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任何一种社会系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社会冲突现象,治安调解工作即是针对一定的社会冲突(民间纠纷)而采取的处理方法之一。以社会学的特定角度(科塞的功能冲突论)为切入点,从治安调解工作的发生背景、类型特征和社会学对策,试图对完善治安调解制度做出新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2.
将"纠纷调解中心"搬进派出所(公安分局),是公安调解工作的新尝试.此举措,可以使派出所从繁杂琐碎的调解工作中解脱出来,又能使群众的纠纷矛盾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并能树立公安机关热情服务、绝不推诿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3.
反垄断法的公法属性使得反垄断纠纷的司法调解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反垄断法虽然是公法,反垄断纠纷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市场竞争和社会公众利益,但并非所有的案件都会对社会公共利益产生重要影响。反垄断民事诉讼是私人受到违法垄断行为的侵害而寻求司法解决的方式,授权法院根据具体案情决定是否允许当事人采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对于反垄断案件的处理具有特殊的意义。考虑到反垄断纠纷的特殊性,应将涉及到第三人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具有明显违法性的反垄断纠纷排除到调解的范围之外。反垄断纠纷调解可在开庭之前进行,采用促进式调解方式进行调解,还可邀请专家参与调解,协助纠纷双方评估、选择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反垄断集团诉讼中,为了防止参与诉讼调解的成员与被告达成损害集团成员利益的协议,法院需要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以保证协议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4.
由民间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在派出所查处的治安案件中占有很大的比率,这些案件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发更大纠纷,甚至影响社会稳定,为快速、有效地处理好这些纠纷,枫桥派出所首先健全有关调解组织,加强治安调解人员的培训,并注重激励机制的运用,充分调动广大调解人员的积极性.其次,对于轻缓不同的案件运用不同的处置方式,并理顺相关程序,活用各种调解方式,使矛盾得到顺利及时的化解.  相似文献   

5.
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其有赖于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积极有为和高效运转。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强化了调解作用,强调要建立企业内部劳动争议调解、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以及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从而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调解网络,构建起劳动争议中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对降低纠纷解决成本,合理分配司法资源,化解社会冲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其有赖于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积极有为和高效运转。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强化了调解作用,强调要建立企业内部劳动争议调解、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以及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从而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调解网络,构建起劳动争议中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对降低纠纷解决成本,合理分配司法资源,化解社会冲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调解治安纠纷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乃至民事纠纷案件系公安机关的一项法定职权。当下,公安机关对该职权的行使存在认识不清、权利滥用、怠于行使甚至违法调解的情形,正确行使调解职权需要在立法上明确规定纠纷调解权的范围及程序,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公安机关在具体的执法中应严格履行法律赋予的调解解决纠纷的职责,同时公安民警应加强民商法和诉讼法知识的学习,提高调解解决纠纷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适应社会公众对公安工作新的期待。  相似文献   

