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培养精准思维、精准开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南华县运用"精准思维"找准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开展"双联双强"活动,破题乡村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要科学有效推进济南乡村振兴发展,需要确定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和指标体系,构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协同振兴模式。在宏观决策层面,要深刻认识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地位作用,确立乡村发展的主体性,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一体的支农惠农机制,深入持续开展乡村文明建设行动,推进济南城乡融合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任务,是服务乡村“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舞台,是构建大统战格局实现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统一战线要发挥好自身独特优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集聚发力,贡献统战智慧和力量。如何有效找准对接点和切入口,助力乡村振兴是个崭新课题,洞口县统一战线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要求"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云南省龙陵县近年来把石斛产业作为重要抓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找准优势,积极拓展新思路,多措并举,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之路,引领乡村振兴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前,贵州省正在准备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亟需找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为此,本研究在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时代背景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贵州乡村发展问题挑战提出贵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人口汇聚、产业发展、土地改革、资金筹措、政策保障等路径构想。并基于此提出成立工作机制、加强调查研究、推进分类施策、加强智力支持、注重风险防范等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事关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生态必须首先实现振兴。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有利于乡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乡村被严重污染的生态环境。乡村生态振兴的实现可以促进乡村生产力的发展,夯实乡村人力资源,从而促进乡村实现共同富裕,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针对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出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作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国内外乡村发展实践及其形成的理论都倾向于以城乡一体化思想来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理论基础和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应做到: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及乡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推进乡村产业兴旺;以美丽乡村建设与绿色发展为重点,推进乡村生态宜居;以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融合发展为重点,推进乡风文明;以德治、法治和自治相融合为重点,推进乡村有效治理;以民生工程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重点,促进乡村生活富裕;以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融合发展为重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乡村振兴中,文化润物无声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乡村人民生活质量,还有利于增进历史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提供重要支撑。本文分析了乡村文化建设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困境,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擘画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蓝图。当然,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全面”二字,即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久久为功。尤其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对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成为当务之急,必须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原则,特别是要统筹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产业振兴与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现代农业与小农户、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等重大关系,确保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11.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是要消除乡村,而是要振兴乡村。乡村振兴既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又是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扎实推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要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关注、回应和解答新时代“三农”问题。农村关涉共同富裕的基本面,要努力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解决乡村治理、基础设施和人才供给等难题,优化农村创富环境,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农业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柱,要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解决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发展难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民是促进共同富裕的主要群体,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解决运行管理、集体产权和发展动力等难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解决“三农”发展难题,补齐“三农”发展短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才能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2.
加强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途径,乡村振兴需要加强乡村社区治理,实现乡村社区治理的现代化。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日趋多样化,而乡村社区治理模式相对单一;城市社区服务内容较为齐全,而乡村社区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城乡社区治理在治理模式、社区服务内容、治理主体以及运行制度和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未来促进乡村社区治理需要从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3.
巩固产业扶贫成果作为产业兴旺的重要部分,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云南省N县集山区、边远、民族、贫困于一体,在云南乃至全国都比较突出。作为山区县,其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探索极具代表性,对于全国组织开展巩固产业扶贫成果对接乡村振兴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民生保障是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推进的重要抓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渐次铺开,在目标、工具、方法层面,民生保障不同程度地存在“目标理解、规范执行、互动配合”和“不会抓、不想抓、不敢抓”等落实难题。在民生价值及其制度设计的维度,捋清民生目标根系、规范民生过程的第三方评估以及以党建促进协同发力是增加群众幸福感和落实民生保障的政策工具集。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标志着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农民工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着人才缺失、农民主体性缺失、乡村治理无序、资金短缺等多重困境;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项目和平台,其政策红利吸引着农民工进行返乡创业;同时,农民工返乡创业又能及时弥补乡村人才缺口,促进乡村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资金保障,并能够改善乡村社会治理。因此,可以通过实施差异化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引导策略,构建多维度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环境,开展针对性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支持等途径来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三变”改革作为农村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三变”改革之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总结渭南市“三变”改革的经验和成效进行总结,阐述“三变”改革之于乡村振兴的实施机制和路径,指出“三变”改革在确权、收益分配、产业市场化运营等方面的重点和难点,对助推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工业化与城市化并不必然带来乡村衰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尊重市场规律,发挥乡村比较优势,并处理好如下三个基本问题:一是破除阻碍资源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的“制度藩篱”,实现农业振兴与农民增收;二是消解“乡土文明”与“城市文明”两者对立的固有偏见,深刻理解“土地束缚”、“小农经济”的桎梏之源,改革城乡二元制度安排,构建统一、公平公正的资产交易市场、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制度;三是采用市场激励机制,让农村人口“走出去”,让外部人才、资本与技术“引进来”,在城市化进程的“双向互动”中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提高乡村健康公共服务水平以促进农村居民健康是脱贫巩固与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从安全饮水基础设施使用机会、生活方式与家庭健康水平关系的分析发现:造成农村居民家庭健康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供给的不均等没有影响到农村居民家庭的健康水平,并且这一结论具有普遍性。因此,在乡村振兴发展新阶段,改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公共服务供给的重点要从“物”的提供转变为提高“人”的素养,一是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机构通过教育和宣传来培养农村居民的健康主体意识,二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从小培养“人”的全面素养的发展,实现从外部支持发展向内生动力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历史任务,为欠发达地区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产业兴旺是重点,电商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发挥电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要作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安康市“安康扶贫空间”以及紫阳、汉阴、石泉和宁陕4县为研究对象,根据调研数据分析显示,农产品物流问题、品牌意识薄弱、品质参差不齐和电商人才匮乏问题是该地区目前电商发展受限的主要瓶颈。针对以上问题,要从提高思想认识、优化配送体系、夯实品牌信用体系、提高农民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及农户信用意识、强化人才培训5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20.
“乡土中国”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社会事实。土地问题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也是深化改革的关键着力点。优化地权配置,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农地利用效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从地权配置角度切入,剖析乡村振兴与农地流转之间的内生关系,探究了当前农地流转的成绩、不足以及困境,以图耦合地、人、业、钱等要素的关系。为推进农地流转体制机制创新,应当加快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网络化的农地流转市场并充分监管农地用途,合理界定相关权利主体及其行为边界,激活土地的多层次权能,促进现代农业与小农户有机衔接,同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农地流转的后顾之忧,殷实农民获得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