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物证据鉴真规则起源于美国,是美国司法实践经过上百年的经验积累而发展衍生出来的一项重要证据规则,以专章形式规定在美国《联邦证据规则》中,是一个成熟化、体系化的证据规则。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律规定中确立的实物证据鉴真规则与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我国实物证据鉴真规则构建上尚存在着实物证据鉴真活动对抗性不足、规则内容缺乏可操作性、鉴真不能的后果偏软等问题。美国证据法中的鉴真规则为我国实物证据鉴真规则的具体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未来我国实物证据鉴真规则的完善应从增强鉴真活动的对抗性、充实具体的规则内容以及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电子数据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所衍生的新型证据形式,其虚拟性特征使得电子数据鉴真具有重要意义.在电子数据及其原始存储介质的"一体收集"和"单独提取"两种模式下,其鉴真对象存在差异.电子数据鉴真主要包括笔录证据、见证人鉴真、事后鉴定等多种方法,对不同鉴真方法应遵循"强制性适用为主,裁量性适用为辅"原则.电子数据鉴真规则是技术操作规范而不是权利保障规范,违反鉴真规则所收集的电子数据属于瑕疵证据而不是非法证据.对保管链条存有瑕疵的电子数据可进行程序补正,以恢复其证据能力.  相似文献   

3.
实物证据有着"现代证据之王"的美誉,在以证据裁判为原则的现代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而鉴真对保证实物证据的真实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近年来借鉴美国证据法,加强刑事立法工作,初步构建了以严格把握证据入口关、关注流转和保管、确立了程序性制裁措施为特点的实物证据的鉴真规则。但目前在刑事司法中暴露出了我国实物证据的鉴真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没有确立实物证据保管链制度,二是实物证据鉴真规则体系尚未建成。应当以国家决策为指导,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方向为指引,循序渐进完善立法,构建实物证据保管链制度,完善"子规则"体系,以期建成完善的实物证据鉴真规则体系,推动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胜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证据在各类司法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与此相对应,我国在电子证据的理论研究和具体操作规范上还不完善。本文中笔者针对目前电子证据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对今后加强电子证据的取证工作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最高人民法院在其司法解释中确立了大量为提高事实认定的准确性而排除证据的规则。不可靠证据排除规则的产生,回应了我国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有利于解决法官认定案件事实难的问题。在我国当前的司法环境下,确立一定数量的不可靠证据排除规则对于规范法官审查判断证据的活动,防范冤假错案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但鉴于我国不可靠证据排除规则的局限性,在具体法律规范的制定上,尚需严格限制绝对排除规则的适用范围,确立法官违反规则的法律救济;明确"补正"与"合理解释"的标准,强化相对排除规则的规范效力;完善实物证据的鉴真规则,明确控方对证据真实性的举证义务。  相似文献   

6.
信息的飞跃发展使证据学研究乃至证据立法面临诸多考验。在证据信息化的大趋势下,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依托的电子数据在证明案件事实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确认电子证据的概念及特性的基础上,揭示了电子证据必须经过立法确认的事实,并指出了电子证据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以引起立法注意。主张将电子证据可以并且必须作为新的证据类型列入法定的刑事证据清单中。  相似文献   

7.
电子证据作为证据使用,在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均没有异议。但是,电子证据在证据法律体系中是否具有独立的法律定位,这在立法上以及审判实践中均有矛盾。本文试图从电子证据的特点、法律地位等方面入手探索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因E -mail引发的纠纷随之出现 ,并逐渐增多 ,因而各国开始重视电子证据的立法工作。我国诉讼法中没有把E -mail列为法定证据 ,但随着实践的发展 ,电子证据立法势在必行。司法实务中对于E -mail成为证据的条件要严格设订 ,同时要注意对于这一高科技证据的保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民诉法解释》首度明确了即时通讯记录电子数据的证据地位,然而,即时通讯记录通讯主体未知性、通讯对象无形性、通讯方式瞬时性、通讯内容非稳定性等多重因素却合力引致其司法认定巉岩林立:抽象维度,主体困境、原件困境、语境困境并列,微观维度,集中呈现为司法说理机制不足、司法认定标准模糊、司法认定结果分化等复合缺陷。在此基础上,构建即时通讯记录的鉴真规则、辨识规则、原本规则等专属性司法认定规则成为破解其司法认证瓶颈的综合进路。  相似文献   

