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建立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进一步提高霍山石斛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霍山石斛药材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 ℃。再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PCA载荷图进行评价。结果 建立了霍山县不同产地的霍山石斛药材指纹图谱,标定了14个共有峰,指认了2个峰,13批霍山石斛药材的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达到0.850以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PCA载荷图分析模式均表现出不同产地的霍山石斛药材质量具有差异性。结论 运用3种统计分析方法均能够较好地对指纹图谱进行识别,为霍山石斛药材的采收、质量控制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独活中香豆素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独活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C18 色谱柱(4.6 mm × 250 mm, 5 μm),以水-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2 mL/min,柱温25 ℃,检测波长330 nm。结果 建立了独活药材香豆素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特征指纹图,标定了15个共有色谱峰,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对所收集的15批样品进行指纹图谱模式识别研究,对6个共有峰借助对照品进行了指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质谱技术并结合文献报道对其余9个共有峰进行了初步归属。15批独活药材的相似度结果为0.797~0.979。运用聚类分析,15批独活药材可大致聚成5类。结论 该法所建立的独活药材香豆素类成分指纹图谱特征性强,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大血藤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同时测定红景天苷和绿原酸2种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C18(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15 μL;柱温:30 ℃。结果 10个产地的大血藤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达0.9以上,共标定14个共有峰,可确认红景天苷和绿原酸两个峰。红景天苷和绿原酸含量在不同产地大血藤中差异很大,以安徽产大血藤药材中含量为最高。结论 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大血藤药材的鉴别和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姜炭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hotodiode array, UPLC-PDA)指纹图谱。 方法 采用UPLC BEH色谱柱C18(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为280 nm;分别对14批样品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结果 实验指认了指纹图谱15个共有色谱峰中的5个。14批不同产地姜炭药材中9批样品相似度大于0.9,可聚为4大类,其中10个色谱峰的VIP得分值大于1.0。 结论 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简便、稳定、可行,可用于姜炭的质量评价及分类。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建立绿萼梅药材的指纹图谱,为有效控制绿萼梅药材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CORTECS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6 μm),以乙腈(A)-0.1%甲酸水(B)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进样量为1 μL,流速为0.3 mL/min,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通过相似度分析确定19个色谱峰构成绿萼梅药材指纹图谱的特征峰。结论 采用UPLC方法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的特点,可为绿萼梅化学成分的进一步提取分离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徽州地区菊花的指纹图谱,鉴别菊花不同品种类型,更好地评价徽州地区贡菊的质量。方法 采用Topsil HPLC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乙腈(A)-0.1%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5 nm,建立20批徽州地区菊花的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批菊花样品之间相似度在0.703~0.989之间,不同品种菊花可分别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确定3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2.401%。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指纹图谱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可为徽州地区菊花的内在质量控制与品质评价提供初步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凤丹皮总苷的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Agilent TC-C18(2)(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乙腈(A)-0.05%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进样容积20 μL。结果 建立了凤丹皮总苷高效液相色谱特征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指定18个共有峰,统计结果显示,11批凤丹皮总苷样品高效液相色谱特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80。结论 建立的特征指纹图谱方法快速、准确、简便,可用于凤丹皮总苷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山楂药材指纹图谱,以控制其质量.方法:以绿原酸为参照物,采用HPLC分析山楂内有效成分,并利用计算机相似性评价系统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色谱柱为Diamonsil-C18(250 mm×4.6 mm,5 μm),采用冰乙酸和乙腈组成的缓冲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25 nm.结果: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中,相对峰面积大于10%的共有峰的RSD均小于5%,符合<中药注射剂色谱指纹图谱实验研究技术指南>相关要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单,重复性良好,可作为控制山楂药材的内在质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生菟丝子与盐菟丝子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生菟丝子和盐菟丝子的特征图谱并进行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通过层次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评价不同批次菟丝子生品、盐炙饮片的质量差异,找寻质量差异性的主要成分。结果 生菟丝子、盐菟丝子的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中有18个共有峰,指认出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异鼠李素5个共有峰,峰面积占比>70%。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生菟丝子、盐菟丝子的相似度>0.9。