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我国基层警械武器存在着枪支杀伤力大、警械的制服性、约束性效果有限等问题。民警在执法中往往只有两种选择,即要么不使用杀伤性武器,要么使用杀伤性武器,没有回旋余地,以至于警察在使用武力强制手段时犹豫不决,不敢开枪,对警察的自身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使用泰瑟枪既可以避免伤害嫌疑人又可以使嫌疑人快速丧失抵抗能力,能够减少基层民警伤亡和避免伤及无辜群众,更好地处置非对抗性群体性事件,减少因警察不当开枪造成的负面舆论。因此,我国警察应该借鉴国外警方的做法,给基层警察配备泰瑟枪,为保障我国公安基层民警执法安全,减少伤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治安警务工作中轻微违法者袭击民警、阻碍执法的现象较为严重,且对民警的身心伤害较大,成为基层警察的一大执法困境。针对福建省袭警现状调查分析和X市2016年袭警概况统计,发现不少基层民警在可能遭受袭警的警务工作环节和遭遇侵害后的现场处置、善后处置等方面的认识均有失偏颇,为此应以突出宣传教育、加强规范化执法为核心探讨解决问题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治安警务工作中轻微违法者袭击民警、阻碍执法的现象较为严重,且对民警的身心伤害较大,成为基层警察的一大执法困境。针对福建省袭警现状调查分析和X市2016年袭警概况统计,发现不少基层民警在可能遭受袭警的警务工作环节和遭遇侵害后的现场处置、善后处置等方面的认识均有失偏颇,为此应以突出宣传教育、加强规范化执法为核心探讨解决问题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各国警察执法保障对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研究中外部分国家警察执法保障相关立法规定。在借鉴国外警察执法保障相关立法经验和我国警察执法保障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完善我国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的对策。其中包括:建议单独增设袭警罪;建议修改《人民警察法》第三十第五条规定,加大对侵犯警察执法权力的处罚力度:规范合法警用暴力的使用标准。完善警察执法保障的其他建议是:建立完善人民警察维权的机构;充分发挥警用装备的作用;提高民警自我防护意识;强化民警执法素质和执法活动效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作为基层民警,在执行各项公务时,特别是其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其维护自身私权利的地位是弱势的,究其原因有:民警执法压力空前高涨、公安机关作为专政机关的专门性和权威性有所淡化、公安机关缺乏"发声"技巧和途径,影响社会认同、民警执法权益的维护力度不够,袭警成本低、警察维权机构建设滞后,民警缺乏维权意识和途径等。应从完善法律法规,重树和强化民警执法权威;建立健全公安机关维权工作机制;建立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公共信息平台,完善警务公开,谋求社会认同;加强基层警务保障等途径进一步维护基层民警执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强势语"滥用是影响警民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产生有主观与客观方面的原因,包括对警察工作性质认识的错位,对警察执法性质认识的错位,对警察形象认识的错位和口才的欠缺等.要有效地消除"强势语"滥用现象,应对民警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将公务用语纳入民警工作考核范围,大力倡导使用等势语.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道路交通形势也在日益变化,交通警察执法能力提升成为科学有效维护和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秩序的重要基础。交通警察执法能力提升是推进依法行政、落实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重要体现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体现。以临沧市交通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为基础,分析交通警察执法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探索研究通过完善道路交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交通警察执法观念、树立交通警察执法权威、完善交通警力配备、提升学习培训质量、完善执法监督机制等手段进一步提升交通警察执法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发生了一系列的暴力袭警事件,不仅严重伤害了警察的身体健康,而且是对警察执法权威和执法尊严的挑战,更是对国家法律尊严的藐视、挑衅和践踏。随着袭警事件的凸现,有关部门和学者在分析其原因时指出,袭警事件频发与公安机关推出的"人性化"执法有关,应当叫停人性化执法。其实,正当的警察人性化执法非但不是袭警案件发生的原因,反而是消减袭警案件发生的一项有效举措。当前,警察人性化执法之所以引起争议,并非其本身的问题,而是制度设计存在漏洞。因此,应当走出人性化执法的误区,完善警察人性化执法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体能是警察执法战斗力的直接构成因素,是警察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必备的基本能力。但从近年公安机关民警体检、招入警和基层民警体能抽样测试等结果来看,当前我国警察身体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与公安工作对警察体能素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影响了公安队伍整体战斗力的提高。警察体能应树立正确的训练理念,结合警察职业特点创新训练内容和转变训练方法,积极推进警察体能和警察技战术训练的一体化,使体能训练符合警察实战的要求,更好地为警察执法提供体能和技战术的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警察执法风险是中国风险社会背景下的严重问题,当前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风险危害民警的合法权益甚至生命,更是对警察权威、治安秩序的威胁。