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暑咳治验     
例1.王某,女,56岁,1986年8月26日初诊。始由外感,咳嗽痰多,胸部满闷,动则汗出,夜不能寐。曾经抗生素及止咳治疗两周余,咳反较前加剧,转诊中医。咳嗽频作。痰粘稠,胸闷身热,汗多不解,头胀似裹,不欲饮,溲短而黄、大便时溏,舌苔黄腻,脉濡数。证属暑湿犯肺,遏伤脾土,湿聚成痰,壅塞气道,酿为暑咳。治似清暑宣肺,化湿和脾。处方:香薷、厚朴、藿香、佩兰、杏仁、半夏各9g,炒扁豆12克,茯苓15g,滑石30g,甘草3g。3剂,水煎服。8月30日二诊:药后咳减,汗止纳增,唯午后似感微热,原方加青蒿9g,再取3剂,5日后随访,病愈。 例2.黄某,女,45,炊事员。1987年9月1  相似文献   

2.
陈皮性味辛苦温,入脾、肺经,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之效用。常用于治疗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亦可解鱼蟹毒〔1〕。据历代医书记载不同炮制品功效不一,如土炒陈皮取其温中理气、化痰止呕之功,盐炙陈皮用其温而不燥,更具化痰、消胀理气开胃之效用...  相似文献   

3.
例1 陈××,女,49岁,工人。患右偏头痛3年,时轻时剧,甚则头痛如劈,不能入睡,呻吟气短,困顿万状,脉濡紧弦,舌苔淡黄中裂。此气血不和而风火上扰之候。治以疏调气血,清泄风热:炒白芍、炙甘草各18克,制香附、全当归、桃仁各9克,刺蒺藜10克,甘菊花、川芎各6克,生石膏30克,藁本5克。5剂获效,10剂大效,20剂病愈。  相似文献   

4.
例1 金××,34岁,已婚,农民,1973年6月2日初诊。闭经二年余,初起月经稀发,经量少,色淡红,质清稀,继则经闭。贫血容貌,面目虚浮,畏寒,四肢欠温,腰痛重着,带下清冷,伴头昏耳鸣,记忆力减退,纳谷不振,胃脘时痛.脉沉弱,舌淡少华,苔白。证属脾肾亏虚,寒湿阻络。治以温中醒脾,分利化湿:芡实,山药、炒苡仁、茯苓,车前子各12克,陈皮,泽泻、木通、焦白术、制半夏,香附各6克,小茴香4.5克。五剂。  相似文献   

5.
下瘀血汤出自《金匮·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篇,主治“妇人腹痛”,“腹中有干血着脐下”之症。笔者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收效满意。基本药方:制大黄3~6克,炙地鳖虫4.5~9克,桃仁、柴胡各9克,郁金12克,丹参、鸡血藤各15克,枳壳10克.加减方法:伴胸闷、腹胀、纳呆,苔白腻或黄腻等湿阻证者,可加厚朴、陈皮、甘露消毒丹(包)各9克;伴神疲乏力、食欲不振  相似文献   

6.
病例 例1.张××,30岁,社员。因26岁妊娠足月分娩时胎盘滞留而引起大出血,产后无乳。哺乳期后月经始终不潮,毛发脱落,性欲衰退,畏寒怕冷,腰腿酸痛,神疲乏力。曾在某医院诊断为席汉氏病.经用激素治疗,未见明显效果。脉沉细无力,舌淡苔薄白。属气血双亏,肾阳虚损;法宜补气血,壮元阳。予方:潞党参、炙黄芪各20克、茯苓、炒白术、炙甘草、巴戟天各10克,当归,大熟地,仙灵脾,淡水芸各12克,川芎8克,制附片9克,菟丝子14克,甘枸杞,炒杜仲各15克。10剂。 二诊 服药后毛发脱落减少,畏寒怕冷亦轻,腰腿酸痛好转,舌质淡红苔薄,脉缓而有力。前方加肉桂7克,鹿角胶12克(溶化冲服),10剂。  相似文献   

