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空间主权概念是否成立,是当前国际关系学界一个某种程度上仍具争议且至关重要的问题。传统的网络空间"公域属性说"排斥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影响,而其所依托的网络自由主义理论实际上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发展过程;当下的网络空间态势更是呈现出以军事化、法治化、区隔化三个维度为突出特征的"主权化"趋势;在国家和国际体系两个层次,国家主权仍然对网络空间的各项事务具有支配性的表现。因此,网络空间主权的存在是无可非议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历史唯物主义逻辑是我们理解网络空间主权产生及其正当性的“钥匙”。主权观念诞生于由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变革而形成的经济社会之中,其本身的确立和发展又为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创造有利条件。网络空间主权的产生和发展同样是循着这一逻辑展开的:网络技术渗透到当代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存在于网络空间的新的经济社会关系,这些新的关系只有在国家主权的规制下才能保障其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存在的弊病,习近平总书记倡议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立足网络空间的社会属性,主张基础设施共建、文化交流互鉴、经济繁荣共享、安全有序发展、公平正义治理。这些主张合乎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总体利益的最大同心圆和最大公约数,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网络空间的全球治理和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改善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科学的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4.
网络的发展给现代社会带来极大的便利,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空间造就了网络犯罪不同于传统犯罪的特点,以致于面对网络犯罪,传统的管辖原则显得束手无策。为解决这一难题,各国立法和司法界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方案,但由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皆未能解决其中的实质性问题。因此,有必要讨论在传统管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各国的先进经验,制定一部有关网络犯罪案件管辖的国际公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合作治理理论作为公共管理领域中对公共事务治理的一种新范式受学术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实体社会的合作治理及以网络(互联网)作为治理工具而对实体社会展开的合作治理,无论在学术研究层面还是在公共管理实务层面都已开花结果。但是,网络空间的功能异化与乱象,也不容忽视。合作治理理论为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网络空间的合作治理旨在界定网络空间的领域边界,明确网络空间治理主体的角色与功能,构建相互制约与监督的合作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隐私权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传统的隐私权相比,网络空间隐私权具有新的特点并且其侵权形式更加多样化,为此,对网络空间隐私权的含义和内容需要加以明确界定.世界各国目前对网络空间隐私权的保护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行业自律模式,一种是以欧盟为代表的立法规制模式,两种模式,各有所长,值得借鉴.我国对网络空间隐私权保护基础薄弱,应借鉴发达国家立法,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空间隐私权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7.
网络空间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及国家发展的核心阵地。互联网飞速发展背景下,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保护面临很大威胁。实践中,囿于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反向挖掘技术革新等客观现实,再加上相关立法及司法保护乏力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网络空间中的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存在诸多不足。鉴于此,应当在合理借鉴境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立法为主,自律为辅"的规制模式,并重点引入过错推定制度及惩罚性赔偿制度,尽可能实现互联网革新与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协同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安全困境"是国际和平与稳定的潜在威胁。随着近些年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相较于传统空间的"安全困境",网络空间"安全困境"的程度呈现更加强烈的特点。本文在归纳总结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安全困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网络空间自身的特点,尝试对网络空间中的"安全困境"进行理论分析,并试图构想出网络空间"安全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应以网络命运共同体为价值牵引,在打击网络犯罪、网络恐怖主义和维护国家数据安排等领域积极展开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构建起大平台支撑、中平台补充和小平台务实的三层级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架构,根据不同来源、性质和程度网络安全威胁多手段建立起良好的国际合作态势,联合世界各国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0.
网络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在新世纪中,网络空间应成为抵制邪恶势力的侵蚀、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新阵地。而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则是抢占这一阵地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外交评论》2019,(1):113-134
网络主权虽已成为中国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原则,但其逻辑正当性仍需阐明。国际规范的兴起和扩散有其内在规律,其中规范的功能价值会对其是否被接纳、扩散并社会化产生影响。主权原则作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来国际体系的核心特征,其重要功能之一在于保障国际体系的秩序稳定。具体来说,这种秩序性功能体现在约束体系暴力、明确权利义务、保障平等发展和保护文化特性等方面。网络主权的缘起便在于这一新兴空间上述秩序功能的失位。同时,这也意味着网络主权实践应受到秩序维护的限制,从而表现为一种"有限度的"主权。基于上述理解,本文进一步对《网络行动国际法塔林手册》和特朗普政府《国家网络战略》中明示或暗含的网络主权理念进行了评析。这些案例均存在对网络主权的过度主张,从而损害而非加强网络主权的秩序性功能。  相似文献   

12.
13.
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网络社会,它不是"法外之地",因此,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依然是依法治国应有之义。而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就要完善网络立法、强化网络执法、引导全民守法。  相似文献   

14.
15.
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广泛运用,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高校统战工作也带来了冲击和挑战。这对我们如何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和创新高校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刘杨钺 《外交评论》2016,(4):106-129
网络安全研究已逐渐从理论建构走向实证研究,许多早期建立的理论假设开始受到质疑和挑战。以往研究认为,网络技术的发展会严重损害国际体系的战略稳定性,带来国际冲突的升级,乃至颠覆原有的政治权力结构。以此为背景,本文从回应策略、冲突升级、能力分配等角度对国家间网络冲突事件进行了实证考察,探讨了网络冲突对战略稳定性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此前关于网络冲突削弱战略稳定性的假设并没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充分支持,网络空间的安全互动造成的不稳定性是有限的。而相比此前理论所设想的不稳定因素,对网络空间更有可能带来安全威胁的是第三方因素和错误归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杨楠 《外交评论》2020,(3):69-93,I0003,I0004
网络空间军事化是指各国将网络空间相关的资源及技术持续投入军事和安全领域以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近年来,国际网络空间军事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各国先后通过一系列举措来完善网络安全战略规划,扩张网络军事组织体系,并在物理、应用和人文层面强化自身的进攻性网络行动能力。网络空间军事化对国际政治领域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影响,网络空间威胁被"过度安全化","网络军备竞赛"提上日程,"网络恐怖主义"如影随形。为了应对这种复杂局面和态势,各国开始发展在网络空间的威慑能力,积极投入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制定,并致力于推动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由传统国内治理模式转向有限度的国际合作。探讨网络空间军事化及其国际政治影响,分析各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应对方式及其限度,对于深入理解当前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现状及其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治理是内在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基于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要求,结合互联网的鲜明特性与运作趋向,分别形成制度供给机制、议题引导机制、技术革新机制、协同联动机制以及现实关照机制,进一步建构起多维治理机制来系统运作,不失为提升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治理效能的一种实践路径。实现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有助于推动营造安全有序、向上向善、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更能够在其中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9.
网络空间由于其虚拟性、自由性、创造性、交互性、开放性和全球性的特点.使得人们的恶习极易被扩张,从而引发种种有违道德的事件。这些问题的解决诚然需要网络立法,但更需要网络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超乎寻常关注网络空间治理,多场合数次阐述互联网建设观点。可以说,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思想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对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积极回应,是治国理政战略的重要部署。这一理论体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网络中国、怎么建设网络中国、互联网治理为了谁、依靠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