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海上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责任限额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对海上船舶油污立法现状进行简介 ;并详细地对《CLC1969》和《Fund1971》及其三组议定书关于海上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责任限额的制度进行对比和分析 ;然后从中归纳出海上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责任限额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 ;最后 ,笔者对我国现有海上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责任限额制度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简要地论述。  相似文献   

2.
船舶油污严重污染了海洋环境。含有涉外因素的油污损害赔偿主要受国际公约调整,但在损害赔偿的主体、范围、责任限额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以便于澄清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试论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轮溢油事故一旦发生,后果往往不堪设想。国际上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然而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的油污损害赔偿制度,种种弊端突显。我国亟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充分借鉴国际经验,逐步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4.
美国1990年《油污法》制定前就有关于自然资源损害赔偿的规定。依据公共信托理论,美国联邦法授权政府机构作为自然资源托管人对有关自然资源损害赔偿问题做出规定。《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和《油污法》分别将美国内政部和国家海洋与大气局规定为托管人。各国针对油污事故的国内立法,可以借鉴《油污法》的规定,并入有关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文章讨论了审判实践中船舶保陪保险的四个热点法律问题:船舶保赔保险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海上责任保险合同,除可适用《合同法》总则外,其法律适用并无明确规定,可通过比照适用《海商法》、《保险法》、《合同法》,并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加以解决。对船东互保协会的直接诉讼存在实体和合同约定的障碍,《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97条确立了在油污诉讼中对船东互保协会直接诉讼的制度,但如何正确适用值得探讨,对船东互保协会的直接诉讼制度应建立于责任保险体系之下,同时应区分强制保险和非强制保险分别处理。油污损害责任强制保险中船东互保协会与被保险人间民事责任形式应取有限的替代赔偿责任说,即在船舶所有人应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且责任保险人应承担保赔保险责任时,船东互保协会应在责任限额内先行承担赔偿责任(在保险金额内),超出部分由船舶所有人赔偿。在一般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场合,船东互保协会作为责任保险人其享受责任限制的条件之一是保赔保险的被保险人可以限制其赔偿责任,在发生CLC公约下的油污损害赔偿时,船舶保赔保险人可以说是享有一种无条件的责任限制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受到全球高度重视的海洋环境保护问题为海商法提供了观念更新、制度创新的推动力。环境时代的海商法在法律生态化理念的引领下,更新立法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观指导海商法律制度开拓创新:建立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机制;规定严格的船舶登记制度,责成方便旗船的船籍国对其油轮造成的污染损害承担国家责任;重视船舶立法;加强船员立法、提高船员的素质;将保护海洋环境列为21世纪海难救助法的立法宗旨。  相似文献   

