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升降散为治温十五方主方,载于清代杨栗山之《伤寒温疫条辨》。该方药味虽然只有僵蚕、蝉蜕、姜黄、大黄4味,却含义精深。其主要功效为调畅气机、升清降浊,尚有宣郁散火、清热解毒、化痰散瘀、透疹止痒之功,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新安医家辨治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用药规律。方法 以新安医家辨治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数统计方法对其中的方药及其相关属性进行统计,并分析统计结果。结果 新安医家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主要用药类型为补虚药和理气药;常用药物为茯苓、半夏;常用药对包括茯苓配半夏、茯苓配陈皮、川楝子配延胡索、半夏配陈皮等。结论 针对“肝为起病之源,胃为受病之所”的发病规律,新安医家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祛湿化痰为主要治则,善用茯苓、半夏、陈皮等药。  相似文献   

3.
韩明向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根源在于痰饮内伏为患,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候。其本在于脾肾虚寒,其标为外邪袭肺。韩明向基于肺喜温而恶寒的理论,运用温法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温肺汤加减治疗感寒饮冷之证,以化痰降气胶囊加减治疗痰饮内阻证,以阳和汤加减治疗痰瘀并见证,以玉屏风散、异功散、金匮肾气丸、补肺汤化裁治疗痰饮咳喘之证。  相似文献   

4.
半夏性味辛温,有毒,入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但半夏有毒,临床上内服必须经过严格炮制,曾有近10种制法,到近代,有的制法已不用.从199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至今仅保留了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4种.半夏生品有毒,陶弘景在《名医别录》载有“凡使半夏,须用汤洗十余遍,令滑尽,不尔有毒,戟人咽喉.”近代研究认为,半夏毒性主要表现为对所接触黏膜的刺激性[1],但生半夏及炮制品对动物黏膜的刺激性比较,尚未见报道,为此,笔者进行了此项研究. 1 材料  相似文献   

5.
《金匮要略》治瘀血之方,活血化瘀药常配以理气、温经、化痰、利水、清热之品,或佐以扶正,或峻药缓攻,或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刚柔并济。仲景活血化瘀诸方,用药精当,法度严谨,配伍巧妙,对指导临床遣药组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熹之先天象数学尽管承袭于邵雍之数学体系,但与邵雍之体系相比,其先天学体系显然有大突破。可以说,其突破主要体现在,以邵雍之先天象数学为基础,朱熹对其做了调整和扩展,使其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成功构建属于自己的先天象数学体系。而在这些调整与扩展中,对先天象数易图的改造则是其最大的特色,也是朱熹最着功夫处。本文探悉了朱熹对河图洛书、太极、伏羲四图所做的改造和调整,并于文末得出朱熹其改造先天易图是其“以理观易”思维的明确体现,其旨归无非是“以易证理”,最终建构更加完善的理本论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在研究“人理”,即做人之理、用人之理、育有之理。展望未来公安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在公安管理中应将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管理者素养的训练,作为实施有效管理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虽以六经分证,但其病机变化主要落实在有关脏腑,对五脏各有不同治法。其治肝法包括疏肝理脾、温肝散寒、养肝通络、柔肝缓急、凉肝解毒、制肝安胃等法,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 一、疏肝理脾法:以四逆散为代表方,主治肝郁气滞导致肝脾不和、腹痛泄利或四肢逆冷者。四逆散的创制使后人认识到肝病易影响脾胃之一斑。自丹溪倡“六郁”后,更视肝气郁滞为肝病现律之一,以疏肝为主的治郁法应用尤广。诸如《局方》逍遥散、《景岳全书》  相似文献   

9.
《婚姻法解释三》暴露了我国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即其已异化成为“准立法”。由此进一步深入,即得出了我国司法解释制度陷入权源不一、权行不当的“两不困境”的结论。故亟待修正:主体一元化可使之从不一走向统一;解释正当化可使之从不当走向正当;重视监督制可使之从少监督走向有规制。如此,司法解释方能回归正途,发挥出增强法律适用性,填补法律空白或漏洞,进而推动法治文明的效用。  相似文献   

10.
肾与脑在结构上互为联系,脑髓之源滥觞于肾精,二者在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相互影响.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病位在脑之脉络,肾精亏虚,精不生髓,脑中脉络缺乏肾精之濡养为其主要病机,故临床治疗应以补肾生髓为治本之法,辅以补气活血化痰通络之剂,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1.
李东垣作为“补土派”的创始人,对于脾胃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其对“阴火”的认识为后世用“升阳法”治疗脾胃亏虚证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李东垣根据伤饮、伤食之病机不同,提出上下分消化饮、内消积滞的不同治疗思路,并且顺应四时升降浮沉之性以加减用药,强调药物酒制对于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由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组成,能补脾燥湿、化痰熄风,主治风痰眩晕、头痛。从临床实践来看,风痰患者除具有眩晕、泛恶,甚至呕吐痰涎、胸闷、舌苔白腻等症状外,由于兼挟气虚、阳虚、火郁、血淤之不同,证侯表现又有寒、热、虚、实之别,但一般以本虚标实为多见。笔者治疗风痰眩晕,常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随证加减,收效满意,举例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由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等药组成,具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之功效。凡属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诸证,若能审证确切、加减得宜,投之无不效者。笔者秉东垣之妙法,谨守病机,应用于儿科诸证,疗效满意。兹录数案...  相似文献   

