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居住证暂行条例》的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进入居住证时代,居住证制度是户籍制度改革的过渡性措施。推行居住证是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必须通过全面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逐步实现"证变本"、努力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能力等路径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的人口综合调控主要是建立在居住证积分制基础上的一系列调控。居住证积分制既是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制度,也是引导流动人口家庭去留上海的重要调控手段,对流动人口家庭的影响最大。一方面,居住证积分制建立起了对流动人口的"梯度赋权、权责对等"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另一方面,又建立起了对大多数流动人口的综合治理制度。因此,本文拟在本人2013年所做的《上海市流动人口家庭对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及满意度调查》及30户流动人口家庭个案访谈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居住证积分制调控对上海市流动人口家庭社会服务需求的影响,并提出构建流动人口家庭社会服务体系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居住证制度的实施,是传统户籍制度的突破,是现阶段户籍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面对全国普遍废除暂住证,推行居住证制度,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们对户籍制度尖锐的批评。但是居住证制度是不是户籍制度改革的终结?居住证的功能与作用是什么?如何正确认识与实施居住证,成为了人们必须研究的一个迫切问题。湖南在实施居住证制度时,应该充分体现其三个基本功能,增加证件的存贮功能,突出服务性,在服务中实现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调控城镇人口的规模。  相似文献   

4.
《居住证暂行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的时代,这一制度为流动人口"由漂转稳"奠定了基础。围绕居住证制度,学术界视角多元、讨论热烈,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以学术界研究成果为参考,对各地居住证政策进行省际多维比较,可发现各地建立居住证制度的若干特点。总体来看,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做好政策衔接过渡,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优化人口服务管理,完善部门协调机制,以及强化信息系统支撑。  相似文献   

5.
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并进行简要评述,可以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必要的文献铺垫。文献梳理发现,国外直接研究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文献几乎没有,但他们对人口迁移一般规律、分权与财政均等化、人口流动与公共服务供给相互间的影响以及公共物品和社会福利的多元混合供给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给我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一般社会性状描述及其与户籍人口的对比、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政策的变迁及背后的利益博弈等方面,并对部分城市和地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做法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均等化的路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性制度措施基本确立的背景下,我国将开启流动人口的"居住证时代"。居住证制度改革新政是逐步解决流动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问题,推动我国户籍制度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目前,居住证制度改革经历了从地方实践不断上升到国家性制度安排的发展过程,是伴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不断发展而来的。因此,总结和梳理居住证制度的演进历程,深入研究和探讨居住证制度存在的瓶颈性问题,对于居住证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提出了居住证制度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东莞市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调查显示,这些政策对流动人口的融入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总体看来效果还不理想。结合东莞实际,本文提出了调整入户政策、强化引进人才政策、建立以居住证为基础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加强新型社区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流动人口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人民共享发展的体现。我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得到一定的重视,但现实中存在服务水平低、服务项目不均、政府投入不足,管理部门缺少协调机制,流动人口认识不足、存在抵触情绪,服务队伍不健全等问题。加大投入并保障经费落实,完善管理机制,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宣传提升流动人口自我权益维护意识与主动参与意识,强化服务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为城市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同时,由于流动人口在福利待遇上与当地居民存在较大差异,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一定的风险隐患。近年来,我国推行的居住证制度注重对流动人口权益的保障与服务,特别是国务院最新颁布的《居住证暂行条例》,明确提出了流动人口可以享有的权利,吸引流动人口主动申领登记,这有助于公安机关掌握准确人口信息,对预防和减少犯罪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的户籍制度改革推进进程中,公安人口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处在变革的历史节点上.公安机关人口管理应以民意为导向,将重心从以户口登记为主转变到以人口管理为主,依托信息化建设,落实实名登记管理,完善和健全人口信息采集机制,强化流动人口治安管控,从管理争服务两个方面提供公共安全服务和治安保障,实现实有人口治安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1.
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政府在整个系统工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最终取决于政府体制上端的制度安排。为此,我国政府应该从公共服务理念、公共服务决策机制、公共服务主体体系、公共服务运行过程以及公共服务安排方式等五个维度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0月26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工作推进会"提出实行居住证制度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有益探索。流动人口犯罪在城市犯罪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城镇化的高速推进阶段,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给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繁荣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的沉重社会治安问题,对进城务工人员实施居住证制度可以有效减少流动人口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和实现标准入手,通过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现状及实现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制度保障及推进举措,对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优化、进一步推动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缓解区域贫富差距的重要因素,也是有效缩小城乡地区差距的施政方针。结合广东的实际看,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广东全面协调发展的最大问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解决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的现实选择。广东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但更重要的是公共服务制度的安排问题。广东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以欠发达地区为重点,积极构建完善的制度基础、实现机制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继续扩大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乡存在不均等的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采取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制度;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及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安排。当前,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理念层面正式走向实践。所以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引用了国内外专家学者观点,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涵义、供给模式、现状与问题、制度保障等方面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但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比例逐年下降,且在城乡间、地区间和社会阶层间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为此需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健全完善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公共财政制度,并加强法制体系建设,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8.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均等化,而现行财政体制由于存在异化效应无法实现公共资源和服务在流动人口和城市人口之间均等配置。"公共服务责任分工—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和意愿—转移支付效果",这个三位一体的制度框架,构成了阻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障碍。要破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困境,就应该完善现行财政体制,使之适应人口流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面临新的视野,要在经济发展前提下不断扩大农村公共服务,逐步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公平地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成果。必须全面透视我省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存在问题,谋划我省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途径。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推进城乡基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20.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广西属于落后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获得国家批准后,进一步探究各种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全面开放开发营造良好的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