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费与犯罪——基于改革开放30年的统计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震惊的成就,但是伴随着社会变迁,犯罪率也在节节攀升。犯罪率的攀升与中国进入消费社会和日益变迁的消费文化密切相关。本文从消费社会学的视角,摘取《中国法律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应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解释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的犯罪率的攀升。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微观个体层面的“消费支出”和“消费结构”、中观社会层面的“消费差距”、宏观政策层面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均对犯罪率有着显著的正影响效应。研究证实了消费社会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培育了消费享乐主义文化,使人们永远处于不满足状态之中,精神空虚,金钱至上,物欲膨胀,欲壑难填,乃至采取违法犯罪行为达到目的。消费社会也制造了一种“攀比消费”文化,使得人们产生越来越大的“心理落差”和“期望差距”,很容易产生被剥夺感和反抗意识,激发潜意识中的憎恨而犯罪。总之,消费社会中的多数人把自己定位在社会博弈力量的弱势一端,永远感觉自己口袋里的钱不够多,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最终,越来越多的不满足的人们通过暴力、抢劫、杀人、报复等犯罪行为寻找心理的平衡与满足。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语境下的符号消费已成为现今中国消费文化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如今人们已经不再是仅仅消费“物”的实用价值,也在消费附着于这些“物”之上的“符号和意义”。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不可避免的被卷入了国际市场,西方的消费观念和方式也无不渗透到当今我国消费市场,而同时由于大众传媒解构了传统消费文化和心理,鼓吹和强化新的消费模式等原因,符号消费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市居民作为市场经济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文化消费群体,其文化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对郑州市居民的文化消费活动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从引导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激发居民的文化消费热情、开拓新的文化消费领域和营造健康的文化消费环境四个方面,给出提高城市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对策,以促进郑州市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4.
随着河南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需求,同时推动了城乡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但城乡之间的文化消费差异相当显著,影响城乡文化消费差异的因素主要有居民收入、文化消费观念、文化基础设施不平衡、文化生活环境四种.针对影响城乡文化消费差异的因素,提出了攻坚克难增加收入,以缩小城乡差距为目的,加强教育宣传,转变城乡文化消费观念,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农村的文化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消费文化的客观存在与理论自觉之间的现实差距是中国共产党消费文化研究的基本前提.消费主义巨大的社会破坏性与渗透力亟待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消费文化革命的发生,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现实考验也需要对中国共产党消费文化进行系统的理性认识.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阶级本质、国家定位进而世界意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消费文化的内在规定性与理论着力点,同时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消费文化研究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文化消费的动机和行为也趋向于更加复杂的形式,文化消费的内容也趋向于更加的多样化,文化消费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升级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性也逐步显现出来。笔者通过文化消费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阐释出文化消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并探析出在这种新的形式下文化消费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文化消费指人们为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消费精神文化类产品和服务的行为。文化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是衡量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文就目前青岛市文化消费的现状进行了整体调研并对青岛文化消费的优势、劣势,机遇与瓶颈进行对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由于人们对于文化上理解的分歧,导致对于消费文化的性质也存在差异。在当代,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关系尤为紧密:消费主义就是当代的主流消费文化。对于消费主义的批判引起了对整个消费文化的批判。因而概念的界定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文化消费具有正效益和负效益。正效益包括 :公共文化消费所形成的主体价值观的树立和普及、社会行为的合作与协调、社会生活福利的提高 ;企业文化消费带来的经济效益 ;个人文化消费形成人力资本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负效益主要表现在 :不健康的文化消费对消费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消费观念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 ,政府应对文化消费加强引导和调控,一要提高对发展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增加其投入比例 ;二要优化消费结构 ,提高消费质量。  相似文献   

10.
关于消费社会的研究已引起了人们对消费文化的关注。消费文化的形成,与构成西方文化的基督教文化和古希腊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欧洲人对外扩张的过程中,消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商品经济助长了这种传播的势头。当今社会,消费文化不再是贵族的特权,在中产阶级中也已经广泛流传,并且大有向平民渗透之势。  相似文献   

11.
商品匮乏的消除使人类社会从生产型社会转变为消费型社会,20世纪中后期,消费社会来临。消费社会的社会发展阶段必然使消费文化发生转变,消费主义文化渐成主流。社会消费时尚显现着社会消费文化。消费时尚研究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消费文化扩张的外在诱惑等,使我国出现了一些消费异化现象,消费背离了满足人的正当需要这一基本功能,导致消费主体迷失在消费客体中,阻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消费异化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伦理冲突。我们应该为消费行为设定必要的原则,对消费伦理进行新的调整,并积极探索扬弃消费异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日益广泛,必将促进人们传统消费文化的急剧变革,形成一种网络时代的新型消费文化。这种新型的消费文化特征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网络营销时代的到来。网络营销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的革命,它包含了更深层的观念革命。在这种新型消费文化的影响下,网络营销的营销理念将有全新的内涵,其组合策略也将一改传统,独具特色。它是为明天所设,培育的是明天乃至下一代的潜在顾客群。  相似文献   

14.
NONO族的文化属性是一种时尚的都市族群亚文化,其文化特征为理性的思维方式、独立的人格状态和简约的生活方式。NONO族文化兴起的背景和原因是其对消费文化的反思,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担忧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NONO族的文化外围空间——大众传播环境,不仅对NONO族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为NONO族所从事的文化创意活动提供了符号、概念、经验等"材料"。  相似文献   

15.
谈文化消费的社会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消费的动力植根于社会主体内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文化消费必然会大力发展。文化消费是衡量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文化消费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良性循环;发展文化消费也有利于推进区域文化建设,增强文化竞争力。此外,文化消费状况还是区分社会群体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最终消费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构成。关于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的关系,经济学界颇有争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但是普遍来看,发达国家的政府消费同居民消费的关系是负相关的。通过考察中国政府消费的变动情况以及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的关系,发现中国的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是正的相关关系。这与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7.
地域文化的概念、作用及研究方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1、文化的概念与特征对“文化”一词有多种解释,其中《辞海》定义道:“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精神财富的观点我们比较赞同,但把文化也说成是物质财富的观点我们不支持。我们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和价值观的总和,是控制人们思维和行为的内核,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产物。物质财富是人们精神财富的物质化,是精神财富的外在的表现。把物质财富直接说成是文化的观点是欠妥当的。比如,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创造了一种物质财富,但我们并不…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正在由一个产能不足,抑制消费的生产型国家向产能过剩、鼓励消费的消费型国家转变。在当前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过程中,消费主义作为商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不可避免地输入我国,青少年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日益被消费主义所扭曲,出现了诸多不健康的消费形态。在青少年中建立健康的消费伦理,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背景及深层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岩 《理论前沿》2008,(19):21-22
文化创意产业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消费方式转变催生下的产物。要深入了解文化创意产业内涵,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引导促进消费和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不可持续消费,即不符合可持续消费标准的消费,主要指浪费的,不健康的,造成人与自然、社会不协调的消费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作为基本的经济活动和文化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经济体制的不完备,传统文化意识的影响和全球化浪潮下消费主义的渗透,加之现代传媒的推波助澜,我国当前存在大量不可持续性的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