10.
电子证据取证的滞后及其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证据在案件中发挥重要的证明作用,但在电子证据的取证中,存在着立法滞后,检验机构不完善,缺少高素质的取证人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取证技术和取证流程标准等问题,削弱了电子证据的证明力,阻碍了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应针对电子证据取证中存在的问题,从立法、取证机构、人员、技术、流程等方面探讨规范电子证据取证的方法,为电子证据取证的标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刑事电子证据自身的特点,应当以客观性、关联系、合法性三个方面作为刑事诉讼中采信电子证据的标准,并且在司法实践中从取证主体的合法性以及取证程序的合法性两方面来构建完整的非法刑事电子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非法证据的内涵入手,拟在通过对我国非法证据的排除在现行立法中相应规定的缺陷,阐述司法实践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说明我国确立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必要性。同时,在操作程序等方面本文提出建构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粗略的设想,以期对我国刑事诉讼理论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论电子数据作为证据使用的法律障碍及其解决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形式应运而生,而在发生纠纷时,电子数据能否作为证据,如果成为证据又应当如何确定其证据力、证明力,如何进行质证、认证,适用怎样的审查判断规则,都成为证据学当中研究的新问题。而现行的法律规定不能适应当前司法实践的要求,法律规范明显滞后,这是一个无法回避而又必须加以正视的现实问题。电子数据在现行法律体系下作为证据使用,还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障碍。各国对解决这一问题都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我国也从实体和程序上进行了一定的努力,对此,文章从法理基础、证据归类、电子数据的真实性认定以及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进行最终的审查判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电子数据证据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电子数据的无痕性、易变性、开放性使电子证据极具脆弱性,但根据我国的诉讼模式、证据制度、证据规则、司法实践,以及国际立法的现状、趋势和电子商务等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可以推断出承认电子数据的证据能力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它的三个本质特征决定了电子证据的证据价值、审查判断的内容方法,都有不同于传统七种证据之处,把它归于视听资料只是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15.
非法刑事证据排除的观点在各国已经普遍确立,但是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还不尽如人意。借鉴外国在刑事诉讼中非法刑事证据排除上的理解和处理方法,对我国的司法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电子证据是互联网普及与现代科技发展孕育而生的新型证据形式,近年来电子证据在诉讼中的运用与作用有目共睹,人类已经进入电子证据的时代.但由于电子证据的特殊性质以及立法的滞后性,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领域滋生了规则滥用与审判标准不一等弊端.最高人民法院于2020年9月出台了关于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的规范性文件,打破了电子证据规则适用的乱象,因此在电子证据规则领域统一法律适用乃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7.
电子证据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犯罪的出现而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诉讼证据,并且成为法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结合基层部门司法实践的需要,对电子证据的提取、审查和运用等,应该确立一些指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品格证据起源于英美法系国家,并广泛应用于刑事案件审理中。一般情况下,品格证据不具有相关性,仅在法定例外情况下才能成为定案依据和质证对象,未成年人犯罪的审理就是品格证据规则主要适用领域。尽管品格证据在我国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客观存在,但是与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一样,品格证据没有形成规范的法律制度体系。研究介绍品格证据规则,需要结合未成年人立法司法实践,才能推动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诈骗是一种新型犯罪方式,其隐蔽性、渗透性、危害性都强于普通诈骗,是利用新兴计算机电子技术的高科技犯罪。电子证据,简言之,即可以证明案件事实的电子数据,一般存在于计算机系统内、网络内及其他存储介质中。由于网络诈骗案件中,被告人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虚拟电子信息制造虚假事实,故此类型犯罪中的电子证据是揭发犯罪最有力的证据种类,其取得往往成为案件突破的关键。当然,由于电子证据的收集、存储等都需要借助于高科技设备,其对载体的依赖性,使其又存在较大的易破坏性,因此,对电子证据的鉴真又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电子证据属于一种独立的实物证据,往往包含着大量的证据信息,甚至有时可以作为直接证据,对于证实网络诈骗犯罪的证明力而言,其作用要大于传统上的书证、言词证据等,本案中电子证据与其他证据冲突时,法院采纳了电子证据。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虽然排除了对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所取得的证据的采信,但依然未排除由此取得的派生性证据的采信。这既存在着立法方面的疏漏,同时也发生在司法实践中。通过分析"毒树之果"的概念,挖掘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于"毒树之果"排除规则的缺陷,对此制定制度上的对策,从而为我国立法实践和司法活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