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以后强力推进的“放管服”改革,是以政府治理的体制机制以及制度创新的方式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陕西省在“放管服”改革及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改革推进的统筹设计、科学规划有待加强;改革推进中的体制机制创新需强化完善;改革推进中的协作性、协同性需要加强;破除改革“痛点”和“堵点”的力度需加大。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陕西营商环境要加强“放管服”改革推进的统筹设计、科学规划;要深化“放管服”体制机制的改革和优化;要下大力气解决“放管服”改革硬件载体的不足,切实破除改革的“痛点”和“堵点”;要推进“放管服”各部门职责优化协同高效,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政务信息共享对于行政改革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为"放管服"改革提供技术手段,而且在推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优化组织流程、重塑组织形态,以及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政务数据共享观念滞后、保障性制度不完善、管理系统不规范、数据加工的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还较为普遍,制约了"放管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应转变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共享的相关法律制度;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机制;做好政务信息共享的技术支持,尽快建立和完善数据录入、整合、共享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3.
机关事务管理改革与创新是放管服改革在政府内部的开展,也是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的必然要求。在放管服改革深入过程中,县乡基层政府面临职责加重、政务事权加量、基层政府与公务员任务翻倍的情况,机关事务管理尤其是基层机关事务管理的管理体制、服务结构、管理模式、管理格局、保障水平面临挑战。基层机关事务管理改革需要通过职能定位、权力配置与机构设置、运行规则和法律保障等多路径进行创新,使之与放管服改革相配套。推进基层机关事务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社会化、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对于确保放管服改革落到实处、避免腐败和提高基层公务员士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放管服”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形成了一些经验和共识。“放管服”改革应当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理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契合机构改革的现实需要,展现新的时代使命。“放管服”改革要适应机构改革凸显五项核心职能、致力精简效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特点,紧紧围绕系统化的现代政府职能体系、标准化的现代服务政府、智能化的未来发展、精准化的个性服务等方向展开,找准深化改革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放管服"改革,是最近几年国务院推动政府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先手棋",但其中存在秩序维度的冲突。要让"放管服"改革取得成功,并且让企业和民众有"获得感",须从秩序维度进行治道变革。从物理层面来看,"获得感"与"放管服"改革的技术细节改进、程序流程优化和服务态度与质量的提升等方面有关。从秩序维度来看,"获得感"与"放管服"各个秩序板块之间的结构契合有关。从关注政府的秩序维度进行治道变革的要义看,是从权力的治理转向权利的治理,从单中心的治理转向多元参与的治理,从强制性、等级性、条块分割、心理失衡的治理转向自愿的、平等的、整体的、网格状、心理协调的治理。  相似文献   

6.
在新形势下推进“放管服”改革要求政府要做到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要实现这五个“为”的目标,就要有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加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这三道计算题。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是政府做到五个“为”的基础路径,做好加强监管的“加法”是政府做到五个“为”的关键路径,做好优化服务的“乘法”是政府做到五个“为”的核心路径。要统筹协调好“加、减、乘”三者之间的关系,以系统性、协调性思维全方位推进“放管服”改革。  相似文献   

7.
"放管服"改革是新时代以来我国深入实施简政放权、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步"先手棋"。基层政府(县、乡)作为"放管服"改革工作重要的承接主体,同时也是"放管服"改革研究最容易忽视的盲区。"放管服"改革的本质是全面清理政府职能,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实现政府职能的法定化,从而激发市场活力。基层"放管服"改革当然也不能脱离"放管服"改革的本质,否则可能偏离改革最初设定的方向。因此,要兼顾先行先试与顶层设计,及时化解改革引发的司法问题,激活存量权力,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公益创业与社会治理存在着目标契合、价值一致、手段相近的特征,通过老年人服务、助残服务、青少年服务、救助帮困服务以及其他公益服务等形式,有助于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协调不同群体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整体的制度自信、提升受益群体的政治认同。推动大学生公益创业要多措并举。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心、引导学生关注民生福祉;要依托现有公益组织,扩充社会资本;要进一步推动政府"放管服"改革,定向增加社会服务采购规模;要优化现有制度环境,降低创业成本。  相似文献   

