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诱惑侦查在实践中是一种极有成效的犯罪侦查手段,我们应通过法律规制赋予其一定的合法性。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明确适用诱惑侦查的前提条件、案件范围;确定采用诱惑侦查手段的主体;建立诱惑侦查的审批程序;对诱惑侦查主体的行为予以法律限制;赋予被诱惑者“陷阱抗辨”权力;明确诱惑侦查使用不当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2.
诱惑侦查是由侦查机关设置陷阱,在诱使侦查对象犯罪或自我暴露时将其逮捕或收集证据的一种特殊侦查方法,是侦破毒品团伙犯罪等案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特殊侦查手段,一旦滥用,就可能造成侵犯人权。公安机关应当严格限定诱惑侦查适用的案件范围、适用主体、适用条件、适用程序、适用对象和原则。合法使用诱惑侦查手段,既发挥其在打击犯罪中的作用,也防止出现弊端,阻却其实施中的违法性。  相似文献   

3.
在侦查实践中,正确理解和合法使用诱惑侦查与哲学方法论紧密相连。以方法论为根基,从侦查主体的视角阐释诱惑侦查的目的、途径、策略和方法技巧,并以此为据构建诱惑侦查的适用规则体系。在方法论视阈下,以“侦查僵局”和“侦查不能”并存为依据确定诱惑侦查的案件适用范围,以启动、执行和结束三个阶段分析诱惑侦查的运行程序,以因果关系和“异常因素”确立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判断标准,以事后、事中救济措施尽力克服不当的诱惑侦查行为,进而丰富和发展诱惑侦查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4.
诱惑侦查的必要性、合理性及适用原则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惑侦查是一种由侦查机关实施诱惑而诱使侦查对象犯罪并将其抓获的特殊手段,由于我国立法目前对此还没有明确规定,其合法性问题一直颇受争议。本文探讨了在现阶段我国运用诱惑侦查手段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主张对“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应当坚决反对,对“提供机会型”诱惑侦查应当支持,并提出了适用诱惑侦查的五个原则,以便将我国的诱惑侦查纳入法制的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5.
诱惑侦查已被实践证明是破获高难度案件的有效措施之一。它已运用于我国的犯罪侦查实践中,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制,其合法性问题一直颇费争议。诱惑侦查,作为刑事诉讼中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有必要从适用范围、适用对象、适用程序等方面作出必要限制。  相似文献   

6.
反侦查是犯罪人或其他人为了使作案人避免被发现、证实与抓获而采取的掩盖、伪装、躲避和对抗行为的总称。反侦查可分多种类型,反侦查的规律与特点也有多种,其中需注意的是反侦查的焦点性,它多集中在作案的时间和空间、作案手段、案犯特征、事件与案件性质、刑事责任能力、罪行轻重等方面,这是反侦查的基本内容。反侦查对策的总体思路是:牢牢抓住案件的反常点、细微点;注意“面”的工作;运用高科技手段、诱惑侦查手段;抓住犯罪人难以或不能反侦查的链节等。  相似文献   

7.
诱惑侦查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特殊侦查手段。它可以分为“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与“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两种类型。本文通过对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及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从法律制度上对其加以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诱惑侦查是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在我国的重大走私、贩毒等案件的侦查中有所运用,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法律却没有明确的规定。本文拟对诱惑侦查进行合理性分析,并对其使用的原则、范围、对象及控制程序应作的限制等作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前,受国际毒潮的影响,我国的毒品犯罪形势日趋严峻,毒品消费以及毒品犯罪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鉴于贩毒案件的特殊性,在现实的迫切需要下,侦查部门在贩卖毒品案件侦查中开始适用诱惑侦查措施。国内关于诱惑侦查的合法性讨论较多,但少有结合具体案件实践分析适用诱惑侦查措施是否合法。在贩卖毒品案件中适用诱惑侦查措施有其必要性,从实体法、程序法角度看也具备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诱惑侦查作为特殊的侦查手段被频繁适用于那些具有高度隐蔽性、组织性的犯罪之中。国内学界和实务对诱惑侦查的关注较多,但对"犯意引诱型"侦查手段认定及其法律效果方面关注较少,这也导致了相关问题法律缺位,适法混乱的情形。基于"犯意引诱型"侦查手段的特殊性,可从实证研究、分析比较的角度对我国存在"犯意引诱"争议的案件从"案件类型""辩方抗辩理由""公诉方提起公诉的理由""法院裁判情况""法院判断标准"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和归纳总结,以确定我国犯意引诱的审查认定标准宜采主观审查和客观审查的混合模式,效力方面采"除罪"说。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防治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问题。本课题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立法、执法研究从实际出发,充分了解公安基层的实际经验和需求的原则。对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昆明市公安局、昆明市海关缉私局等禁毒业务部门进行了调研,并对到云南警官学院受训的缅甸、老挝禁毒执法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比对分析,为有针对性在三国警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培训提供依据,为开展艾滋病预防宣传工作、解决执法中的困惑提供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全国公安刑侦系统"命案卷宗评比"在云南警官学院侦查系顺利完成。通过此次评比工作发现:全国各地公安刑侦部门命案侦办质量有明显提高,科技强侦意识进一步增强,"一长双责"制得到较好落实,办案程序上的问题大大减少,法律文书制作和案卷装订质量有明显改进。但是,一些单位、一些案件在执法办案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今后,应坚持系统业务培训,提高民警的办案能力;逐步推行命案审讯全程录音录像制度;加强管理、明确责任,落实命案办案责任制。  相似文献   