聚类分析可将两者聚为2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可区分生菟丝子与盐菟丝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合变量投影重要性值>1的原则,筛选出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异鼠李素3种与菟丝子生品、盐炙饮片质量相关性较强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生菟丝子、盐菟丝子中的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异鼠李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显示,金丝桃苷与紫云英苷、异鼠李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基于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的生菟丝子与盐菟丝子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为菟丝子生品、盐炙饮片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不同加工方式亳白芍饮片质量,验证亳白芍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不同加工方式亳白芍饮片标准煎液的指纹图谱,同时对没食子酸等7种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以指纹图谱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对所有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亳白芍趁鲜片标准煎液指纹图谱相似度较亳白芍生斜片标准煎液相似度高;不同加工方式白芍饮片标准煎液中没食子酸等7种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聚类分析结果将白芍趁鲜片与白芍传统片聚为一类,而白芍生斜片自成一类。结论 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加工的亳白芍趁鲜片质量与传统片差异较小,可与传统片一并应用,生斜片质量差异略大,能否作为白芍饮片在临床进行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通过探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患者基因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SCA的辨证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59例来自安徽地区的家族性或散发性SCA患者的基因型,以3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为对照。对这些SCA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析其基因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59例SCA患者有17例检出SCA-3基因亚型,有7例检出SCA-1基因亚型。上述患者中医证型表现为肾精亏虚型、脾肾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肾虚血瘀型4种,且以肾精亏虚型和脾肾两虚型为主。其中SCA-3基因亚型患者与脾肾两虚型相关,而SCA-1基因亚型患者与上述证型均无相关性。结论 研究初步证实,不同基因亚型的SCA患者与中医证型可能存在相关性,SCA患者不同的中医证型应有其相应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安徽省野生植物资源分布的新品种。方法 采用野外采集、文献查阅和标本比对的研究方法。结果 在安徽省休宁县采集到1个新分布种——华中婆婆纳(Veronica henryi T. Yamazaki),凭证标本现存放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标本中心(ACM)。结论 该植物资源的发现为其分布于安徽省提供了依据,丰富了安徽省野生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安徽几种香茶菜属植物叶表面的毛茸和气孔的显微特征差异。方法 应用表面制片法对4种香茶菜属植物香茶菜、歧伞香茶菜、大萼香茶菜、显脉香茶菜的叶表面特征进行显微观察。结果 4种香茶菜属植物叶表面特征有显著差异:香茶菜具有长短两种腺毛,歧伞香茶菜和大萼香茶菜仅具短腺毛,显脉香茶菜仅具长腺毛且腺头较大;歧伞香茶菜的非腺毛最长,细胞数最多;大萼香茶菜气孔密度高且较大。结论 可从叶表面毛茸和气孔的特征鉴别4种香茶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明安徽省太湖县境内药用蕨类植物的生态分布特征与资源利用状况。方法 通过设计样线调查、样地样方野外实地调查和走访调查,记录蕨类植物分布的全球定位系统位点及生态环境,采集蕨类植物标本,对其区系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太湖县蕨类植物有61种,隶属23科,36属,集中分布于海拔400~1 100 m区域,具有明显热带性质和丰富的温带成分。结论 安徽省太湖县野生蕨类植物分布于山区,资源较为丰富,值得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安徽省不同产地野生丹参花、叶、根的颜色与其脂溶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和样本采集方式,对安徽省14个产地野生丹参性状特征进行观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地区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结果 安徽不同产地丹参在花冠颜色、复叶颜色及根皮颜色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为花淡紫、紫红、深紫,叶黄绿、绿色、深绿,根皮棕褐、砖红、赤红。以花深紫、叶深绿、根皮赤红的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高,以花淡紫、叶黄绿、根皮棕褐者为低。结论 安徽不同产地野生丹参的性状特征和脂溶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性状特征与脂溶性成分含量高低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6.
痹证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痹证的发生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西北方之人患痹证,宜用疏通重剂、温热之药;东南方之人患痹证,宜用疏通轻剂、清凉之品;中部之人患痹证,当因地制宜。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痹证的现代研究,基于中医地域医学特色,探讨不同地域痹证的辨证及治疗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广西地区首发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PLC)患者体质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147例广西地区首发PLC患者的体质类型进行辨识,对各种体质类型的频数分布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 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为:平和质55例(37.4%),气虚质9例(6.1%),阳虚质12例(8.2%),阴虚质2例(1.4%),痰湿质6例(4.1%),湿热质29例(19.7%),血瘀质18例(12.2%),气郁质7例(4.8%),特禀质9例(6.1%)。广西地区首发PLC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湿热质、血瘀质和阳虚质3种体质为主,PLC患者的体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男性以湿热质、血瘀质为主,而女性以阳虚质、血瘀质为主。结论 广西地区PLC患者偏颇体质以湿热质为主,血瘀体质是PLC的高发体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和县药用植物的资源种类与分布特点。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整理与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和县分布的药用植物606种,隶属133科,400属,其中常用药用植物152种,主要分布在西北丘陵低山区。结论 和县常用中药资源丰富,应可持续利用野生中药资源和合理发展中药种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中医诊治ASD的规范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共154例ASD患儿的一般情况及中医四诊资料,运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学方法,确定ASD的中医证型并进行分布规律研究。结果 中医证型分布当中,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肝郁脾虚(43.51%)、心肝火旺(20.13%)、脾肺气虚(18.18%)、心脾两虚(13.64%)、肾精不足(2.60%)、脾肾阳虚(1.95%)。结论 ASD儿童中医临床证型以实证和虚实夹杂为主,肝郁脾虚、心肝火旺、脾肺气虚、心脾两虚为ASD的4个主要证候分型,肾精不足、脾肾阳虚证并不是ASD儿童的优势证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