9.
"放管服"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面对"放管服"改革面临的难点,运用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从"交易成本"出发,对改革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扫描。研究发现目前深化"放管服"改革关键在于解决制度性交易成本问题;而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源泉。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对深化改革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改革和完善现有制度,降低非必要性政府制度性交易成本和非必要性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第二,重视全社会市场信息对称分配的制度安排,降低搜寻、整合、维护的信息成本,由此抵制各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全社会策略成本。第三,充分利用新型信息技术,重视"互联网+"公共制度性信息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0.
"放管服"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既关乎利益格局的调整,还涉及权责关系的重塑、管理方式的转型以及工作模式的再造。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改革任务中找到有力的抓手和突破点,不仅决定改革的方向和大局,也决定改革的成败。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通过"一把标尺"规范"放管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是现代政府管理秩序、文明和进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海量信息和数据挖掘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带来诸多便利,也给公安机关户籍制度改革带来了难得的好机遇。运用大数据简化优化户籍管理制度,必须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和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大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归纳、预测、运用等功能,在全面深化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中,走好大数据主导户籍管理服务之路,简化优化户籍管理,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安行政管理能力,让群众在户籍管理改革中获得更多实惠。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是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一流营商环境。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乏力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营商环境问题导致的生产要素流出多、流入少、配置低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近期经过一系列改革优化,东北地区营商环境有所好转,但面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新要求,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优化仍需找到新突破口。从城市形象治理的角度看,城市形象和营商环境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城市形象是决定人口和资金流入的“第一道门槛”,也是对现有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补充。因此,应把城市形象治理作为当前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优化的突破口,通过重视营商环境的“第一印象”管理,加强对营商环境中重点区位的治理,注重新媒体在塑造良好营商环境中的作用,促进城市形象与营商环境的融合升级,深入挖掘东北地区营商环境的潜力,促进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优化,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连续10年召开会议,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决策部署,强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其内容蕴含了丰富的行为公共管理学思想。由于政府服务供给的行为过程与公民需求体验之间具有双向选择、动态反馈的动力机制,在复杂的互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公民体验不佳、政策创新受阻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行为公共管理学的视角,分析政务服务“政民互动”特定情境中由于认知偏差、压力辐射、政策评价等行为因素导致的政务服务创新效果低于预期问题,最后构建强化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创新流程再造高效的服务形态、加强监督和考评的合法化机制三个方面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政策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高新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载体,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推进高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有利保障。我省高新区放管服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转变观念、继续深化,把高新区建设成为解决东北问题的试验区,真正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东北特色、辽宁特点的创新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论坛》2016,(8):26-27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行政审批、投资审批、职业资格、收费管理、商事制度、教科文卫体等领域改革,有力促进了全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自贸试验区建设作为我国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在带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同时,亦对警务工作带来新挑战,体现在国家安全稳定、社会治安治理、公安行政管理、经济违法犯罪等方面。为应对新挑战,提升服务保障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质效,当前警务实践探索已显现出丰富的样态,但警务机制改革创新有必要持续推进,主要着力点是要树立"专业化"警务理念及理顺警务组织机构、推进"放管服"背景下公安行政管理改革、创新基于"合作"理念的社会治安治理举措、构建打防并重的经济犯罪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17.
"放管服"改革是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新改革进展和表现形式。国内外有关中国"放管服"改革实践的理论研究起步很晚,但已经在相关概念与构成内容的理论阐述、改革过程发展演化与内在逻辑、改革实践问题与规范对策、改革实践环节或领域相关主题、地方改革实践及其成效评估等方面取得了迅速进展。相关主题研究呈现出一些结构性特征,但总体上方兴未艾,也展现出了较为明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国际排名大幅上升。通过对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10项一级指标变化率分析发现,"放管服"改革方向指导下开办企业营商环境大幅改善、企业获得电力营商环境大幅提升和执行合同营商环境大幅优化是促使排名大幅上升的决定性因素。针对当前我国营商环境存在的一些短板,中央政府在"利企便民"总体导向下,通过更大规模推动减税降费、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推动建设审批制度改革等具体措施,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从更加长远的角度看,未来优化营商环境应重视借鉴亚洲发展型国家相关经验,根据国情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破解营商环境的区域不平衡难题,从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科技创新驱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政府治理中的政务服务相对滞后,甚至酿成"迟滞危机"。化解这一危机是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国家将政务服务体系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范畴来统筹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应运而生。随着信息科技创新驱动,需要更加重视"互联网时代政务服务改革(GSR)"这一基本议题,从整合重构、集成协同、改进再造等维度刻画改革的基本模式及其操作化机制,以"理念-驱动-制度"为分析框架审视当前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优化路径。这有助于增强改革的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提升国家政务服务水平,增进公共利益和人民福祉。  相似文献   

20.
自2013年以来,我国"放管服"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新时期,"放管服"改革也面临着效率困境、"信息孤岛"困境、道德风险困境等问题。"互联网+"能为"放管服"改革的开放、互动、一体化运作提供技术支撑及思维方式,助力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