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适应党的农村政策的新变化,用现代思维理念、新的工作机制和新的工作方法,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现代新农村,尤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基层党组织的发展观念;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完善党组织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按照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求,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和党员的素质;切实扩大和发展基层民主,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层组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必须加强农村党的工作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一、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加强这方…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通过自我发展适应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新变化,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长期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村改社区后基层党组织所处环境的变化入手,分析农村社区党建面临的问题,通过完善社区党组织设置方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党组织干部队伍、提高社区党组织的社会管理能力构建适合农村社区特点的党建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迫切需要探索实践农村党建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关键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8.
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模式选择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探讨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新格局问题。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必须大力加强自身建设。本文即围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一主题,探讨在现代农村中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论坛》2006,(8):I0006-I0007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和广大农民的主力军作用,提出“新农村建设到哪里,党建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活动阵地建设,认真做好新党员发展工作,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公安机关应清醒地认识到新农村形势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变化,在对实施农村社区警务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寻当前构建农村社区警务的新途径,以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警务机制。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宗教治理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宗教治理,对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村宗教治理还存在少数干部政治敏锐性不高、宗教治理能力不足、非法宗教与合法宗教交织、宗教治理难度较大、基层宗教治理力量不强等问题,影响了宗教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积极作用的发挥。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宗教治理,要在宏观层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在中观层面坚持农村宗教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治理,提高农村宗教治理现代化水平;在微观层面贯彻习近平关于党的宗教工作关键在“导”的重要论述,多途径提升农村宗教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三中会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保持农村社会长期和谐稳定。近年来,山东省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离不开强有力的农村社会管理。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需要在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制度和机制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要振兴,乡村善治的环境是基础,一个兼容乡土气息的司法制度则是必要保障。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正描述了中国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与基层权力结构。虽然时代不断发展变化,中国农村也发生巨大变迁,但笔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当下",差序格局""礼治无讼"等传统思想,依然对乡土社会影响深远。因此,完善新时代农村司法制度需要在法治原则下兼顾礼治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出现供需失衡,己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因此,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多类型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规范民间金融。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安徽是中国农村改革的试验田,当涂县在安徽省最早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具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样本价值。乡村要全面振兴就必须要给自己准确画像定位,找准适合自己的乡村振兴模式。乡村振兴模式如何选择,应从乡村自身无可替代的生态环境优势、乡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以及乡村所处地特殊区位等关键资源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中国农村留守群体总量在下降,但庞大的留守群体基数及其背后所彰显的乡村治理价值仍具有研究意义。作为乡村传统主体的留守人口在城乡关系的治理博弈中存在资本动力、人际情感、伦理精神、主体理性和价值认同的风险,并在集体行动中得以呈现。而化解留守群体集体行动的风险在于打造全县域治理共同体、完善社会支持帮扶机制、建立村级生态治理体系、锻造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重构乡村现代文化体认。  相似文献   

18.
提高乡村健康公共服务水平以促进农村居民健康是脱贫巩固与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从安全饮水基础设施使用机会、生活方式与家庭健康水平关系的分析发现:造成农村居民家庭健康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供给的不均等没有影响到农村居民家庭的健康水平,并且这一结论具有普遍性。因此,在乡村振兴发展新阶段,改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公共服务供给的重点要从“物”的提供转变为提高“人”的素养,一是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机构通过教育和宣传来培养农村居民的健康主体意识,二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从小培养“人”的全面素养的发展,实现从外部支持发展向内生动力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对新农村建设做出六大贡献:一是创造国民财富,增加财政收入;二是破解增收难题,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扩充城市人口,推进城市化进程;四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五是积累创业本领,回报农村经济;六是冲击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完善的制度框架,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城乡关系的和谐,也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