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近年来,手机短信诈骗犯罪应运而生并迅速蔓延。根据使用稳定性程度的不同,短信诈骗涉案手机号码分为相对非稳定性号码和相对稳定性号码两种类型。短信诈骗涉案相对稳定性手机号码挖掘方法主要有批量开户号码筛查分析法、视频监控录像关联查证法、异地通讯数据模糊查询法、关联手机信息追查锁定法和虚假登记信息倒查追踪法等。挖掘短信诈骗涉案相对稳定性手机号码应注意强化涉案手机信息搜集、固定意识,注重话单分析与传统侦查措施综合运用,并加强公安机关与社会相关行业的动态协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短信诈骗犯罪虽历经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但其犯罪形式却更加"丰富,"犯罪手法更加"智能,"犯罪数量居高不下,在一些地区短信诈骗更是呈现出"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持续高发态势,而且由于犯罪手段不断升级,犯罪危害程度更加严重,危及群众的财产安全。短信诈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此类犯罪多发是社会管理不到位的集中表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为有效遏制短信诈骗高发势头,必须改变传统"为打击而打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被动模式,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从短信诈骗的各个环节入手,剖析制度漏洞和管理缺位原因,并从完善法律制度、规范社会管理、强化案件侦破、提高群众自防能力等多个层次,填补漏洞、斩断源头、阻断环节,寻求减少和预防短信诈骗犯罪的对策和途经。  相似文献   

3.
利用手机短信实施诈骗犯罪是当前经济领域犯罪的新动向。这类诈骗案件呈现出与传统诈骗不同的特点,给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难点。为了有效遏制短信诈骗案件高发的势头,侦查人员必须掌握手机短信诈骗案件的规律和特点,强化侦查手段,同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协作配合。  相似文献   

4.
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利用固定电话、手机、网络等通信工具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在我国各地迅速蔓延,呈爆发式增长,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分析电信诈骗犯罪的起源及发展,发现电信诈骗犯罪发展之迅速、手段翻新之快的原因,能够为打击预防电信诈骗犯罪做好基础性工作,进而可以做出有针对性的打击防范此类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电信诈骗犯罪是当前我国境内高发的一类诈骗犯罪,具有犯罪主体高度有组织化、犯罪形式多样、使用高科技犯罪工具作案和极强的反侦查手段等特点,对其侦查存在若干难点。在侦查策略上,应当采取建立全国性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协作平台,成立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专业队伍,加强国际和区际合作,抓捕跨境犯罪嫌疑人等方法,才可能有效控制此类犯罪的蔓延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面对侦查实践中存在的信用卡诈骗犯罪升级与打击能力不足的矛盾,探索标准化、精细化的信用卡诈骗案件侦查方法,是提高办案效率、提升打击能力、全力维护金融安全的现实要求。应在全面把握当前信用卡诈骗犯罪基本形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基础排查法、视频信息分析法、通讯信息追踪法、网络搜索查证法和高危人员排查法,以期实现对信用卡犯罪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招生诈骗是对以高校招生名义实施诈骗的违法犯罪活动的简称。近些年来,招生诈骗犯罪活动呈高发态势,因此,公安机关必须掌握招生诈骗犯罪案件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研究出招生诈骗犯罪的侦查对策,打击招生诈骗犯罪,确保高校招生录取的正常秩序,维护考生正当权益免受不法侵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手机、互联网等通信工具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电信诈骗犯罪呈持续高发态势,给人民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当前,电信诈骗案件呈现出犯罪集团化、作案手段更趋隐蔽化等新趋势,公安机关打击中存在定性难、取证难、追逃难、追缴涉案资金难等侦查难点。  相似文献   

9.
诈骗贷款犯罪是一种严重的金融诈骗犯罪行为,它不仅对银行信贷资金安全产生危害,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恶劣影响。因此,为更有效地惩治诈骗贷款犯罪,就必须要完善诈骗贷款犯罪的刑事立法及对诈骗贷款犯罪的准确认定和量刑处罚。  相似文献   

