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对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的宗教问题 ,归根结底是如何正确处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问题。新时期 ,党和政府在解决这一问题上 ,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大创新与发展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也是我们在宗教工作中 ,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逻辑立足点宗教与社会主义 ,在世界观上是对立的。因此 ,在研究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问题时 ,首先遇到的一个深层次问题 ,就是宗教与社…  相似文献   

2.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其科学的内涵及现实和历史意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解决我国宗教问题的基本途径,这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宗教自身的历史演变和我国宗教状况所决定的。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党和政府与宗教界共同努力,特别需要党和政府的各级宗教工作部门坚持不懈地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还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古代中国就有了自己的宗教,后来,国外的宗教也陆续传入我国。现在我国多种宗教并存,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宗教工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宗教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认识、政策和法律上的一次又一次创新、发展和完善。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紧紧抓住服务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两大任务,利用党的宗教政策研究解决宗教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努力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团结动员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4.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所提出的创新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是解决我国宗教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课题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宗教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江泽民总书记对做好宗教工作明确指出要“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又指出:“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也好,目的都是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6.
涂尔干是法国社会学派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宗教的兴趣主要是来自家庭、近代法国思想传统和"社会学主义"的方法论倾向三方面的影响。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理论立场的主要基点可以概括为社会唯实论和社会整体观。研究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思想,结合当前中国现实社会中普遍的信仰缺失问题,可以关涉当下中国社会道德信仰体系的整合与重建。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宗教观分析中国宗教的情况,不断加深对宗教问题的认识,制定和调整宗教政策。指导宗教工作实践,让宗教成为中国信教群众自己办的宗教事业。虽然文革中因为极左思潮影响走了一段弯路,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重新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8.
孝道是中国文化之根本,这一根本是由先秦儒家奠定和确立的。本书以“先秦儒家孝道研究”为题,就是想以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先秦时期的社会变迁与儒家孝道思想的形成、发展,认识其本来面目,对其性质进行恰如其分的评析。本书着重探讨了孝道的源起及其宗教伦理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国家。在建党90年的光辉历史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宗教问题,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了符合中国宗教实际的方针和政策,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我们相信,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中国的宗教问题会解决的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哲学的历史演变与当代趋向进行了宏观描述。文中把迄今为止哲学发展的轨迹描绘为由自然到人、由“实体”(客体)到主体的过程,以及与此相伴随的由宗教化到科学化和伦理化的过程,并揭示了这种演变的根源以及由此给哲学自身在内容、性质、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带来的变化。文章还以此为基础,展示了中国哲学的历史逻辑和当代进展,指出了当代中国哲学所面临的基本课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11.
推动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发展具有多重意蕴,顺应我国宗教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是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时代要求;坚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宗教中国化的价值导向;我国宗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其文化契机;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其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熟人社会中的关系与非正式纠纷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熟人社会是最讲求人情、面子等伦理化的“交往理性”社会,即使发生纠纷时,其解决方式、过程和结果都与关系紧密关联。很多熟人间的纠纷都是非正式方式化解的,这其中关系作为变量与纠纷的7种因素紧密联系,包括纠纷利益、纠纷解决方式、规范援引、解决结果、关系变化、社会资源和关系恢复问题,关系作为纠纷援引的渊源左右着纠纷解决的妥协,这是中国民间纠纷解决的独特伦理逻辑。  相似文献   

13.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提出颇久、研讨颇多,而许多核心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这一课题的内涵和外延,认为"相适应",至少包含着共性和个性两个层次:即宗教与社会相适应和宗教与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两个层次;相适应的内容包括宗教对社会的适应和社会对宗教的能动反应两个方面;对中国五大宗教来说,相适应的核心就是传统宗教(佛、道、伊)的"现代化"和现代宗教(天主、基督)的"本土化",而这"两化"都包括了理论和实践,即宗教活动和宗教教义两个方面,此"两化"的进程直接影响着"相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社会权力源于社会自身的发展以及国家垄断权力而产生的弊端,是社会组织依据法律、契约或习惯对内部成员和外部主体支配力的总和,其对国家权力的制衡,有效地弥补了国家权力内部制衡的不足。大量宗教问题都表现为社会权力运行中的问题。社会权力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社会法规范是完善宗教立法的重要途径。社会权力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和解决宗教社会问题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民间秘密宗教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为中国下层人民所创造和信仰的宗教,因其组织和仪式简单、教义朴素而易于为下层人民所接受.同时也为下层人民提供了反抗封建统治的思想武器,因而常常成为组织和发动群众反抗封建统治的重要形式.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民间秘密宗教赖以生存的土壤并未被彻底根除.进入民国后民间秘密宗教以空前的规模发展起来,并对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宗教热问题既有其经济社会根源,也有政府管理缺位方面的原因。正确应对农村宗教热必须坚持社会治理方向,解决好理性认识、法治构建和角色转换三个方面的问题,在充分认识农村宗教长期性、群众性及其社会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规范化、法制化的农村宗教事务管理机制和探索引导农村宗教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进一步推动农村宗教社会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多种宗教并存,信教群众上亿,正确发挥宗教教职人员的作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值得客观分析深入研究。宗教教职人员应当努力消除自身与构建和谐社会不相适应的问题,根据四点要求提升自我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发展如果简要加以概括,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时期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科学命题。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立足消灭宗教的路子是走不通的,唯一正确的办法就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我国宗教问题的认真研究,1993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命题,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对宗教工作提出的重大课题和根本任务,而且是…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纠纷解决机理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伦理化司法的确定性和可接受性、诉调对接的传统、实质正义解决纠纷的传统、限制诉讼与终结诉讼机制。对这种独特的纠纷解决机理,应辩证认识,合理运用,实现纠纷解决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个课题实际上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个是宗教界广大教职人员和信徒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适应的问题,这是这个思想的核心问题;另一个就是统战、宗教工作部门如何积极引导的问题,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对于统战、宗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