7.
痰是由于肺、脾、肾的功能失调,体内津液凝集而成。笔者在临证中,根据痰的致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运用治痰六法,常获效满意。现简述如下。 一、燥湿化痰:适用于脾失健运,湿痰凝聚,或气滞湿郁所致。症见咳嗽痰多色白,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头眩心悸,舌淡,苔厚白润,脉滑等。可予二陈汤等。  相似文献   

8.
盗汗辨治     
一般认为盗汗为阴虚所致,其实临床所见,非阴虚致病者,也不是没有。今举不同原因所致盗汗治验病案几则,供参考。 一、气血两虚型 金××,男,33岁,住院号8146,1981年1月7日初诊。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盗汗,形寒怕冷,面色不华,纳食尚可,苔白腻,脉濡。术后气虚血亏,卫外不同。治拟益气养血敛汗:党参、清炙芪、熟地各12克,白木、茯苓各9克,白芍6克,砂蔻仁各3克(后下),浮小麦15克,佛手片、青陈皮、清炙草各4.5克。服药十四剂,体质渐复,盗汗止。  相似文献   

9.
我们自1975年以来采用自拟茵陈汤治疗黄疸型肝炎30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306例病人均系住院患者,其中男196例、女110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5岁,平均年龄32岁;中医辨证均属阳黄,其中热重于湿型206例、湿重于热型67例、湿热并重型33例。 二、治疗方法 基本方:茵陈、车前草各15g,大叶金钱草、金银花、黄芪各20g,郁金、甘草各10g。每日1剂,煎水300ml分2次服。15~20天为一疗程。热重于湿型原方药量加倍;湿重于热型加苍术、厚朴各10g;湿热并重型加赤芍、丹皮各9g,板蓝根30g,黄连6g。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病机可分为基本病机和前行病机。基本病机为脾失运化,前行病机为血瘀、痰浊、气滞、湿阻等。治疗应采取共性治疗和个性治疗。共性治疗包括理气运脾、燥湿运脾、益气健脾、淡渗实脾和消食健脾。个性治疗包括行气燥湿、化痰降浊、活血化瘀等。  相似文献   

11.
葛根止泻汤为祖传验方,专治小儿腹泻。近年来,笔者治疗5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50例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最小者2个月,最大者5岁,1岁以下14例,1岁以上36例;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6个月;中医辨证属伤食型10例,风寒型8例,湿热型22例,脾虚型7例,脾肾阳虚型3例。 二、治疗方法 基本方:葛根、扁豆花、木瓜、丝瓜络各6~10g,炒乌梅、煨木香3~6g,生山楂6~8g。每日一剂,浓煎至100~150ml,  相似文献   

12.
吴××,男,2岁。由于喂养不得法,营养不良,以致面黄肌瘦,精神萎顿,哭声低微,白睛干燥,黑睛混浊,枯暗少光泽,舌干少津。乃脾虚气弱,治以调理脾胃以培补后天之本。处方:太子参9克,山药12克,鸡内金3克,白术、六神曲、谷芽各6克。三剂后,症状改善,加云苓6克;继服三剂,调摄饮食而恢复。  相似文献   

13.
妇科验方选     
百合甘麦大枣汤组成:百合12克,炙甘草、麦冬、合欢皮、炒枣仁、茯神各10克,生地、生龙齿、生牡蛎、珍珠母各15克,五味子5克,大枣5枚。功用:滋肾养心调肝、益智安神。  相似文献   

14.
夏××,女,48岁,矿工家属,1977年4月8日初诊。糖尿病5年,曾服西药D—860、降糖灵等药,前医用甘寒生津、养阴补肾之类中药,服后病情加重,由其女儿搀扶求治。神疲消瘦,语音低微,口渴欲饮,饮后泛酸,胁肋胀痛,食少纳差,脘部痞满,嗳气频作,小便频数,大便干燥,月经近两年先后无定期。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细数。尿糖(++++)。证属肝郁血虚、脾胃不和,治以养血舒肝、健胃醒脾。方予:当归、白术、赤白芍、茯苓、丹参、玉竹各10克,柴胡、郁金各8克,薄荷(后下)、砂仁、甘草各6克,生牡蛎15克,6剂。  相似文献   