10.
虚拟信息诈骗犯罪具有犯罪主体隐蔽性强、犯罪组织结构严密、犯罪活动空间蔓延广等特点,侦查实践中存在查证难、抓捕审查难、取证定罪难等问题。对此,在侦查中应强化多部门协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安机关侦查破案协作长效机制、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侦破虚拟信息诈骗犯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经济犯罪现场勘查包括现场访问、现场勘验、现场分析,经济犯罪案件现场与普通刑事案件现场内容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现场勘查的重点也有所不同.经济犯罪案件现场勘验对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具有重要意义,但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经济犯罪案件现场勘查的目标是通过现场访问和现场勘查,尽可能穷尽经济犯罪留下的各种空间信息,通过合乎逻辑的现场分析,重建经济犯罪现场,以便及时、准确地侦破经济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信诈骗已成为社会公害之一,同时也成为司法机关打击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利用手机的短信功能进行诈骗的现象时有发生,成为犯罪分子进行电信诈骗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手机短信诈骗犯罪行为的广泛存在,不仅严重侵害了公民的财产安全与利益,更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与经济秩序。为了能有效地预防和惩处手机短信诈骗犯罪,应该完善立法,强化监管和打击力度,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刑侦基础工作是指刑侦部门利用日常职能工作,围绕与刑事犯罪有关的人、事、物等情况和线索,为侦查破案和预防犯罪积累、准备、创造条件,奠定基础,提供支持的工作,它涵盖刑事犯罪情报信息、刑嫌调控、阵地控制等几个方面,具有建设性、备用性、系统性、秘密性等特点。其破案原理是通过搜集和利用犯罪行为实施前和实施后引起的物质变化达到侦查破案的目的,遵循的侦查模式主要有刑嫌调控的从人到案、阵地控制的从物到案和情报信息的从案到案等。  相似文献   

14.
网络色情犯罪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络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贩卖、传播色情信息;或者虽不以牟利为直接目的,传播淫秽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引诱、介绍卖淫等犯罪的行为。网络色情犯罪具有区别于其它犯罪案件的特点及形态。治理网络色情犯罪、净化网络环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应在积极开展专项打击行动的同时,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实现标本兼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中日刑法涉计算机犯罪客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犯罪方式手段、犯罪客体呈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亟需完善。我国刑法关于计算机犯罪的有关规定存在比较多的缺陷,具体表现在:犯罪客体不明;犯罪客体错位明显;计算机犯罪侵入的“领域”规定狭小;计算机犯罪中单位犯罪主体的法律规定欠缺;计算机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偏高等。我国刑法在立法完善过程中,可以参考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好的日本刑法。  相似文献   

16.
涉众型经济犯罪是近年来较为突出的经济犯罪,具有广泛性、后果严重等特征。该类犯罪的生成机制主要源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如金融体制不够健全、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打击不到位、犯罪成本较低以及参与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盲从、投机心理严重等。对此,预防和应对涉众型经济犯罪需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消除社会冲突,发现、解决社会矛盾,不仅在金融政策上要“疏”、“堵”双管齐下,还要利用典型案例,做好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宣传和心理预防工作.加强预防和控制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情报信息工作,建立健全严格的事件倒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增强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力度,加大犯罪成本,把打击、防控涉众型经济犯罪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结合起来.构筑有效的涉众型经济犯罪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互联网在人类社会中的普及,网络犯罪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形式,适应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的需要,必须加强对网络犯罪情报的搜集。凡是与网络相关的犯罪都是网络犯罪情报搜集的对象,其内容包括人员情报、案件情报、线索情报、组织情报和样品情报五个部分。公安机关必须采取加强日常登记、加强情报专业队伍的建设、加强网络犯罪情报基础建设、加强与民间组织商业公司的合作、加强秘密力量建设以及加强与国际合作等措施,建立完善的网络犯罪情报搜集体系。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自救式犯罪”的犯罪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农民工“自救式犯罪”是指当农民工的生存、发展受到威胁或是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他们以犯罪的手段来维护自己正当的权利或权益,是一种具有非法维权性质的行为。农民工犯罪有两种表现形式:一为相对人确定的犯罪,即犯罪对象为实施先行主动攻击的单位或人,主要是用人单位及其负责人,其犯罪的主要诱因在于客观。二为相对人的不确定的犯罪,即犯罪对象为一般公民,此类犯罪的主要诱因在于主观。农民工“自救式犯罪”为相对人确定的犯罪,即属于第一种表现形式。据统计,“自救式犯罪”是农民工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自救式犯罪”的内容没有完全排它性的界定,主要是财产犯罪,杀伤犯罪、经济犯罪等。  相似文献   

19.
制贩假硬币犯罪呈现以下特点:流窜作案、家族式团伙作案突出;犯罪活动日趋规模化、专业化;制假窝点隐蔽并加以伪装,作案手段日趋诡秘;危害日益严重。打防其犯罪的难点主要是有关部门管理有漏洞、犯罪主体易位、金融部门防假宣传不到位、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还不完善。故侦防应从鉴定硬币的真伪、情报导侦、建立假币犯罪控制系统和反假币专业警察队伍、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等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