执法风险表现为民警伤亡数字激增、暴力袭警频现、执法责任风险高、涉警舆情多发,其原因主要在于风险社会中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执法环境恶化、非警务活动干扰、执法工作需求与警力供给的失衡、公民权利意识的误识、警察职业发展的不足。执法风险问题的治理,应从问题根源着手解决深层次问题:准确定位警察职能,做好风险预防管理工作,加强执法保障与民警权益保护,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快警察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内地涉及武器、警械等警察武力使用不当的案例不断出现,主要原因是民警武力使用训练模式落后和理念陈旧。中国香港对警察进行武力使用的规范化专项训练,是提高警察执法能力的有效途径,学习与借鉴香港武力使用教学训练模式,建立警察武力使用规范化训练长效机制,有利于中国内地民警合理使用武力,提升规范化执法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近期武汉袭警案件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暴力抗法袭警的原因和特点,结合武汉地域、时空特点和警察队伍状况,确定树立三个观念、健全完善六项制度、构建一个体系、强化二种手段、训练六个能力的应对策略。积极适应警务机制改革后警察执勤执法的特点,以期增强民警自我防能力,提高民警"高效履职、安全执法"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交通警察执法中面临着许多问题,既有外部执法因素,又有内部执法原因。分析交通警察执法工作的现状,从多方面提出解决执法中面临问题的途径,使交通警察执法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4.
警察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执法民警法律知识有限、管理职责模糊、民警权益保护阙如、法律意识淡薄、执法权威弱化。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背景下,法律素质的提高应成为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根本之策,公安院校法律课程设置要以公共法律课、专业法律课和选修课三位一体的模式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针对全国公安民警在侦查办案、执行抓捕犯罪嫌疑人时出现的"追不上、打不赢、说不过"的问题,在2004年公安部组织开展了"警务战术技能的大练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尽管使民警的体能素质和执法中的战术意识有所提高,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警务战术技能与体育运动技能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证警务战术技能和运动技能的关系,分析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民警警务战术技能不过硬的问题,可以提高民警的执法自我保护意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6.
警察在执行公务中受阻、受扰、受侵害已经成为新时期影响警察执法权威的重大问题,这不仅损害了警察的正当执法权益,也极大地伤害了国家法律的尊严。优化警察执法环境、用足现有法律依据、完善立法,是保障警察正当执法活动、维护警察正当执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警察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公安民警作为打击违法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可预见的与不可预见的风险。警察职业本身就是高风险职业,执法面临的风险是其本身所具有的,开展执法就有危险,较高的执法风险意识和执法风险应对能力是警察开展执法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打铁先要自身硬,先从自身执法风险评估做起,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避免民警伤亡的发生,降低警察职业风险,确保警察执法安全。  相似文献   

18.
执法语言规范是展示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也是塑造警察形象、提高现场执法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一线民警在现场执法时对语言的规范化使用不够重视,导致现场执法效果大打折扣,也不利于警察形象塑造。只有提高对警察执法语言规范化的重要性认识,加强执法语言规范化建设,建立考评机制,提高一线警察执法语言运用水平,才能提高现场执法效果,塑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警察形象。  相似文献   

19.
推进"阳光警务"建设是积极探索建立新型警察公共关系,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推进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推进"阳光警务"建设是提升经侦民警执法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公安机关要依托"阳光警务",进一步加强警民互动,拓展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交通警察日常执法活动是各级公安交通管理机关面向广大交通参与者最直接的执法行为,近几年交通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合法权益经常受侵害,有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自身原因,也有外部执法环境以及立法上的原因。维护交通警察正常的执法活动和合法权益,创建一个和谐的交通执法环境,要尽快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交通警察的教育培训机制;提高交通警察执法综合素质;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创造和谐的社会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