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美育在学校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实质.从范畴来说,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形成分支系列而又构成总的体系;从层面来说,美育渗透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充分发掘美育中的审美因素,才能发挥其对学生创造个性的激发和创造力培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厘清网络德育的概念内涵,对高校网络德育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其特殊性,并探讨高校网络德育实施路径,是高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价值理性"出发,阐述了高校网络德育的概念内涵,分析了高校网络德育所具有的"主体性"和"生活性",最后,提出了网络上与网络下联动机制,对高校网络德育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网络谣言在高校的传播加大了德育工作的难度,对德育手段的创新和德育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层面,应加强网络预警、监督、管理以及信息公开工作;学校层面,应增强网络伦理意识,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个体层面,应加强道德自律,主动践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真善美探讨是语文教育研究的一个永恒话题,以推动语文教育有效地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达到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理想目标与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为宗旨.语文教育真善美探讨要立足“语文本体”,渗透语言教育、文章教育、文学教育;要立足“教育本体”,贯彻语文智育、语文德育、语文美育;要统观“语文教育本体”,促进“语言的智育、德育、美育”和“文章的智育、德育、美育”以及“文学的智育、德育、美育”三者前后相承,经纬相织,华实相胜,从而浇铸成和谐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5.
一、坚持德育与智育的统一 由于应试教育中作为教育手段的考试已被异化为目的,目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的"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如老师和家长片面重视智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评价青少年往往重分数、轻育人.青少年学生因挣脱不了以成绩论好坏的枷锁,无心追求对道德的自我完善与提高,教师因没有卸掉升学压力的沉重负担,无暇顾及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培养.可见,坚持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是社会、学校及家庭面临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体育是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外的众多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都对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出过深刻论述,并提出过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主张与措施.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应把体育列为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手段,极力倡导,使人们充分认识体育的价值,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德育思想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指针."两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落实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重要阵地.认真学习并切实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德育工作的论述,对认识和加强德育在高校工作中的首要地位,深化"两课"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发展人的主体性,增加道德独立能力、判断能力,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主体性与大学生的德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大学生道德主体性方面的欠缺,应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改革德育模式和增加主体践行能力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德育各有其特殊性,各自所要求的教育任务自不相同,但二者在某些方面,有很多的结合点.毛泽东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曾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由此看来,体育与德育从来都是在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和德育似乎又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0.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出现的一些新特点、新问题,高校德育需要迫切转变观念,加强工作模式的创新.本文认为,大众化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模式的创新点包括:德育理念"自主化"、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方法"咨询化"、德育载体"网络化"、德育形式"环境化"等.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要培养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新时期的合格人才,高校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教学为高校德育教育提供了好场所、好时机,好的活教材。也是加强高校德育教育的最直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德育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任何社会中,德育都是至关重要的,中美两国也始终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对中美两国德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的异同之处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对于指导我们的德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一些青少年犯罪案件折射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就是青少年的道德素养不容乐观 ,尤其是道德情感的淡漠、麻木甚至是冷酷。道德情感教育对青少年道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在道德情感的养成和培养机制方面 ,移情是道德情感养成的重要机制 ,“双主体模式”是培养青少年道德情感的重要德育模式 ,美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情感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4.
教育道德是从伦理学的角度用道德的本质来审视教育活动及其过程。从根本上说,教育共同体是一个伦理实体,教育善恶是教育道德的具体体现,教育是道义的事业、是求真的活动、是公平的“砝码”。教育从善的最终实现,要依靠“教育中人”的德性修养和制度德性来保证。“伦理实体”的论断给教育道德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是关于教育道德的一种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系统的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素质教育的内容,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直接化解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为此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探索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人本化德育是当前德育发展的趋势,在德育过程中它强调人的主体性、人的自我价值,并从个体的自我需要出发进行道德教育,从而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因此,从人本化德育的本质入手,探讨新时期大学生人体化德育的构建模式,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需要,我国在教育方面进行了数次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对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传统陈旧的教育观念还没有被彻底根除,教育理论尚不成熟,教育实践还存在许多与时代相脱节的地方。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存在上述问题。如何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必须再次强调德育的重要地位,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客观地分析新形势,切实把握新情况,采取有效方略,加快德育(学校德育)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德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功利化的倾向,这是导致德育工作实效性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树立德育美学观,在德育工作中开展美学德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网络资源等新兴媒体的迅速普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出现问题的原因包括:学校教育功能上的德智失衡,家庭教育中的重心失衡,社会文化市场上的审美错位,网络、短信的监管乏力,部分成年人道德水准的低下等。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心、智、情的启迪、开悟和感化,是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过程,是对未成年人应有权力的尊重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