8.
大调解体系的构建,不仅可以缓解法院解决纠纷的压力,也可以丰富人们处理纠纷的方式。随着司法实践对大调解的逐渐重视,大调解呈现出泛化的趋势,主体的功能定位不清晰、理念认识不准、案件适用范围扩大。泛化的大调解不仅损害了司法的权威,而且影响了调解组织的公信力、遏制了规则的形成。解决大调解的泛化问题,只有建立在对调解进行理性认识、确定大调解的主导者、区分法院内外的调解以及赋予调解协议以强制执行效力的基础之上才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群体性纠纷日渐增多,而解决纠纷的机构是有限的,导致部分群体性纠纷长期得不到彻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律师调解必将成为新的解决群体性纠纷的力量,但我国法律对律师调解群体性纠纷的规定还略显粗陋,因此,需要构建合适的律师调解群体性纠纷的制度,才能使律师能够依法有效地调解群体性纠纷。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城市居民各种利益冲突加剧,纠纷大量增加。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调解委员会的纠纷调解制度,提高其纠纷解决的成效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城市居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工作实效性不足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只有营造有利于纠纷解决的和谐诚信社会环境,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实现居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协调与合作,才能切实增强城市居民调解委员会的纠纷解决效果,实现城市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和最早自觉地研究社会学方法论问题的两位社会学大师 ,涂尔干与韦伯均强调因果解释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并将探求因果解释的策略与途径规定为社会学方法论的一个核心论题。但是 ,他们对因果性的意义、原因与结果的对应关系以及作用形式的分析互不相同。比较涂尔干与韦伯在因果解释问题上的异同 ,对于把握社会学方法论的整体脉络 ,对于理解当前社会学界的有关方法论争议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物业管理纠纷诉讼日益增多,案件类型多样化,新类型案件不断出现,物业管理纠纷诉讼主体复杂,法律关系复杂,对纠纷的处理有一定的难度,具有群体性纠纷的潜在不安定因素等特点。文章结合《物权法》及新:颁布的《侵权责任法》对当前物业纠纷的成因、类型、特点及化解途径均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对司法机关如何应对此类社会纠纷热点提出了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3.
关于岛屿主权归属问题,在国际法的发展中先后出现了不同的原则。最初,"发现"能主张完整的主权权利。紧接着,国际社会强调了对无主地的"有效占领",单纯地"发现"只能产生初始权利。而当今国际实践表明,"有效控制"已成为裁判领土争端案件的重要依据。在双方对岛屿主权发生争议时,对岛屿进行更为有效控制的一方往往能获得主权。更进一步,"持续而和平的展示主权所产生的权利可以优于之前已经确定了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北京两会期间,"人口准入制"的提案引起众多争议,无论是经济学界、社会学界,还是法学界都对此都争议颇多.文章从法学的角度,从正义、自由、平等等法的价值对此提案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引进“经济学帐户”和“心理帐户”决策原则,以集体林地承包经营纠纷诉讼案件为例,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中个体诉讼者的决策依据,并探索是否可以通过改变决策者决策原则以减少诉讼的发生。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个体诉讼决策者以“经济学帐户”作为决策依据,但也存在根据“心理帐户”原则进行决策的决策者。针对后一类决策,理论上可通过说服个体决策者改变其心理帐户设置,从而改变其“诉讼”决策为“和解”从而降低诉讼发生率,但实践中受到纠纷诉讼对象与现有纠纷调处机制的影响,个体纠纷诉讼决策者与经济组织和其他个体间的纠纷存在和解空间,但难以改变与村委会间的纠纷诉讼决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和“刘燕文诉北大案”引发了学界对于公立高校与学生因管理行为引发的法律纠纷的高度关注.此类纠纷实际上是学术自治的权力与学生受教育权利之间的冲突,为使地位悬殊的二者的权利义务达到平衡状态,就需要在学生的救济制度的设计上更多地考虑对于学生的权利保护.但是教育系统的内部救济始终无法让人相信其公正性,所以就很需要司法权介入纠纷的解决,法治原则之下不能容忍教育这一领域成为“法治国下的隙裂”.但是司法力量介入此类纠纷又引起学界对于学术自由的担心,于是司法审查的范围就成为了解决此类纠纷一个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建立已久,但是存在的问题和争议也很多。我国应完善现有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因刑事案件犯罪严重程度不同适用不同的审判程序;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修改其与民事法律相冲突以及法律原则相悖的部分;规定允许被害人在特殊情形下可以不必须进行刑事诉讼,或不待刑事案件审结先行提起民事诉讼,改变“刑事优先”的传统模式以平行诉讼来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18.
宅基地权属争议主要是宅基地权属确定之前的,有关宅基地的占有、使用、收益过程中产生的,除宅基地侵权、宅基地违法及其他宅基地纠纷以外的各种争议和争执,它与宅基地侵权、宅基地违法及其他宅基地纠纷有着本质的区别。应当按照行政处理前置程序、现有利益保护等原则处理宅基地权属争议。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宅基地权属争议处理程序主要有协商、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  相似文献   

19.
公务员奖励的基本原则是公务员奖励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指导和规范公务员奖励的立法、适用和奖励争议处理的基础性准则。法治原则、平等原则、公开原则、论功行赏原则、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原则五大原则是公务员奖励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