15.
一、一般资料 男68人,女48人:年龄3~36岁。 二、诊断依据 1.SGPT40单位以上;2.巩膜黄染或黄疸指数10单位以上;3.有明显的纳呆、厌油、腹胀、胁痛等自觉症状;4.肝脏肿大并有明显压痛。 三、方药组成 麦冬、秦艽各10克,夏枯草、丹参、蒲公英各16克。辨证为热重于湿者,加黄连、大黄、石膏、知母等;辨证属虚寒者,加附片、干姜、党参等。  相似文献   

16.
“肝豆汤”是在对尿排铜中药进行反复筛选的基础上拟定而成的。现将以本方治疗37例患者的尿排铜效果及其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一、治疗方药 本方组成;大黄6~9克,黄连、黄芩各10克,穿心莲、半枝莲、萆薢各20克。用法:水煎,1剂/日,连服4周。 二、疗效观察 服药前及服药后每周测血清铜、血清铜氧化酶及24小时尿铜排出量各1次,观察治疗前及治疗中尿铜及临床症状变化。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中医中药处理外感急症,是中医治疗急性病的一个研究课题。今举运用伤寒方治疗外感急症验案五则,以供同道参考。 例1.胡×,男,40岁。病逾旬日,初起头痛发热恶寒,服药七八剂皆未见轻,日趋加重,渐至神昏,壮热口渴,谵语烦躁。全家惊恐,后事已备。询其大便六七日未解,饮食不进。脉弦有力,苔黄舌红,手足澉然汗出,腹胀满疼痛拒按。此邪热入里,伤阴劫液,已铸成阳明腑实证。法宜釜底抽薪,泄热通便,急下存阴。拟方:生大黄15克(后下),玄明粉12克(冲服),厚朴、枳实,赤芍,连翘各10克。2剂。  相似文献   

18.
老年流泪症是指老年人泪液不自主外流,迎风流泪更甚。常常被临床忽视。现将笔者治疗本症22例,小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 男15例,女7例。年龄50~65岁。病程最长者3年,短者6个月。眼科检查均示泪道通畅,无明显阳性征。病例均为门诊患者。 二、治疗方法 自拟杞菊二至汤:枸杞子、菊花各15g,生地、熟地各12g,炒当归、女贞子、旱莲草、车前子、川芎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 三、治疗结果 显效(泪液不再自行流出眼眶外)20例,好转(流眼症状明显减轻)2例。平均治疗15天左右。患者伴有的  相似文献   

19.
[案1]徐××,男,40岁,大学讲师,1980年元月39日初诊。旬日来因工作未能遂意,心境不舒,始则郁郁寡欢,坐卧不宁,不耐阅读;继则头晕如蒙.每感凉气上泛,遇事辄易联想,化为幻觉。不能自遣。夜少安寐已久。身形如和,前医迭用解郁化痰、降逆安神诸方,恙情依然。刻诊舌淡红平薄心裂,苔细白而燥,脉沉细弦涩而数。素来勤奋治学,心阴暗耗,近加人事怫逆,肝郁气滞,虚风上扰。治宜养阴熄风,舒郁宁神。方子:肥百合30克,大生地16克。白蒺藜、肥知母、麦门冬、黄郁金、柏子仁,合欢皮、朱茯神各9克,炙甘草,炙远志各5克,10剂。每日煎服1剂。  相似文献   

20.
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治疗,速效难获。笔者采用清热利湿法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典型病例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例1 倪××,男,2岁,1976年7月21日就诊。此前一年多时间里,扁桃体经常红肿,伴有发烧,每月需住院治疗七八天。体检:体温39℃,两侧扁桃体Ⅲ°红肿,指纹紫滞,舌苔腻微黄,小便频数。心肺(一)。治以清热利湿:荆芥、黄芩、枳壳、通草各6克,连翘9克,丹皮7克,赤小豆、赤芍各12克,茅根15克,芦根25克。三剂热退尽,扁桃体红肿消至Ⅰ°。后三个月内复发二次,其父仍持上方取药予服,每次取三剂。以后随访三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