14.
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eanomeles speciosa(Sweet) NaKai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具有平肝舒筋、和胃化湿之功效.木瓜入药,历代均以安徽宣城所产宣木瓜为道地,<图经本草>:"处处有之,而宣城者为佳.……宣人称莳尤谨,遍满山谷,……本州以充土贡,故有宣城花木瓜之称."现主产安徽省宣州市新田乡.由于其炮制方法散见于历代本草文献中,整理研究木瓜古今炮制方法历史沿革,将可为深入进行木瓜炮制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文献诠释的角度观察,汉宋治学方法之对立展现为还原性诠释方法与创造性诠释方法的歧异。然而,在孟子的诠释思想中,以上两种诠释方法却是有机统一的。两种方法的调融使二者均能够扬长避短地发挥其效用。  相似文献   

16.
清代名医黄元御提出“一气周流”理论,将疾病发生的根源归于一气转运不畅,不但用以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还用以阐释药物的临床效用。基于“一气周流”的理论基础,柴胡的作用归经为足少阳胆经,其病理变化包含甲木克戊土和相火刑辛金两方面。因此,柴胡的临床效用可归纳为疏木气和清相火。足少阳胆经之逆造成的头目眩晕、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咳嗽呕吐、眼红耳热、瘰疬结核等是柴胡的治证,足厥阴肝经之陷造成的淋浊、泄利、痔漏、血室郁热等也是柴胡的治证。  相似文献   

17.
不寐从胃论治五法肖玉英(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230022)关键词:不寐;辨证论治中图法分类号:R256.23不寐一证,因胃气不和所致者,临床屡见不鲜。其理源于《素问·逆调论》:“人有逆气不得卧,……是阳明之逆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  相似文献   

18.
《内经》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源泉。以《内经》病机学说指导临床,可收执简驭繁之诊断,从而得到正确治疗。兹举病案三则,以窥一斑。 1 上气不足之眩晕 眩晕症,《灵枢*口问篇》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上气乃指心肺之气,心为君主之官,肺主一身之治节,心肺气虚,宗气不足,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头乃诸阳之会,浊邪蒙敝清空,故脑窍失聪、眩晕等症作矣。本症临床特点为耳如蝉鸣,听觉失灵,头脑重胀,视物模糊,朝轻暮重,动则尤甚,严重时则心慌气短,呃逆呕吐清涎等。一般多见于中老年身体素质较差者,对此,采用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收效甚著。 例1.王某,男,1969年3月21日诊。患眩晕症1年,经诊断为梅尼埃病,时愈时发,病初发作较稀,近来发作频繁,多次经中西药物治疗,收效不理想。平时头昏耳鸣,记忆减退,纳差,疲乏无力,大便先硬后溏。发时感天旋地转,并呕吐痰涎,耳如蝉鸣,面色白光白,精神萎靡,甚则心慌气短,舌淡苔薄白,脉右细小、左弦细。证系心肺气虚,脾胃虚弱,清阳不能上升,浊邪不得下降,清空受蒙所致。治宜益气升清,降逆和中,蠲化痰饮。方宗益气聪明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党参、黄芪各30 g,炒白术、泽泻、蔓荆子、炒白芍、姜半夏各9 g,葛根、代赭石(先煎)各20 g,旋覆花、茯苓各10 g,升麻、陈皮各5g,生姜4片。服5剂眩晕即止。继以益气聪明汤合香砂六君子汤调理半月而瘥,此后未发。  相似文献   

19.
理气关系是朱熹哲学体系中基本的一对关系,包括了理气相依相离,理本气末,理气先后,理为气主,形上形下,理气体用及理气神化动静等问题。这些关系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要了解理气神化动静,就必须从广阔的背景上来全面地了解理气相互关系的诸环节。 一、理气关系的诸环节 1、理气离合。首先,在朱熹看来,理气是浑然一体而不是两体对立的。他说:“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语类》卷1)“理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理亦无挂搭处。”(同上)在这里,理、气作为说明宇宙自然界一切现象的基本范畴是互相…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在研究“人理”,即做人之理、用人之理、育人之理。展望未来公安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在公安管理中应将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管理者素养的训练,作为实施有效管理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