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学校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发挥中华民族精神的教化功能,塑造青年学生的民族性格,培养青年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规范青年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学校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发挥中华民族精神的教化功能,塑造青年学生的民族性格,培养青年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规范青年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传统,这些都深深地渗透在我们的民族性格和心理中。如何正确审视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发挥其在当代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效用,成为摆在高校思想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传统,这些都深深地渗透在我们的民族性格和心理中。如何正确审视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发挥其在当代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效用,成为摆在高校思想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本论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历史规律中文化传承规律作用的内在规定性,深入探讨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体系之哲学思想文化、政治思想文化、法律思想文化及宗法思想等方面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性格的特质即中国特色的历史发展方向的内在规定性,并据此得出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6.
义和团运动具有浓厚的武术色彩,在义和团运动成为震惊世界的大事件后,中华武术也第一次登上了世界舞台。在义和团运动发生十年之后,辛亥革命的爆发,终于给古老中国带来了新的历史转折,中华武术也伴随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昂然走向世界。历史步入当代,随着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中华武术在世界上的形象已经完全转变为正面,它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坚韧性格,被各种肤色的人们所认可、喜爱和崇尚,甚至步入了国家政治和外交的舞台。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这块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沃土上,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传统。在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内在结合,形成了一整套独具民族特色、顺应历史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今天,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已内化为当代共产党人一种文化心理和思想性格,融化在当代共产党人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之中,成为我们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研究探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与当代共产党人价值取向的关系,对于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推进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意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古代士人性格根源的儒道两家,以互补的形式始终并存于士人的理想之中,共同完善着士人的思想性格。“儒道互补”对于士人的人生理想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本文揭示了儒道两家何以形成互补的思想根源,并论述了“儒道互补”的价值观在中华文化中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凝结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价值取向、民族心理、哲学思想和民族性格等文化内涵,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宝贵的德育教育资源。高校应积极探索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教育路径,实现传统节日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璀璨夺目的民族性格和千古不衰的民族传统,是召唤各族人民为祖国的独立、统一、繁荣、富强而献身的一面伟大旗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  相似文献   

11.
法律具有民族特性,是民族的共同意识,通过发掘传统婚姻法元素在现代法律制度的体现,能有效地增进法律制度的优势互补,增强两岸四地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形成具有特色的、完善的中华法系.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共同构成了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基础,承载着民族历史的重任.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严重流失的局面,国际组织和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约和措施.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施行保护过程中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挽救那些处于濒危状态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百年命运与中国人的文化选择,是现代中国文化一以贯之的精神守望。伴随着百余年来的文化启蒙和实践探索,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世界和平与发展始终是中国共同的社会理想与文化期待。实现中国梦,需要解读其历史语境、文化内涵和哲学境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精神,以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探究促进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路径,进而在对世界文明对话的过程中确立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开发是关系到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提升我国和西部文化软实力,事关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西部民族文化生态与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族团结、文化创新都有着密切关系。加强西部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文化建设,树立文化新思维,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要高度重视西部民族文化生态实施的开发与保护,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对于我国文化领域,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双向影响。因应对策是,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弘扬和提升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赋予党对思想文化工作的方针原则更加丰富的内涵,推进文化法制建设,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和政策,改进政府对文化事业的管理,从而因势利导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历史"时代,一个民族的社会变迁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作为一场影响广泛而深远的伟大实践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了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积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开创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展现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振兴的希望;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境界。  相似文献   

17.
"两山"理念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为新时代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要求我们从战略思维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系统思维上把"人-自然-社会"作为内在的有机体去把握,把生态治理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辩证思维上把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相互关系,在实践中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构成统一的整体,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伦理道德发展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应当科学认识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把握中国革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了解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现实意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精神文明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9.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不争的事实。在这种复杂的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广大青年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理想信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大力倡导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文化认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以“一体多元”为主导,构建和谐文化环境;努力加强青年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兴亡的大事。通过介绍俄罗斯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分析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并对当前俄罗斯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性介绍,以期对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