7.
海洋石油开发油污与船舶油污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时由于巨额的赔偿负担,两者均需要建立强制责任保险机制。实践中,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机制建立较早且比较完善,但由于海洋石油开发油污强制责任保险与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在法律依据、适用范围、责任限额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不能直接适用于海洋石油开发领域。同时由于海洋石油开发行业的特殊性,其必须建立自己的海上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侵权法的视角检视互有过失船舶碰撞中财产损害赔偿责任,从"碰撞责任分担比例"与"碰撞责任承担方式"两方面剖析船舶碰撞责任。根据实然法的观点,从早期的船舶碰撞"损失平分"与"按比例赔偿"之争到后来的"按份责任"与"连带责任"之争,英美两国关于"船舶碰撞责任"是否采纳侵权法上的"共同侵权责任"持不同立场;站在应然法的立场,"共同侵权责任"理念更符合航运实践与立法趋势。我国《海商法》修改的理性选择应遵循这种历史流变,要求碰撞双方对财产损失承担"连带责任",并厘清油污责任与碰撞责任之间关系,从而提升海商法的效率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数量的激增。由于我国没有一部关于机动车损害赔偿方面的民事特别法,现行相关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新旧法律规定衔接不畅,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成为解决该类民事纠纷中的一个突出的疑难问题。文章拟针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认定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有关海上油污污染的国际公约对于专属经济区内油污损害沿海国专属管辖权的规定过于笼统.我国民事诉讼法律规则对于专属管辖权的性质也并未加以区分.在此情况下,有关专属经济区内油污损害管辖权积极冲突在所难免.从国际公约的演进可以看出,各国对于海上油污污染管辖权的扩张成限缩之势.我国应尽快明确专属经济区船舶油污专属管辖权,并将其定性为一种国内层面的专属管辖,这对于满足涉外案件审判需要、保护各方当事人利益显然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1.
损害赔偿是违约补救措施的重要形式之一,涉及到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通过比较《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违约损害赔偿制度的相关规定,分析比较两部文件中关于损害赔偿的范围和限制进行,可以发现《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对我国《合同法》损害赔偿制度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完善刑事损害赔偿制度对加强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以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为出发点改革我国刑事损害赔偿制度,实体规范上应当适用民事实体法的相关规定,同时在刑法中确立损害赔偿和量刑、缓刑、减刑、假释相结合的制度;程序规范方面,取消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规定在刑事诉讼中可以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由被害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3.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对弥补当事人损失、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的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该法中的人身损害赔偿条款为基础,因而使国家精神损害的范围在侵权行为的形式、客体方面受到限制,同时也限制了非金钱救济手段的适用。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设计更应结合民法的相关制度,对国家精神损害赔偿不应超越民法原理施加不合理的限制,而应将公权力行使的公益性因素作为个案考量因素。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能够脱离《国家赔偿法》人身损害赔偿条款而单独存在。建议通过扩张解释或立法修改解除对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不合理限制。  相似文献   

14.
美国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泄漏事件尚未淡出人们的视线,2010年7月16日我国大连海域又发生一起油管爆炸事故,导致一千多吨石油泄漏,给当地的海洋环境、渔业资源、旅游资源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通过此次油污事件,可以看出我国在预防、处理海洋石油污染,以及相关赔偿方面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法律体系。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石油进口大国,为了应对迫在眉睫的海洋污染问题,我国的油污立法亟须完善。  相似文献   

1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是侵权人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的一种主的类型。文章论述了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件、损害赔偿额的确定、著作权精神损害赔偿等问题,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事主体受到不法侵害而遭受精神痛苦和损失, 可以要求侵权人通过赔礼道歉、财产赔偿等方式进行救济和保护, 从而获得精神损害赔偿。根据社会伦理道德对精神损害实践赔偿法的基本要求, 反映精神损害本身固有的特征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立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前瞻性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应遵循抚慰为主、补偿为辅原则, 法官自由酌量原则和适当限制原则。其赔偿金的具体算定要制定相对统一的标准, 可参照定量法、概算法、参照法等计算方法。通过修改或增加 《民法通则》中相关精神损害赔偿的内容, 扩大损害赔偿的适用客体的范围, 对具体的赔偿标准作出规定, 不断完善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研讨和争论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加强精神损害赔偿立法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目前我国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存在着诸多疏漏,无法满足现实客观需要。本文从这一现实出发,对精神损害应否赔偿,以及赔偿范围和赔偿数额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几点立法建议,以期完善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法律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是不予支持的,这给我国的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多的弊端.因而,笔者认为应当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并从具体的审判实践中阐述了理由,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通说认为,违约责任的赔偿范围不包括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由侵权责任来解决。笔者认为,仅靠责任竞合理论来保护违约中受害人的精神利益是不科学、不充分的,精神损害赔偿应该纳入到违约责任中。我国立法中尚不存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明确规定,但也难得出禁止性结论。面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发展大趋势,我国应尽快完善相关立法,做到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20.
国家赔偿法的出台开辟了国家侵权损害救济的新渠道,但是,由国家侵权行为所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并未纳入国家赔偿法的内容,这非常不利于公民精神权利的保护。本文通过对国家赔偿制度中相关理论和精神损害赔偿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从一些新的视角来探讨构建我国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