13.
"犯意诱发型"的诱惑侦查不仅违反了侦查机关的职责,而且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了抑制侦查权力的恶性膨胀,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在诉讼中应当允许被告人提出"陷阱抗辩",并且在举证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人就陷阱抗辨的主张进行举证,如果举证不能,应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反之,如果被告人能够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犯罪意图是侦查人员通过积极主动的行为引诱产生的,法庭应宣告被告人无罪.  相似文献   

14.
为顺应形势,落实部署,中国刑警学院刑侦系侦查讯问课程组进行了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尝试。实践表明,要想提高侦查讯问课程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坚持理论指导与实训操作并重、突出课程特色与亮点、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等原则。  相似文献   

15.
侦查作为国家调节社会的一种手段,其目的的研究不应仅从刑事诉讼的狭隘的视角进行考察,而且还要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界定。以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为框架界定侦查目的,对侦查构造、刑事诉讼构造的改革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侦查与侦查学若干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安机关(横向)侦查机构的设置和案件管辖分工应遵循积极整合、抑制分化的原则,(纵向)侦查体制的确立和职能定位则应遵循明晰事权性质、分级负责的原则;刑事侦查的方针应修订为:依靠群众,依托基础,注重协作,依法办案;刑事司法改革的推进和证据立法的完善必将给侦查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应积极应对挑战,确立与现代法制相适应的新的侦查观念;物证鉴定体制应实行相对意义上的侦鉴分离,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侦鉴分离;侦查学以观念层面的本体基础理论、原理层面的本体基础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的科学理论作为其科学基础,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科学性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7.
调查研究是公安工作的科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调研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是为行政任务服务的科研工作,是科教强警的组成部分。要把调研摆在“五基”的地位,进行五个方面的调研。调研必须实行“只服从科学真理的原则。”调研部门数字化要先行。调研中,恰当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要精心设计调研方案,选用多种调查方法,重视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主流以及官方正式表态中,始终坚持案件不分大小,都应一体对待并开展侦查,但受制于侦查资源以及其他现实因素的制约,案件侦查必然会出现选择性。案件是否侦查以及侦查介入程度的取舍,关系到个案被害人和社会公众以及作案人等利益关联方的切身利益,侦查机关应以公正为基本要求,确立案件选择的基本标准,以案件自身的特征以及侦查价值为主要决定要素。在可能的情形下,侦查机关应对所有已立案的案件开展初步调查,并以对调查结果的评估结论作为是否实施后续侦查的根据。  相似文献   

19.
论侦查信息媒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识论的角度而言,侦查即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对案件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从同一认定视角入手,则侦查即是一个广义的同一认定的过程。侦查主体的未知性和侦查信息的可知性使得侦查信息媒介的存在成为必然。侦查信息媒介指的是侦查活动中侦查主体与相关人和物进行沟通以求获得信息所凭借的载体。侦查信息媒介分为言辞媒介和技术媒介,二者在本质、运用媒介和效益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侦查信息媒介面临着相应的困境,包括言辞媒介和技术媒介自身的不稳定性和运用过程中滋生的冲突。侦查信息媒介应该从依赖言辞媒介转向以技术媒介为主,并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0.
推定作案条件是破案的关键一步。从逻辑的角度看,作案条件即作案人的必要条件;推定作案条件的推理形式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式;排除作案人的推理形式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式;确定作案人的推理形式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在推定作案条件的过程中,我们应避免犯三种逻辑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