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由于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虚拟社会性和身份匿名性特点,加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不对称,蕴藏在互联网金融内的经济犯罪风险不可忽视。防范风险的对策主要有: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应的行业监管细则,明确互联网金融监管主体;加强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并针对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建立惩罚机制;强化互联网金融风险前端管控,并有效提升执法部门间协作能力;进一步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建设,同时加强互联网金融投资者风险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2008年金融危机强烈地冲击了世界金融监管体系,使得非正规金融逐渐走进监管者和公众视野。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和中国的民间金融体系同为非正规金融的组成部分。金融监管政策的调整根植于金融监管理念的变化,即怎样平衡金融自由与金融安全。在漫长的金融发展史中,美国的影子银行不断发生样态衍变,金融监管者也在不断找寻金融监管理念的平衡点。逐渐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的中国,也必须要调整金融监管理念,理性面对民间金融体系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金融领域的机构监管和分业监管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混业经营、跨行业经营不相适应,容易出现监管空白与不协调,而且传统金融监管重视合规性监管,对互联网金融则要加强风险监管。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典型的金融创新,因此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也要创新。我国未来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要创新监管模式,实现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分业监管与联合监管相结合,并探索集中监管改革;要创新监管措施,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数据监测,建立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安全性标准;要创新监管的参与主体,除了加强政府监管外,还要完善行业自律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险内控制度。  相似文献   

4.
金融操作风险虽然形式多样,但在我国,却主要表现为金融业高管腐败的日趋严重、金融业违规操作的日益严峻、金融违法犯罪的日益猖獗和操纵证券市场的屡禁不止。而监管体系结构的失衡、监管治理机制的薄弱和监管规则的相对滞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和交互作用,则是根本的症结所在。总之,我国金融操作风险的有效防范和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不仅需要进行监管制度创新,统一金融监管权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而且应当健全金融法规体系,发展金融同业公会,以构建政府掌舵——市场约束——社会参与的新型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与金融的结合催生出金融创新,并由此带来金融犯罪的新情况、新问题。由于金融监管的滞后,金融领域的刑事风险进一步加剧。为鼓励金融创新,遏制金融犯罪,应更新金融监管理念,加强金融犯罪的刑事司法应对,并加快网络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工作,研究出台适应新形势的网络金融犯罪综合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6.
反思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实质是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不匹配,金融监管缺位导致高杠杆创新性金融衍生产品失控,最终引发金融体系产生系统性风险;在后次贷危机时期,无论是国际组织还是西方经济体都纷纷重新审视诸多重大的监管问题,积极开展金融监管体系重建改革,这必然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应顺应全球金融监管制度变革趋势,推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协同,从而实现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金融中的非法集资风险主要集中于P2P和众筹领域。P2P领域中的三种模式已经触犯了非法集资的法律红线,而股权类众筹最可能涉及的犯罪是非法集资犯罪中的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两高和公安部联合颁布的最新司法解释在非法集资构成要件的认定上采取了"从严把握"的原则,更是大大增加了部分互联网金融活动的非法集资的入罪风险。因此,对互联网金融中非法集资的风险防控应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监管体系,并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以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企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行业进行渗透和重塑所形成的新型金融业态,其核心理念在于共享和普惠。共享经济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经济发展形式,是互联网金融向垂直和纵深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已初步形成京东、淘宝和追梦网三足鼎立的局面,但仍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以及企业进入与退出机制不成熟等诸多问题。立足国家宏观监管与内部微观管理,加快互联网金融法律建设,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建立企业内部风控机制,施行政府线下审核双保险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分析入世后中国金融监管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根据这些挑战和世界金融发展的大趋势 ,提出入世后中国金融监管的具体取向。  相似文献   

10.
