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妇女参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和发展妇女政治权益及其他权益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我国女性政治参与仍面临着一些制约性因素。进一步提升中国女性政治参与水平,要抓住经济发展这一关键因素,着力发展生产力、振兴服务产业和保护女性平等就业权;把握素质培养这一基本途径,着力提升女性文化教育水平、加强女性参政意识和能力、积极发挥妇联的纽带作用;落实环境优化这一重要保障,着力扩大民主参与和权力参与、改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2.
民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握当代大学生民主意识的现状是进行民主教育的前提。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民主意识喜忧并存,民主意识存在偏差,参与意识不足,缺乏民主实践。从高校民主教育、民主参与制度和舆论环境等方面解决大学生参与民主的问题,可以有效消除大学生民主意识的偏差。  相似文献   

3.
"参与民主"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重新解释了政治与参与的含义,倡导"直接参与与代议民主"的政治模式,是一种渐进式改革方案。"参与民主"适应了经济发展条件下大众的民主需求,对推动我国基层民主自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的农村政治参与制度经历了人民公社时期与村民自治时期,受乡镇行政权力干预、农村政治参与制度供给不足与政治参与主体性低等多种政治系统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的农村政治参与已进入拐点,农村政治参与制度需要转向。理顺乡村关系,加强农村政治参与制度建设、农民主体培育、乡镇政府与村民互动可优化农村政治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民主应运而生。网络论政、问政、问责等网络民主新形式,推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带来了传统舆论监督的变革。网络舆论监督在提升公民政治参与意识、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反腐倡廉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网络民主是一柄双刃剑,使得网络监督难免存在一定缺陷和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既有研究和语境变化对政治发展进行了再界定,将权力和参与作为政治发展的核心要素,分析了代议制民主所存在的价值共享悖论与道路多元的现实,结合当前代议制民主危机显化、非选举的代表增多和互联网带来的多重选择渴望等时代环境,从政治发展的长短期取向、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中国的政治发展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需立足自身历史与现实,把握全球范围内政治发展的图景和新趋势,围绕权力和参与,有步骤地形成以中国价值体系为支撑的权力能力、权力制约与公众参与的制度体系,逐步实现中国的政治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可持续发展的显著特征,是现代行政民主化的总体趋势。在现代民主政治进程中,公民的政治参与具有积极的效能:促进公共管理民主化、提升政府合法性、弥补政府的有限理性。但是,公民的政治参与仍然面临诸多限制性因素:公民的知识障碍与政治冷漠、行政人员的否定态度、公民参与的制度障碍等。因此,必须合理界定民主政治进程中公民参与的限度、加强公民参与教育、重新培训行政人员、不断完善公民参与机制,从而提高公民参与的效能。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的我国公民参与,不仅仅包括为了影响公共权力的行为,还包括因受公共权力侵害而捍卫自身权益的活动。参与形式可分为政治领域中的间接参与和直接参与、公共领域的民主参与、公民的自治性参与,但是,这些形式各有其优势的同时也凸现出局限性,需要新的形式来补充其不足。因此,正视现实的参与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力求避免制度化环境延展不足而产生“溢出现象”,尊重公民权利和提升公民参与能力,构建有序的参与环境,培育社会的公共信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离不开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养成。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意识存在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心理,主动性和理性的政治参与意识不足,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意识明显弱于男性政治参与意识。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和政治参与制度不足方面的因素,也有传统文化的制约以及公民自身素质的影响等等。因此,应该通过多方面力量的整合增强农民政治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协商民主于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并逐渐影响各国民主政治进程。我国协商民主实践的历史较久远,已在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需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政府公共决策协商机制、统筹推进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大力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全面提升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切实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青海人大》2007,(1):56-58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公民的有序参与”。并把它作为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又指出:“要丰富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参与愿望增强的要求,从基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扩大人民群众的有序参与”。无独有偶。被称为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最新发展的“协商民主”,也特别强调公民参与对民主政治的重要性,认为公民与公民、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协商、讨论对于政治民主具有实质性意义。这里涉及到了不同民主制度下的一个共同话题: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石,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农民政治参与对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而农民的政治参与不成熟,则会对我国的民主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政府与村民博弈的非均衡性,农民政治参与动机的自利性,村民的政治参与的非制度化,是导致农民政治参与缺失的主要根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并深化基层的政权改革,加强农民的政治素养教育,是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程度和水平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模式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的政治参与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政治参与的主题、参与的主观方面、参与行为的特征和参与效果的不同。从这几个方面来考察,建国以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革命为主题的动员式政治参与、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心的动员式政治参与、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的动员式政治参与、以追求民主和个人利益为中心的自发政治参与和走向理性自主型政治参与五种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地方民主与公民参政的法定化制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形式,但长期以来,有关这方面的立法比较滞后;现实生活中,公民行使民主权特别是直接民主权缺乏法律保障,参政形式比较单一。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丰富民主形式”的要求,应研究实行地方民主,特别是直接民主的有益形式,建立健全地方民主和公民参政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程度如何,不仅是衡量高校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尺度,也是衡量我国政治民主建设的重要参数,更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的重大政治问题。调查显示,尽管当代大学生对政治参与抱有较高的热情,但在总体状况良好的前提下,其政治参与意识仍存在着参与功利化以及学生组织公信力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制约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网络背景下政治参与的内涵、特点和影响因素,指出了网络背景下的政治参与与传统政治参与的区别,进而探索如何完善网络背景下的政治参与,使它能够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较好地结合。  相似文献   

16.
参与是民主理论中重要的概念,它不但是衡量民主程度的一项指标,也是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参与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可以使广大民众接受一种民主的训练。民主的技能、"理性——积极"的精神、较强的政治效能感、合作和信任感等一系列支持民主政治运行的因素,都可以通过参与培养出来。而这些因素逐渐积累起来,就可以形成民主政治运行所需要的"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化、民主化和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运用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推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是一种有益的探索。通过对23个城市街道社区党组织网络平台建设情况的调查表明,借助网络政治参与推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工作已经逐步展开,但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如何保证网络政治参与各栏目的科学分类并长期有效运行,如何实现网络政治选举以及如何培育网络政治参与的软环境三大难题。  相似文献   

18.
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一种形式,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是现代民主形式的一种创新和发展。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主要形式,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则为党派参政议政提供了深厚的制度资源。  相似文献   

19.
环境群体性事件是我国公众基于维护生态利益而采取的环保自力救济行为的典型表现,实际上环保自力救济行为也为我国参与式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解决生态问题内在地包含于以生态为导向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程之中。有序的社会参与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双向要求和逻辑结合点,因此,在环境管理中引入社会参与机制,既是参与式民主理念在环境事务中的应用和深化,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浅谈现阶段青年政治不参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任何一个国家政治发展中,公民的政治参与都存在着参与和不参与并存的局面.现阶段青年的政治不参与存在着一定的危害性和普遍性.青年政治不参与行为的产生有着社会、家庭、学校和青年自身两个方面的原因.激发青年的政治参与热情,减少政治不参与行为的发生,必须从理论指导、民主法制建设、市场经济和解放思想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