sIL-2R、IL-12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术后7 d上述指标虽然也有所恢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研究组术后5 dL/M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自身术后5 d与术前1 d比较,L/M比值无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自身术后5 d与术前1 d比较,L/M比值明显升高(P<0.01)。③术后3d研究组血E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术后3 d与自身术前1 d比较,ET无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术后3 d与术前1 d比较,ET显著升高(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采用健脾通里中药治疗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有助于改善肠黏膜通透性、保护肠黏膜屏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ncer,PLGC)患者体质与证候的关系。方法 运用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对PLGC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12例PLGC患者的主要年龄段为34~69岁(占84.43%);偏颇体质依次为阳虚质59例、气虚质30例、气郁质23例、痰湿质11例、湿热质8例、阴虚质7例、血瘀质5例、特禀质2例,平和质67例;中医证型依次为脾胃虚弱证75例、肝气犯胃证56例、气滞痰阻证33例、湿热内蕴证23例、痰瘀互结证17例、胃阴亏耗证8例。湿热内蕴证与湿热质,气滞痰阻型与痰湿质,痰瘀互结证与血瘀质,脾胃虚弱证与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密切相关。结论 PLGC患者多为平和质和正虚体质,证型多为脾胃虚弱证和肝气犯胃证,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演变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方法 共收集318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证型进行分析,并按病程分层对证候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318例患者中,单纯虚证68例,占21.4%;单纯实证27例,占8.5%;虚实夹杂证223例,占70.1%。病程0~2年者可见以痰(湿)热互结为主的实证,病程2年以上者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病程10年以上者多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随着病程延长,血瘀证逐渐增多。结论 随着病程进展,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证型由热盛津伤、痰热互结逐渐向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证转化,血瘀证、痰浊证是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常见兼夹证。  相似文献   

18.
“痰瘀同病”为许多慢性病、老年病之主要病机,“痰瘀同治”为其基本治则,然而,气的失常既为痰,瘀之病理基础,又为痰瘀同病之继发病变,互为因果,痰瘀同治之中,又须参入行气,补气之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新风胶囊(Xinfeng Capsules, XFC)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60例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XFC、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及血浆急性时相反应物血沉(erythrosedimentation, 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并对Bath强直性脊柱炎计量学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metrological index,BASM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ctivity index, 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整体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global index, BAS-G)进行评定,生活质量测评采用WHO生活质量简表(brief version of WHO quality of life, WHOQOL-BRIEF),疼痛程度测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oring, VAS),焦虑和抑郁状态测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ores,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ores, SDS),临床疗效评价采用国际AS评估(assessment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AS)20和BASDAI50反应率. 结果 对照组、治疗组ASAS20反应率分别为25%、75%,BASDAI50反应率分别为10%、70%,两组ASAS20和BASDAI50反应率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VAS评分、症状体征评分、BASDAI、BASFI、BAS-G、BASMI及血浆急性时相反应物水平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结论 XFC临床疗效优于柳氮磺胺吡啶,XFC可改善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提高AS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胰腺属于中医脾的范畴,胰源性消化不良病因可分为饮食损伤、情志失调、久病体虚。致病脏腑主要与脾肝肾相关。本病以脾气不运、肝胆失疏为本,气滞血瘀、湿热内蕴为标。综合运用运脾疏肝、行气活血、升清降浊、清热解毒等方法治疗本病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