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东派生诉讼的几个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东派生诉讼是小股东权益保护的一种有效的事后救济方式。本文在分析比较了几个国家和地区股东派生诉讼的主体、股东派生诉讼的前提条件和原告股东诉讼后费用承担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公司的运作情况和诉讼现状,对我国未来相关立法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中引进股东派生诉讼,弥补了我国公司立法空白,然而这种制度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适应和完善。本文对股东派生诉讼的诉讼主体资格限定提出了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股东派生诉讼是一种赋予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而提起损害赔偿诉讼权的制度安排,源于英美法系,为多国公司法效仿。新《公司法》在我国正式确立了股东派生诉讼。通过对股东派生诉讼法理基础的阐释,以及对其原告资格、前置程序、原告股东的权利限制三方面的制度设计,构筑股东派生诉讼——公司自治与司法干预平衡的理念,以完善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4.
论股东派生诉讼的激励和滥用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公司法确立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有利于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最终能够保障股东的权益。但是股东派生诉讼制度面临着激励与滥用的矛盾,对该制度设计时既要激励其诉讼,又要防止股东滥用派生诉讼权利。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新公司法的规定,探讨股东派生诉讼的激励和滥用制约机制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司法确立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具有许多突破一般性公司法规范的特点。建立、健全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途径有:采取诉讼费用担保制度、限制原告股东的处分权利、明确股东败诉时的赔偿责任等。  相似文献   

6.
股东派生诉讼是对公司独立人格制度缺陷的弥补,其建立是平衡公司内部利益关系、强化公司治理的需要。在我国由于公司治理的失效,急需以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监督公司经营者。而且鉴于我国国情,我国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应以鼓励诉讼为立法侧重点。我国公司法修正后建立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值得赞成,但也不尽合理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股东派生诉讼是有效维护公司和小股东利益的一种间接诉讼方式。应该沿着“鼓励合法诉讼”与“阻却投机诉讼”的总体思路,对我国股东派生诉讼提出派生诉讼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相结合的制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派生诉讼制度评析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颇具特色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和不足。我国公司法未规定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有必要对此加以借鉴和吸收 ,完善我国股东诉讼制度立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公司法规定了股东诉讼制度,提供了股东诉讼的法律依据。在司法实践中,正确划分股东诉讼的种类、确定股东派生诉讼的程序要件和主体要件、股东派生诉讼的结果归属等法律制度亟待完善,否则,由于法律制度的缺陷,将很难发挥股东诉讼制度设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存在原告界定范围过窄,诉讼费用担保不明确,管辖及举证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完善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应明确原告的诉讼资格,公司在诉讼中的地位以及对诉讼中止和解、举证责任分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证券市场颇具前景,然而现实的、潜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法制缺陷的分析可知,法制的完善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的完善,规范公司的法人治理,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全面引进股东诉讼特别是派生诉讼,完善证券民事责任制度及司法制度,切实保证投资者的利益,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公平有效的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12.
公司人格混同是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要件之一,在对其进行认定时应突破"人格形骸化"的局限,同时应从理性第三人的角度对于债权人是否会将多个公司混淆做出判定。在规制人格混同现象方面,应侧重于完善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职能以及股东的信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受理《公司法》意义上的公司股东提起的派生诉讼 ,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就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作司法解释的精神。提起派生诉讼的原告资格首先要符合作为股东的法定要件 ;其次 ,要符合公司内部程序前置要求 ;还要符合股东公正性和公益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三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有其积极的方面 ,但同时也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而利润最大化不仅反映了市场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客观要求 ,体现了所有者、债权人、管理者、政府和企业职工的共同利益 ,而且可操作性强 ,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日本和韩国商法规定了代表董事制度.代表董事是代表公司并持有业务执行权限的董事,是股份公司的必要的常设机关.代表董事通常由数名董事组成,对外具有代表公司的法律地位,这对于提高交易效率,保障交易安全有积极意义.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规模的扩大,董事长代表制已不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我国将来修改公司法时可借鉴代表董事制度,从而弥补公司代表一元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法官的诉讼管理权是与当事人的辩论权、处分权相对应的一种职权,是审判权的具体体现。它是平衡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权利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诉讼顺利进行,维护诉讼公正的重要保障。但是如今我国相关法律对法官的诉讼管理权的构建相对还是个空白。本文对诉讼管理权的概念入手,在考察了域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诉讼实际提出了我国的法官诉讼管理权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法治实践离不开诉讼文化的范导和支持 ,我国乡村法治的前提之一在于乡村诉讼文化品位的重塑与提升。无讼和非讼观念仍然困阻着乡村法治的进程 ,民间“习惯法”大有吞并置换国家“制定法”之势 ,诉讼救济或曰法律救济尚未成为乡土中国利益实现的主渠。依法治国这一伟大方略的实现有赖于找准“现代”与“本土”的接点 ,进而着力于乡村诉讼文化的批判性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证据是诉讼的基础,在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中,证据展示是实现刑事司法程序公正、诉讼效益乃至实质公正等诉讼价值目标的重要配套制度。证据展示制度的缺失是我国庭审无效率乃至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当前形势下,引进并构建完善的证据展示制度,有利于推进我国的现代司法进程。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的行政判决包括维持、撤销、履行、变更等七种类型,但如此分类已与日益变化的行政诉讼实践脱节。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行政判决种类进行重构和完善,以使其能够为相对人提供完整的行政救济,对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予以有效纠正,从而实现行政诉讼制度的根本功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事诉讼法》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具体制度设计上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无论在立法还是司法实践中,对刑事判决和民事判决之间的冲突如何协调,均存在一定模糊性。应从挽回损失、补偿受害人的角度实行民刑分立,同时启动程序分别进行审判,更好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