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灾害管理是政府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事实表明 ,缺少防灾意识和必要有效的管理措施是许多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依法治理灾害是提高灾害治理水平的必然发展趋势。为了保障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借鉴发达国家防灾减灾立法和依法管理的经验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法规体系 ,依法明确政府救灾责任 ,进行灾害管理 ,系统治理区域灾害。提高防灾减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展灾害社会保险 ,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法制在灾害治理中不可替代的规范和指引作用 ,是我国政府治理灾害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灾害具有外溢性、扩散性和跨区域性特点,基于属地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与灾害发展属性不相契合,由此导致灾害管理失灵。整体性治理理论倡导通过合作,解决复杂的公共问题,契合了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重构的现实需求,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区域协作提供了理论支撑。我国目前防灾减灾救灾区域协作无论在范围上还是程度上均比较有限,防灾减灾救灾各自为政的现象未得到根本性突破。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需要重视区域协作这一重要因素和薄弱环节,通过理念变革、制度创新、模式重塑、组织整合和治理机制整合,实现防灾减灾救灾区域协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推动灾害从属地管理走向整体性治理,以真正提升政府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3.
共青团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的救助实践,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良好赞誉,也为今后重大灾害救助中的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共青团在重大灾害救助中的工作定位应该是:快速反应,做青年突击队的组织者;勇担重任,做志愿服务的招募管理和服务者;发挥优势,做民间组织与政府救灾机构之间的沟通者;宣传引导,做灾后重建中和谐理念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类灾害对城市安全的影响和威胁越来越大。城市减灾救灾既要注重对人为性灾害的预防与控制,也需要城市政府转变管理模式。所有灾害发生过程都遵循具有逻辑关系的三个环节:灾前预防、灾中施救和灾后重建。构建一套稳定、可操作的制度与机制是当前城市减灾救灾的根本途径与选择。  相似文献   

5.
网络对特重大自然灾害救助进行围观,政府救灾不力、行为失当或者舆情应对失效,可能引发网络公共事件,造成社会风险。防范特重大自然灾害救助转化为网络公共事件,要厘清其转化机制,掌握转化阶段特征;着力加强政府救灾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灾害信息发布机制,增强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改进官媒灾难报道方式,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同时完善网络监管,倡导网络自律。  相似文献   

6.
建立和完善南宁市重大灾害应急机制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宁市是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区,为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南宁市重大灾害应急机制。为此,应完善应急管理机构与指挥协调体制;创新不同层次、不同区域政府间危机管理联动系统;建立防灾准备体系;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建立和完善重大灾害应急财政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应急资源保障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各级政府相继启动应急预案,并保证应急预案的成功实施,为取得抗灾救险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政府应急预案在这场灾害面前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应有针对性地编制预案,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和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启动机制和管理模式、落实物质保障、协调应急预案的实施,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共青团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的救助实践,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良好赞誉,也为今后重大灾害救助中的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共青团在重大灾害救助中的工作定位应该是:快速反应,做青年突击队的组织者;勇担重任,做志愿服务的招募管理和服务者;发挥优势,做民间组织与政府救灾机构之间的沟通者;宣传引导,做灾后重建中和谐理念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9.
日益严重、类型众多的灾害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全影响巨大,加强灾害法制建设很有必要,意义重大。我国的灾害应急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缺陷。我们必须加强灾害应急法制的理论研究、构建完备的灾害应急法制框架体系、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职能、建立抗灾风险防范体系,以完善灾害应急法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国家,每年自然灾害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目前,以国家、社会、市场为主体的灾害补偿机制虽然体现了风险补偿功能,但其灾害补偿的损失比较低,存在着诸多效能不足。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市场的主体作用,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商业保险、慈善捐赠四方面,提高灾害风险损失的补偿比例,构建一个"四位一体"、多元化的灾害风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1.
对中日美救灾体制的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党和政府在灾难时期能发挥超强的组织能力,迅速协调、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高效地开展救灾活动;而日美则通过健全救灾法规体系和预案系统、明确救灾横向纵向关系、规范军队救灾、加强灾害预防等,推动各自救灾体系的完善.日美的救灾体制启示我们,要健全救灾法律法规体系,细化救灾预案并不断演练、修改,更加清晰地界定各救灾主体纵向、横向之间的救灾职责等,以完善我国的救灾体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依法确立救灾管理体制,规范救灾经费使用,加强救灾装备与设施建设,救 灾预案制定法制化,健全灾情信息公告与发布,完善紧急救援机制,严格救灾款物使用与监督等救灾法 立法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然灾害与人类紧密相伴,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就是同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救灾是灾害发生后的一项重要活动。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惨重,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立即成立指挥机构,组织开展救灾工作。整个救灾过程中,我国现行救灾制度接受了检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暴露处很多不足。地震已经过去,损失无法挽回,结合此次四川地震救灾工作,反思我国现行救灾制度,对于完善我国救灾制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复合型灾害的频发与扩散,跨行政边界、跨地域边界的系统性风险图景催生着城市灾害风险评估逻辑的重塑与治理体系的再造。韧性理论的学术内涵与实践动向赋予了城市规划更加科学的技术准则和建设模板。但在治理现代化的思路中,城市韧性不仅是一个规划过程中的技术性议题,更是一个着重关注组织韧性与治理能力的公共行政议题。公共行政视野中的城市韧性,应当遵循"评估—治理"的统合思路,揭示科层组织在灾害情境中的适应规律。同时,应当超越部门化的管理思维,将灾害治理作为透视城市治理的重要窗口,从全过程、全领域的防灾减灾中提炼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素、条件和逻辑。  相似文献   

15.
当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西方发达国家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和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构建我国道路交通突发性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应从加快应急管理立法进程,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强有力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部门,确保应急管理的效率;建立综合应急信息平台,有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有效的社会整体联动机制,提高危机的社会应对能力;加强交通基础建设,解决交通瓶颈问题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中国的救灾实践中,政治动员是国家应对灾害危机的有效手段。在灾害治理中,国家将各种政治与社会力量组织起来,促进资源整合并激发社会潜能,形成抗灾救灾的举国体制,使其顺利度过灾害危机。更重要的是,国家借助一系列象征性仪式,凸显和强化了国家的政治认同。但特殊状态下的政治动员模式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常态社会的治理必然要摒弃这种运动式的治理模式,从而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应对台风已形成一套组织严密、运行良好的灾害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探究和借鉴香港特区政府应对台风的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对准备、应急处置等经验,科学构建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体系———“六项机制”,对提升我国地方政府抵御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预警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红十字会是政府应急救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主体且发挥独特作用。通过探析当前我国红十字会自身存在的筹资能力不足、自身专业化水平建设不高、物资储备和运输机制不完善等制约红十字会应急救灾工作中的瓶颈因素,提出进一步推进红十字会应急救灾工作的思路建议,为红十字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应对台风已形成一套组织严密、运行良好的灾害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探究和借鉴香港特区政府应对台风的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对准备、应急处置等经验,科学构建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体系———“六项机制”,对提升我国地方政府抵御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预警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基本国情,几十年来,党和政府救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前期,主要以依靠灾区群众生产自救和互帮互助为主,国家的救济和扶持处于辅助地位。新时期,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执政理念的进步,救灾工作指导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的救灾工作正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涵盖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在内共同救灾的格局。当然,还需在进一步完善多元救灾主体体系、优化救灾过程、提高救灾效率等方面继续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