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随着近几年我国官员受到问责事件的不断出现,逐步显示出我国领导人建设责任政府的决心。虽然许多政府高级官员在此类事件中“落马”,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存的行政问责尚未形成一套可供操作的制度,因此其存在许多缺陷和弊端。应当通过提高社会公众的政治参与度、建立多元化的问责主体、合理划分行政权力、构建问责程序的方式来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2.
论健全行政问责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都在积极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受到了公众的广泛欢迎。但是目前所推行的行政问责制度还很不完善,存在着问责重点不突出、问责范围不明确、问责程序不规范、问责方式把握不准等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行政问责制度的实施效果。健全行政问责制度,必须重视问责文化建设,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强配套制度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2003年非典事件后,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开始逐步加强责任政府的建设,颁布了许多行政问责法律法规,问责风暴席卷全国。但是,由于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建设起步较晚,以及相关制度的不完善,问责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陷入了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均乏力的困境。问责乏力说的是问责主体(公众、人大、上级政府等)无法或无力、不敢或不愿去真正追究问责客体(行政机关及其官员)的责任。在政治领域,公众与政府、人大与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问责乏力表明这种关系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不少制度性缺陷,从而导致了问责执行力度不足、问责程序不够规范等现象的经常性存在。在深入研究我国行政问责制度所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提出完善我国现行行政问责机制、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效行政问责制度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行政问责制在问责范围、问责层次和运行机制诸方面的改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目前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不足之处亟待完善.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发展中的困境,发展的路径探索是我们亟需认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群体性事件行政问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也存在问责主体缺位错位、责任划分不明、责任体系弹性过大、问责程序随意性大、复出机制缺失等问题,特别是我国的行政问责仍处于非制度化问责阶段。必须实现行政问责的制度化,从"风暴问责"向"制度问责"转变。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整体来看,行政问责制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行政问责法制建设还存在行政问责法律体系不健全、行政问责主体缺位、行政问责客体狭窄、行政问责程序不统一等缺陷.针对这些缺陷和问题,笔者提出了完善行政问责制的措施:构建统一的行政责任法、明确行政问责主体、规范行政问责...  相似文献   

8.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有着长期的法治历史传统,在实践中创造了较为发达和完善的行政问责法律规范,在行政问责法律制度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起步较晚,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和制度,所以有必要对我国的行政问责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制定统一的行政问责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行政问责制是打赢公共卫生战役的重要举措,对于行政主体而言能够摒弃"官本位"观念和机械行政的惯性,同时也符合权责相一致的行政法基本原则,有利于进一步塑造政府官员队伍负责任的良好形象.但是当前公共卫生事件的行政问责制表现出了诸多不足,如行政问责法律滞后、行政问责机制不完善、行政问责文化缺失,等等.为此,从理论基础、法律依据、制度体系与配套机制等方面入手,重构公共卫生事件的行政问责制,对建立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行政问责建设已取得不少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严重制约了问责效能的正常发挥。提升行政问责效能的路径主要有:打造问责文化,以价值驱动树立行政问责风尚;完善责任体系,以权责关系框定行政问责标准;推行电子政务,以政务公开搭建行政问责平台;培育公民社会,以公民参与推动行政问责进程;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伦理规范行政问责举措等。  相似文献   

11.
毒疫苗事件发生后,我国启动了各个层面上的行政问责。行政问责的法律渊源包括行政问责的专门规定、《公务员法》及其配套规定、部门行政法、《监察法》以及《国家赔偿法》,问责的对象包括行政领导人员、行政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以及行政主体等。引咎辞职、行政纪律处分责任和行政追偿责任等责任形式,构成了行政问责的责任体系。行政问责的程序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障毒疫苗事件行政问责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12.
毒疫苗事件发生后,我国启动了各个层面上的行政问责。行政问责的法律渊源包括行政问责的专门规定、《公务员法》及其配套规定、部门行政法、《监察法》以及《国家赔偿法》,问责的对象包括行政领导人员、行政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以及行政主体等。引咎辞职、行政纪律处分责任和行政追偿责任等责任形式,构成了行政问责的责任体系。行政问责的程序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障毒疫苗事件行政问责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各地在行政问责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初步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该制度尚未健全,主要表现在问责主体薄弱,问责客体不够全面,问责内容过于狭窄,问责立法滞后,问责方式模糊等方面。要提升该制度的积极效用,构建责任型政府,需要从问责主体明确化、问责客体全面化、问责内容广泛化、问责立法现代化、问责程序规范化等方面加以努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人大问责的主体、对象、手段、所追究责任都与行政问责、司法问责不同。人大问责在我国的缺位是由多种原因所导致的。强化人大问责应强化人大代表的问责意识、改革人大代表身份机制、完善人大问责的相关规定,从而实现问责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公民问责:价值、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问责,是以个人权利制衡国家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核心价值在于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并预防政府官员失责行为的发生,其法理依据在于"权为民所授"。在我国现代社会中,公民问责存在许多实际问题,践行公民问责的有效途径:增强公众问责意识,塑造行政问责文化;建立信息平台机制,畅通问责渠道;完善公民问责法律制度,保障公民问责主体权利。  相似文献   

16.
行政问责制的核心是使行政权力与责任挂钩,体现的是一种权力与责任义务的平衡,它是我国建立责任政府重要的制度实现形式,而通过立法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是强化和明确政府责任、改善政府管理、建设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我们应针对行政问责立法中的形式问题和内容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的行政问责法,健全问责架构、矗善问责机制、明确问责方式、统一问责程序,真正实现行政问责走向依法问责。  相似文献   

17.
行政问责制就是一种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要求其承担否定性后果的一种责任追究制度。其功能在于防止和阻止行政人员“滥用或误用公共权力”。行政问责制在中国已经初步建立并运行,但依然存在问责主体单一、职责不清、问责程序不明确及公开透明度不高等问题。在未来制度建设与完善方面,要完善行政问责制,就要从严格职责划分、问责的主体多元化和规范问责程序及推行“阳光问责”制度这些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是近几年我国民主政治文明发展下的新现象,从2003年“非典”事件以来,问责从“风暴”现象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并基本形成了党政问责同步协调,党中央、国务院对问责的制度建设力度逐年加大。但是问责制度建设至今,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要通过对问责制度体系的设计建构与完善。最终促使问责制度真正实现从“新制”到“良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官员问责制作为行政伦理的一部分,在实施中依旧存在着问责法律缺失、问责范围狭窄、问责标准模糊、问责程序混乱、问责结果单一、问责监管不力等一系列问题。应该从完善行政伦理立法、建立行政伦理监管机构、优化官员的道德约束机制、重视行政组织文化建设、加强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官员问责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国内现状和国际经验,从文化和制度两个层面,探讨了如何建立行政问责的长效机制,使“问责风暴”走向“问责常态”。具体包括:倡导新型官场文化,强化行政主体责任意识;培育完善公民社会,增强公众问责意识;明确职责划分,严格权责对等;健全法律法规,实现“制度问责”;强化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力度;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问责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