美国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对场外金融衍生品监管的缺失以及金融监管体制中的弊端对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制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我国金融衍生品已经存在并迅速发展,现有的分业金融监管体系、监管法律难以有效适应金融衍生品的监管需求,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近年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创造出一系列的金融创新手段与创新产品。利用信托受益权转让进行融资,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与消费者的投资需求,同时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如何在金融创新中把握金融监管的方向与力度,使金融监管服务于金融创新,并在促进金融创新的同时,控制创新所带来的风险,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从信托受益权转让这一融资模式出发,以小见大,或能为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权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西方巨大的金融市场差异,美国等西方国家后金融危机时期的金融监管经验不宜简单移植中国。在金融暨经济自由化较低和法治化程度不高的双重作用下,中国金融市场本身就存在不健康因素。通过强权推导并以牺牲部分权利代价而留下隐患的经济发展,一旦公民权利诉求的高涨、知情权的表达以及法治化程度的提高,都有可能将隐性的金融暨经济风险暴露出来。中国的金融风险主要不是来自金融市场本身,而是源于金融体制限制并异化了金融市场的发展。而这体制性摩擦的金融暨经济风险恰是市场机制本身所无法或难以解决的。如果中国的金融监管避重就轻,过多地纠缠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及经验教训,无疑是“缘木求鱼”的做法。中国金融监管的当务之急是加快金融体制性变革,通过一定的可承受的风险代价获得体制性突破,为金融市场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及其豁免制度是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中的核心制度安排。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与豁免实质上是基于价值冲突和利益衡量的博弈,应当适应互联网金融创新,廓清投资者保护与融资者支持、金融系统稳定与金融运行效率、披露融资信息与保护商业秘密的界限,科学合理确定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豁免的标准,构建科学、有效的信息披露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坚持“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原则中,货币流通是基础和先导。开展金融合作不仅是经贸合作的基础,而且也是顺应金融市场全球化和金融监管国际化的内在要求。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角度阐述金融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支持作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金融支持面临的各种挑战,建议从开发性金融为先导引领区域金融支持;拓展人民币结算和扩大互换规模,推进区域性金融支持;推进国内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水平;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金融支持模式;建立丝路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加强国际金融治理以及金融监管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金融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对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依赖性更强。互联网金融交易具有虚拟化和场景化特征,所以其安全性较低。与此同时,我国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缺失,导致其风险比传统金融更为显著和特殊。对此,本文在考察了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和趋势基础上,针对互联网金融技术性风险、虚拟性风险、操作性风险、法律法规性风险和监管覆盖等风险特殊性进行分析,从而基于互联网技术层面、金融属性层面、法律法规层面、监管、行业自律五个基本层面,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特殊风险应对与监管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金融创新领域的新生事物,金融衍生工具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隐藏着一系列的风险,必须对其加强监管。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有效监管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和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还很不成熟,尚缺乏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和有效的监管体制,当务之急是从这两个主要方面入手来加强对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法律监管。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提出了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北京金融中心的要求。提出着力狠抓金融"五大件"(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产品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开放体系、金融监管和金融发展体系),促进北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和世界城市的发展。本文在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方面都很鲜明。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地方市级金融机构得到快速发展,新兴金融机构大量涌现,地方金融业已经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网点布局最多、服务面最广、业务最活跃、影响最大的经济板块。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地方金融领域也面临诸多风险隐患,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已成为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地方政府一方面要积极促进当地金融行业的发展,另一个方面也要对金融机构进行严格监管。通过对全国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金融监管职能的分析,发现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存在监管机制尚未健全、监管法制建设滞后、监管易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干扰等问题。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应强化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完善监管机制和手段,提高监管水平与自身独立性,在给地方金融业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时保证地方金融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国家安全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融入世界,我国的金融安全问题开始凸显:一类是国有资产由于涉外金融业务导致的巨大风险问题,另一类是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有效运行问题,它们都会造成国家和人民资产的巨大损失,甚至危害国家经济体系的运行,因此必须予以预防和克服。政府必须对国有资产和金融体系实施具有法治性质的金融监管,吸收借鉴国外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建立健全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才能有效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由分业经营走向综合经营已成为全球金融业的发展潮流。随着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业务的相互渗透日益频繁和深入,中国金融集团已客观存在并初具规模,整体上呈现。集团混业,经营分业”的特点。但与之相对应的金融监管制度却未能跟上金融发展的现实需要,严重剖约着金融集团的进一步发展。为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集团监管体制,可以通过“三步走”的阶段式改革,稳步推进金融经营和金融监管的体制转换,最终建立起统一监管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